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熊玲专栏

熊玲:人生在选择两难的情况下,你们如何让自己机智选择?

作者: 时间:2018-10-24浏览次数:339




       很多事都会有两难的抉择,这里我就 直面两难如何让自己机智做选择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曾奇峰曾经就父母的疑问时说,假如他们问:孩子不上学,我们是接受还是不允许?回答:作为父母,如果你们能从里到外、从想法到行动都反感现有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你们的孩子就自然去学校了--你们代替了他们反感,他们就不必反感了。反问:那孩子得到支持,就更理直气壮地不去上学呢?回答:这是一个技术性的说法,讲的是千百回转的事的那最后的一件事,其中还有许多工作可做呵。

       同理,处理两难的思考:不管是吃苦瓜,还是吃香蕉,都要成为屎被拉出,你愿吃哪个呢?应对两难,可先根据结果而决定手段或方式。 如,你知道你的目标地是河对岸,你的选择是乘船,还是过桥,是游过去,还是借人背过去?每条路没有对错,都能达至,可依自己的心情或现实情况而定。





       对于选择高焦虑者,与其说处理选择性焦虑,或学习放弃,不如说要处理过往的自主性创伤。但有专家说,面对创伤,你可不需去急着改变,而是仅陪同和自己那部分在一起,精确的去体验它的各个面向。如是变化就发生。因为没有苦是永恒的,并且机体都在努力自我修复中。

       丛中讲解精神分析时说:在精神分析治疗中,需要处理现在的生活与过去(创伤)的关系。因为过去的创伤,正在影响一个人当前的生活。如果不处理过去的创伤,就难以走出来;如果只盯着过去的创伤,一直都在处理创伤,不注重探讨当前的生活,也照样难以走出来。所以,处理过去的创伤,指向当前的生活实际,两者需要同时兼顾。

       对心理治疗师而言,丛中的说法是一个无懈可击的指导,但这个是治疗师都知道、却难做到的指导。这犹如患者的问题正是“我知道我的病根,也知道我该应该做什么,可就是做不到”一样。当你告诉来访者“不要抱着痛苦不放,你应把精力指向当前的实际生活”,试试他会怎样反应?

       究竟是处理创伤还是不要,是处理情绪还挖掘根源?是纠正认知还是还分析个性……无处不是两难。不过,倒令我们看出一个本质问题:事物的“两难”,并不一定是“抉择”的为难,而是对“出发点”的不确定,以及对“目的”的模糊。





       所以,面对两难时,比如是找工作还是考研究生?应先弄清楚自己,现阶段考研究生的目的什么?如果纠结是否接受心理咨询?那么需弄清自己,疑虑做心理咨询的什么?如果是咨询师纠结处理创伤还是不要?那么你需要厘清:处理创伤的目的何在,对方式把握的自信何在?

       改变两难的视角:它并非事物的左右有碍,而是左右的“道”都是路,只是你暂不清楚那条道更适合当下走。它也并非左右之路有好坏,而是选择任意一条路,都是可走的路。

       两难,表面上是不敢做决定的焦虑症状,实际是一种个性缺陷——畏惧做主,或自卑的外化。

       所以能直面两难,从根本上是要成长自己的个性,使自己变得内心充实自信,有判断力、有目标感。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 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熊玲相关文章:

 

心理医生谈日常生活中负性情绪的处理

自由选择的痛苦与神经症人格冲突

她为什么一见陌生男性就脸红

人际嫉妒与早期亲子依恋缺损

感悟四季与心理障

怎么思维怎么活

真实与谎言的对话

谁让你不快乐

病着的健康人

害怕说“不”的心结

希望的陷阱

借着控制,你觉察了什么

感言如果

理解与不解

小是大,薄是厚

心愿会伤人吗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