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熊玲专栏

熊玲:任性的性欲

作者:熊玲 时间:2010-03-22浏览次数:6175

 
 ——性偏离的心理动力学分析
 
 
 

      

 

 

      1关于性欲


      心理学领域众所周知,弗洛伊德和埃利斯(英)以各自丰富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现代性心理学的基础,特别是埃利斯的《性心理研究》被公认是这一领域中最权威的经典著述。在此,籍两位权威人物的权威观念为基点,试论有关性偏离的心理动力学。

      人的精神与行为,本质上是欲望的反应。而所有欲望中最原始也最生动的是性欲。


      关于性欲,需要区分性欲和性爱,前者是以性满足为前提所产生的性冲动-性行为的欲望反应,后者是在有感情的前提下,以性爱为目的所产生的性冲动-性行为反应,即“做爱”。性欲在每个人的欲望结构里,且是个体最基本的欲望,它只是一种欲望本身,不能称做爱。性爱是一个人对另一人带有情感色彩的性欲反应。




      性心理学家纳德说:我们必须区分作为本能的性欲和作为欲望的性欲。他认为佛洛依德有把二者混淆不清的倾向。作为本能的性欲,只会随着满足性欲的机会的出现而出现,这种机会是可以规避的;作为欲望的性欲,它不是从外部而是从内部接受刺激,因而它仍然是存在的。琼斯也说:“我们关心的不是狭义的性欲,而是组成个人本能的生物和心理成分,即孩提时代就有的种种倾向,这些倾向后来形成了性欲的以其他(非性欲)的兴趣的基础,也就是能量从一个固定的兴趣领域向其他领域的转换过程。”

      佛洛依德(1912)指出,性生活中的困难,会导致神经失调。尽管性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还是有两种维持健康的办法:要么将这种精神上的压抑疏导到实际生活的活动中去,而最终得到真正的满足;或者抛弃这种满足,将被压抑的欲望升华为一种非色欲目的的力量。


      性欲本质上是任性和不自主的能量,你只能直接地或间接地释放它。


      作为自然生灵的人,性欲是天性,没有道理解释为什么性欲是任性和不自主的。即使文明的发展,有了对性欲控制的需要,但也改变不了性欲本身的特点。

      作为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性欲如果因种种原因而没有满足,或受挫伤,就会产生各种性心理问题。比如,那些性亢奋、性依赖(性上瘾)者,要么以过度手淫等自慰形式而满足了性欲,要么以——酒依赖、赌博、工作狂、沉迷足球、沉迷游戏、探险等活动作为了间接释放性能量的渠道。


      另一种性现象,以性亢奋的反向出现,如性恐惧、性逃避、性冷淡、精神性阳痿等,这些看似是无性无欲之表现,如果从心理深层次分析,会发现实际是任性的性欲,被长期慢性压抑,或曾肆意纵欲,或曾遭遇攻击性伤害所带来的结局。


      因此说,性欲总是以露骨或遮掩的途径表达着它的任性。回到我们关注的话题,为什么会有性偏离,即人的性欲走向离奇(或偏激)的动因是什么呢?



 

      

 

 

      2 性偏离的心理动力学


      生活中表现任性的性欲分为常态的:性欲强烈、性生活频繁,控制不住对异性性感的渴望、冲动、幻想,喜好新奇性刺激,喜好se情影视、艳照、书籍等;非常态的:性施虐,性猥亵,tou窥癖,露阴癖,恋物癖,恋童癖等等。后者,也称“性病态”。


      就常态的性,人们既渴望也可理解。非常态的性,恐怕很难理解甚至令人厌恶。


      人的各种欲望,也许性欲最任性。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在各方面都很健康的人却在性生活方面很病态,这足以说明性本能是一切本能中最不能约束的一种。


      对“性病态”有多个说法,如性变态,性倒错,性异常,性心理障碍,性偏离等。从对性异常的深度理解,和人们在听觉视觉上好接受一点出发,性心理学家(英)埃利斯觉得,把性变态称性偏离更为恰当。对性正常与偏离的看法,埃利斯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性行为和性心理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包括了生殖目的,那么这样的性行为和性心理就属于正常范围,因为性欲因生殖而存在。如果一个人的性行为和性心理活动已不再包括生殖这一目的,其行为和心理就可以被视为变态,这就是一个人的性欲目的发生了偏离。但性偏离并不一定是性变态,因为有些性偏离现象仍属于正常范围。


      广泛地看,一切性偏离都是爱欲象征作用,就是说,一个人在性过程中被那些不是性欲中心目标的事物所吸引,并通过这些事物到达性冲动满足的目的,而对真正的性欲目标无动于衷。这样,这些事物便成了整个性过程的象征,成了正常爱欲象征。如,一个tou窥癖的人,为满足他偏离的性欲望,可以不顾经常被抓和处分、自尊扫地的风险。一个有几次婚姻的恋物症的人,因为他任性的恋物,使他宁愿承受婚姻不幸家庭破碎的代价。一个有性身份倒错的人(排除生理的双性性器),因那任性的性指向,他可不遗余力地实现性身份改变,再比如,异装癖的人为了实现性冲动的需要,他宁可忍受别人的嗤笑、可以承受时间与空间的负累。


      可以说,性偏离者的性欲是在理性下却由不得理性的一种放任。

      为什么会性偏离,驱使性偏离的心理动力是什么呢?


      佛洛依德认为,在向恋物症发展的途中,对性象征物的执着表现得很怪异,这种现象可能源自于偶发因素,由于幼年时性活动的恐惧而受到的限制,会使人背离正常的性目的,转而找到其它替代品。一旦恋物的追逐得到固置,或者所爱恋的物品与所属之人脱离了关系,而本身成了性的对象,才算是性偏离。

      所以性偏离的心理机制,从精神分析研究认为是幼儿时代得到的深刻的性印象,造成了对崇拜物选择上面的固置。从许多性倒错者的身上发现,他们早先曾遭到过某种强烈的性印象的震撼,它留下一种持久性的性取向依赖。这种情形如同谚语“初恋最难忘”之道理。


      换句话,性偏离者所依恋的对象,实际是爱欲的象征。用拉康的语言,是符号化的性能指,或说是想象界的(性对象)实体。他们的爱欲象征作用跟正常恋爱一样,其欲望是无可控制和任性的,只是性爱的目的(目标)不同。而驱使他们性偏离的动因,是源于幼儿时有过深深的性兴奋体验。这份体验在孩子心里被经验为“快乐事情”或“快乐感觉”,并刻印在无意识的感觉记忆里。

     例子,一个22岁的男孩J,因为迷恋女性的高跟鞋而苦恼。从11岁开始对高跟鞋产生了几乎梦回萦绕的思恋,每每思恋或观赏或触摸高跟鞋时,伴随有性冲动性兴奋的快感。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他认为这种欲望和这一行为很不正常,很害怕别人知道,也害怕影响到恋爱婚姻,因他谈过两次恋爱,但对女朋友没感觉。他努力想改变和控制这一行为总是失败。这位男孩3岁那年父母离异,跟随妈妈,在家常一个人呆着,学龄期都住校。他讲到他5岁左右时:在家穿妈妈的高跟鞋行走,感觉(下身敏感区)生起一阵阵特殊的快感,之后,就常常穿高跟鞋。妈妈知道后很生气,并狠狠斥责我,不准我再这样,否则她会讨厌我。惹妈妈动怒,让我觉得穿高跟鞋是很要不得的事,但不知不好在哪里。疑惑的,我没办法做到不穿或不喜欢高跟鞋,也只好背着妈妈穿。高中后似乎是更迷恋了,总是偷偷地玩——亲吻它、抱着它睡觉,常有触摸高跟鞋的冲动,且常寻找机会满足这一冲动。每次满足后又陷入自责和懊恼,但“机会”来了又没办法控制。


      这样看,驱使性偏离的动力是性快感,并且它来自固着于幼儿时的性体验。那么,我们就能理解那些恋物癖、恋足癖、恋兽癖、窥淫癖等,从表象上是一种怪异的性欲表现,而在性欲背后是爱对象不能的一种爱欲压抑。从性心理角度,这种非常态的性欲形式,本质上是一种丧失爱客体的自慰。


      只是这样的自慰其动机隐埋很深,其形式是令人耻感的“变态”出现。


      以男孩J的案例,来解读其性心理发展,我们感到了性欲迷恋的方向,是源于早期性快感(性对象)印象的固留。就如琼斯所说,这些在孩提时代就有的种种倾向,后来形成了性欲的以其他(非性欲)的兴趣的基础,即能量从一个固定的兴趣领域向其他领域的转换过程。所以男孩J现在对高跟鞋的迷恋,不单纯只是早期那种幼儿的性趣,而已经包含了对孤独与性爱的躲避、对亲情与爱情转换性追求的多种含义。


      如果再深入解析,应该说男孩J的迷恋高跟鞋,更主要是与他母亲早期对他穿高跟鞋的威吓印象,和他儿童期严重缺乏于母亲温柔之爱,包括缺失父亲父爱有关。怎么讲?首先我们知道,亲近“温柔与美丽”乃人之本性,但当人处于这份亲近中,却被活脱脱抽离出来,这无异于强行分手,“失恋”者心里自然会产生被抛弃感。人依恋某物或某人,那都是给人带来快乐的爱客体,当失去它或她,人会经验到丧失或抛弃感。不过,丧失感并非一定会制造恶果(促进人心理组织的成熟,恰是那些丧失性痛苦),关键在“丧失期”遭遇的是雪中送暖,还是雪上加霜。男孩J,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母亲在每当看到他穿高跟鞋,都能报以平静态度,能温和地对他说“孩子,这是妈妈的鞋,你该穿上自己的鞋”之类的话语,同时,母亲若能感觉到孩子对爱的需要,而又能够给予孩子爱抚的关注,那么,孩子就会因获得较足够的父母情感之爱,而弱化对高跟鞋的迷恋。可男孩J所遇是“雪上加霜”——雪,即他父亲的缺席和母爱欠缺下的孤独。高跟鞋,隐喻了缺位的父母,也替代了匮乏的情爱,男孩喜欢高跟鞋,其实象征性反映了这两个深层含义:他得不到父母爱,但有爱客体(高跟鞋)相伴;在他无意识心理高跟鞋就是他自己,是渴望被爱的他被他自己——幻想的父母爱着。这本是孤独中情感匮乏的补偿,但却被母亲(善意动机)所扼杀。从心底层面这无疑是一种——快乐感的完全剥夺,以及爱客体的完全否定或丧失的体验。


      但性欲和爱欲的本质告诉我们,它是无可控和任性的,它被挤压后必然以迂回道路去实现那渴望之爱(或是深刻的快感)。男孩J到了青春期,对异性没有感觉,还那么迷思高跟鞋,可以抱着高跟鞋睡觉,这是多么童话版的爱情生活。


      这使我想起了齐泽克的精彩论点:可以把性倒错(或性偏离)看做对死亡与性这个母体的抗拒,看做对必死之威胁的抗拒,以及对性差异的偶然性强加的抗拒。性倒错展示出来的是这样的世界,在那里,和在卡通中一样,人类可以逃避任何灾难;在那里,成人的性行为被化约成了儿童的游戏;在那里,人们不必被被迫死去或在两种性别之中做出抉择。


      可以说,所有恋物癖的案例,其迷恋对象与高跟鞋一样,都是他们心中的最爱,是可以激发和宣泄他们深切感情的爱的原型。与物相爱,能爱得纯粹和自由,完全不用考虑对象愿否,你可以尽情地充分地地爱。而现实中的爱情,人们一不小心就掉入陷阱,不是弄得深仇大恨,就是搞得伤痕累累。


      埃利斯谈到,作为结果,在所有的官能感觉中,触觉与理智活动的关系最少,但是最富有情感性。对于儿童来说,拥抱和接吻就是爱的标志,而有时是性的标志。那么,父母对幼小孩子的拥抱、亲吻等肌肤接触,就是亲爱、性爱的原初体验,如果孩子获得过足够多的爱与抚爱,就不会有性爱饥渴下的性早熟。男孩J迷恋高跟鞋,实际也是性心理早熟的一种性偏离表现。所以,维持性偏离的心理动力,除了生理的性快感,还有那深度的依恋匮乏、孤独与分离恐惧的控制。因为那样的性与爱的依恋关系,人可以规避羁绊,可以随心所欲、享有自我掌控感。



 

      

 

      3 怎样看待性偏离


      应该说,性欲的真正满足是有爱的客体。被一个自己渴求的人吻过的人,才有那种兴奋与幸福的满足感,自体爱欲行为是得不到这种满足的。满足性欲的自慰都是自体的性爱,很任性,假如因耻感而欲控制,却是你越想控制越控制不了的性欲。

      但,真正构成性依赖的“变态”行为,并非是自体爱欲行为本身,而是他——欲望着自体爱欲,又竭力打压或控制自体爱欲的行为态度。


      换句话,手淫、恋物等自体性行为后果的良莠,是取决于当事人对自体爱欲的心理态度。在人的早期,是取决于大人对孩子性行为的态度。如果以震惊、愤怒、指责、蔑视、羞辱对之,那么孩子对“性”的好奇与求知欲将可能畸形发展。


      真正的性与美德,在于心灵中珍爱性爱的自然冲动,在于坦然承认和勇敢追求这种冲动所产生的自然欲望。


      许多性偏离者的心理矛盾,是源自周围人的鄙视,或来于社会的压力。如果从人性的角度,应该是调整人们对性偏离的社会态度与看法,只要当事者(触及法律,或侵犯他者例外)的性爱行为没有影响他人,更没伤害他人,也没有损害自我的身心健康,就应该视为正常的性欲表现,并应该报以宽容的态度,就像宽容同性恋的存在一样。情况往往是,当事者感受到周围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对他的宽容与接纳,其异常行为反而会回归常态。有些恋物者,结婚以后自然将恋物之情转移给了伴侣。


      性偏离的种种形式,都是人类性欲的另类表现,性偏离的复杂动机,是远离另一主体的客体依恋。从治疗的角度,只有当事者对任性的性欲——自体爱欲满足得很罪恶,即背负着强烈的心理冲突,就需要接受心理治疗。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2010.3.20.


熊玲相关文章

     心理医生谈日常生活中负性情绪的处理

     自由选择的痛苦与神经症人格冲突

     她为什么一见陌生男性就脸红

     人际嫉妒与早期亲子依恋缺损

     感悟四季与心理障

     怎么思维怎么活

     真实与谎言的对话

     谁让你不快乐

     病着的健康人

     害怕说“不”的心结

    希望的陷阱

     借着控制,你觉察了什么

     感言如果

     理解与不解

    小是大,薄是厚

     心愿会伤人吗

     论认同与接纳情结(1

     论认同与接纳情结(2) 

     谁使你变态,谁又能救你

     为什么老是脸红

     可以除掉自卑吗

     她为什么会晕血?

     怎样面对别人的非议

     脆弱的本质

     犯案幻想的心理分析

     如何面对残酷的真相?

     我为什么总被“想意外死亡”的念头所纠缠

     任性的性欲

     有一种悲凉很无奈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