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心理治疗动态

你有多少无意识(下)

作者: 熊玲 时间:2008-10-20浏览次数:4525

                    你有多少无意识(下)

                         ——躯体与梦分析心理治疗工作坊感受点滴

 

    无意识里有人最真实的一切。可以说,人的真相在无意识,无意识就是真实。

    可我们能感受多少无意识,又能接受多少真实呢?在感受自己的无意识反应中,我觉得人的无意识是无限,人能面对事实的勇气是有限的。

    举例工作坊的“咨访角色”体验:

   (规则:咨询师和来访者在相距5公尺的两边;双方对视,咨询师不说话,来访者缓慢走向咨询师,并向咨询师表达:我想接近你,我想你帮助我。离开时说:我想离开你,我必须离开你。角色互换的时间总共34分钟)我与另一咨询师角色体验的分别感受:

    ——我(扮演来访者)的感受:我觉得轻松,感觉当来访者不用承担责任的轻松;忽然有点不知所措,感觉不知我要对方帮助自己什么的焦虑;我心理认定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方面,故在想我求助哪一问题呢;我注视着对方,看到咨询师略带愁容的脸上眉头紧缩,眼睛不停地眨,我更有些不知所措,感觉他不能帮助我;仍有不知我要他帮我什么的焦虑;我慢慢向他靠近,感觉到更强的焦虑感传来,此时我言不由衷说出“我想帮助你”,即刻感觉到悔意;我努力想到我需要他的帮助,然后间歇性表达出“我想接近你”“我需要你的帮助”“我感到你能够帮助我”,之后,我感觉很平静;这时我看见咨询师两眼潮湿,接着眼泪不断地往外流,忽然间我又感觉不知所措,同时感觉心酸楚;然后说出“我要离开你”“我必须离开你”,感觉有些不舍;仍看到咨询师流着泪水,我感觉有些失落。

    ——他(扮演咨询师)的感受:我没调整好角色,感觉到很有压力和紧张(认为来访者是一位资深咨询师);感觉对方瘦小我想保护她;我仍感觉进入不了角色,感到紧张;我流泪了,感到了悲伤,很悲伤,想保护,对方离开的过程我感觉失落,想拥抱。

    ~~我(扮演咨询师)的感受:轻松、自然和自信;来访者向我走近,我感到被接纳、受信任;他说“我想接近你”“我想要你帮助我”之后哭了,我感觉心酸、想帮助;逐渐感觉他平静沉稳些,我内心平静和欣慰。

    ~~他(扮演来访者)的感受:轻松、想被帮助;感觉到对方的坚定和安全;感觉能被接纳;走在中间时我哭了,感觉悲伤;离开时仍有悲伤感。

 

    对体验的再感受,对无意识的再认识

    从举例看出,我(扮咨询师)与他(扮来访者)的咨访关系算是正常。而我(扮来访者)与他(扮咨询师)的咨访关系,却很有意思和反常。

    意识中的咨访角色关系,被无意识颠覆了。过后,我的感受复杂而微妙。尽管那是演练性体验,也尽管显得搞笑和反常,但那是无意识的真实反应,我愿意面对无意识、认识自己的真实。

    认识无意识,或沟通潜意识的途径,正是那些梦、口误、笔误、躯体情绪反应等无意识行为。

    我感受的复杂本身说明有冲突情绪,这里面,首先跟口误反应的东西有关。本来是来访者的我,竟向咨询师说“我想帮助你”,多么夸张或反常的助人情结!这一口误,不管有多少原由为此正本清源,比如我没想好需帮什么,或是受那位咨询师的焦虑紧张、他的无助感影响,包括马龙教授指出助人情结是很美的安慰,都不足以掩盖口误者本身的潜意识冲突。在现实生活中,我似乎很弱小总处在被关怀被帮助的位置,我也很接受这样类似弱者的身份位置。其实口误反映,我潜抑了助人欲望,我很依赖被关照,又有鄙视被关照的弱者及对鄙视情绪的压抑。

    任何的言不由衷,都说明言者存在的矛盾情感和他愿望的两面性。作为来访者时的我口误“我想帮助你”,也透视了我厚重的助人情结,以及在客体的无助下被激发的情绪反应。对这一情结本身我是接纳和认同,它毕竟可平衡我依赖被帮助的心理需要。我还认为,作为真正的咨询师,助人情结是他职业身份的必备情结。我不太认同的,是许多咨询师对“助人”心理的贬抑性反应,比如抗震救灾中的心理援助行为,一度成了“志愿者是满足个人拯救情结,发布个人病态症状”的贬义话题,之后好些心理咨询师开始抑制自己的助人愿望,好像有拯救情结的人是心理有问题的人,而心理有问题的人是不能成为咨询师的呀。

    我感受的微妙,正是有对传递来“为什么你总想帮助别人,想成为咨询师” “一个有经验的咨询师原来心理很有问题”信息的不以为然,之后又不爽(想到有人追问我,你怎样跳出助人?),好像我是一个沉溺助人而不能自拔的人,这有损有资深咨询师的形象啊。

    似乎成为咨询师就必须成为病人,或者你不能接受别人的帮助就不能成为一个帮助别人的人。准确说,至少是你不能成为病人,就不能成为一个好咨询师。因为好的咨询师,必须有能感受自己和能感受病人感受的能力。

    我感受到助人的悖论,人们需要也离不开被帮助又反感被帮助。为什么你要帮助别人,因为助人象征你有能力你是强者;受人帮助,暗喻你无能你是弱者。这可以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常常被帮助的人是知恩不报、甚至是恩将仇报之人?因为你的善举伤了他的自尊。成就英雄,必有他者丧失能力的代价。

    我(角色体验之后)的不爽,类似咨询中的阻抗,这是一种避免自己疼痛的无意识反应。什么会让人痛?别人对你真实性的误读。可是,既然是误读,我又为何在意别人怎么阅怎么读?这不还是看出自己的虚荣又不接受自己的虚荣?不还是说明自己追求完美不接纳不好的狭隘?然后我用“咨询师也是人”的理解来理解自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想被否认,都有属于自己的真实需要,哪怕是虚荣。

    面对口误就跟做自由联想一样,像是感受精神裸体,这需要勇气。我再次理解了病人存在的阻抗。

    再从有意思和反常的“咨访关系”中,能感受到移情和反移情的凸显。当我是来访者时(体验的前半截时间)我无意识成了咨询师,假定我就是咨询师,我的焦虑不知所措感,是一种来于“来访者”的反移情反应,这一情绪反应,会提供给咨询师(我)去感受和理解来访者内心世界的许多信息,如他个性上的认真、敏感、缺乏自主与自信、行为谨慎或犹豫等特点。而扮演咨询师时的他,假定他就是真正咨询师在做咨询,他的焦虑紧张、无助感、悲伤感、以及想保护对方的情绪体验,透视了他对“来访者”的反移情,同时也有他对“来访者”的移情反应。那么,咨询师的他可以从这些移情反应中去理解“来访者”的内心关系模式。当然从他的情绪体验中,他更可以深深解读自己的内心世界。

    体验的后半截时间,我确是来访者时,我的心酸、依依不舍之感受,是对咨询师的接纳认可、对他力量的依赖、感觉能获帮助的正性移情;而咨询师的他无意识地成为了来访者,假定他就是来访者,他的脆弱无助、眼泪、悲伤、后来又想保护对方的感受,透视了他对咨询师的力量与感情的正性移情。当然从角色体验看出,扮演咨询师的他,的确成了来访者的来访者,这一角色逆转现象本身值得体验者深思。

    透过咨访关系的移情反应,可以了解到客体双方各自的内心关系,以及各自在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模式。作为心理分析师,在咨询过程中要准确搜集到来访者的心理资料,就必须能体验到来访者在移情情景中内心世界的混乱,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觉察咨访双方(客体关系)的移情和反移情反应所呈现出的原始成分(无意识的本真信息),即那些种种身体语言、躯体反应、心理感受等,然后才可能对这些元信息进行解读,或进行整理、整合。能够敏锐识别、运用和能适时处理移情反应,是对我们每个分析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我想,精神分析针对所有的人都一样,其目的是让人觉察你的真实。所以若要了解“我是谁”,请与自己的无意识连接。躯体与梦分析心理工作坊体验,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

    ·人的无意识不在但无处不在,你可有许多途径并随时可以在各种关系里感受你自己的躯体与心理反应。学会对自己的反应做分析性反应,方能准确识别来访者情绪反应的内含,从而能更好地引导来访者认识自己。

    ·无意识是无限,人接受无意识真相的能力是有限。

    ·我们若能做到坦然和尊重你的无意识,无意识将成为你不尽的能量资源。

    我要感谢自己的无意识,它让我再次体会到了“忠实于你真实的自己是最大的勇气;认识你真实的自己是最大的智慧”之含义。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熊 玲  2008,10,9

    熊玲相关文章:

    从“艳照门” 事件看真实需要的社会心理意义

    梦说“中药与精神分析”

    你有多少无意识 (上)

    你有多少无意识(下)

    分享快乐体验

    浅谈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与个案水平的阶段特点

    欲望着舞动的欲望

    你移情了谁,投射了啥

    需要,欲求与亲密关系

    黑暗中那束幽光

    关于不确定

    关于似是而非

    为代谢欲望说点什么

    心理学中的象征与象征作用(课件)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