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青少年心理

熊玲:大家对于父母的“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怎么看?

作者:熊玲 时间:2018-06-03 浏览次数:207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父母的喜怒哀乐都建立在孩子身上,什么“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快乐,我就快乐,你痛苦,我更痛苦”“你若受罪,我生不如死”“我因为你才有活着的意义,才有活下去的力量”之类……无不显示了抚养者严重缺乏自我边界、自我价值感、对他人需求的觉知和尊重的意识。


       我们许多家庭的亲子关系,无论孩子多大了,都是粘连或共生的关系。这样关系下长大的孩子,当进入新的家庭后,会因缺乏人际边界而处不好亲密关系。


       中国文化创造了国人的核心情结:恋儿女,或叫依赖儿女情结。父母是依赖儿女“好”自己才好,是依赖儿女“出息”自己才有价值。这一核心情结的牢不可破,是受几千年来“养儿防老”的信念支撑,这几乎成了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情结。国外人是不用防老,活得洒脱自在,我国的家庭却有许多防备情结。







       中国文化也导致我们父母对“爱”有很深的误解,以为付出就是爱。却不知,付出是对人成长的能力剥夺,当长大的儿女缺乏独立与爱的能力时,反责怪儿女无用。他们如何不是在无意识层面,想方设法拴住儿女在身边,以使自己永远地占有和拥有呢。

       由此,才有了那牢不可破——共生关系的强迫性重复。即便现在是隔代分家了,却也普遍存在,人在婚姻新家,心在原生家庭,或是进入婚姻后,彼此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原生父母,渴求或索要被爱、被关心,双方上演着共生依赖的幕幕情节。






       进一步理解,父母做不到“放下”儿女,正缘由他们世世代代被形成的那份感受:与儿女共生才有存在感、重要感。这样的家庭以及家教,令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有共同的不舒坦:压抑,不自由。对此我们应有所反省:父母以错位的角色和理念,去教育(不如说控制)孩子,孩子可能不幸成为他们“好心”的牺牲品——心理发育滞缓、物质依赖、抑郁症等心理障碍者。

       那些心理未长大的成年人,无论在建立亲密关系的初期,还是结了婚,都有可能因为不断被激发、被唤起的他们那极为熟悉的“共生依赖”感,驱策他们死心塌地寻找、索取“被关爱”。我们也可熟悉地预测,这关系下去的后果,多半是失意、失衡、甚至失去亲密关系。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熊玲相关文章:


       可以除掉自卑

       她为什么会晕血?

       怎样面对别人的非

       脆弱的本

       犯案幻想的心理分

       如何面对残酷的真相?

       为什么老是脸

       任性的性

       有一种感觉叫不服

       离开你的夹缝

       路怒症的心理分析及对

       他人眼里我是

 

成都熊玲心理咨询机构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