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咨询培训_成都心理医生_成都那家心理咨询所好_成都婚姻咨询_成都青少年咨询-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人格维度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9:48: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是一组介绍中国心理学家研究的成果。也许,在开始时你需要有点耐心,但只要你读下去,就会发现其实它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中国人与西方人不同,这是大家都有的感觉。但中国人和西方人究竟有何不同?我们可以从西方的传教士、外交官、记者们关于中国的著作中,看到他们对中国人的描述;也可以从中国人写的书中看到对西方人的描述。但这些描述,大多是感性的, 与个人的直接经验有关。今天发表的这组文章,则是中国心理学家运用科学方法,对中国人的人格维度进行的探索,以及与西方人进行的比较,它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与西方人究竟有何不同。
  面对同样的情境中国人,西方人各自如是说--
  

在选择配偶时,

中国人说:他这人心眼儿好!

西方人说:他令我眼前一亮!
  分析中西的“描述人格维度“表的第一项,可以发现中国人重个人品质,西方人重外在表现。一说“这个人“,西方人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人“的外在表现:是否有活力?是否热情?是否健谈?……而中国人是从“这个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来 看,价值判断、道德判断是描述人的前提。中国人关心的是该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小人还是君子“,外表印象并不很重要。这一点在中国人的交友、择偶方面表现很明显,在选拔人才时也强调德才兼备,“德“是放在首位的。
  应用:如果你和西方人打交道,应该明了西方人很注重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外向开朗有活力的形象往往能给对方以好印象。在与人交往,比如做生意时,这样的印象往往可以使事儿好办得多。
  而西方人如果要想和中国人交上朋友,“日久见人心“便显得很重要。中国人要看你的优秀品质,外表的虚话中国人不信!
  在人际交往中:

中国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西方人说:他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我们都喜欢他。
  把西方“人格维度表“的第二项和中国大学生“人格维度表“的第四项对比一下,可以发现西方的人际交往特点是直接指向他人的,是较留于表面的浅层次的东西,比如令人愉快,有感染力等。 而中国年轻人的人际交往特点是直接指向个人品质的,是内在的东西,如善良宽厚,好心肠、和善等。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人生活比较封闭,人际交往圈子小,所以非常注重选择交往对象的品质。西方人爱开鸡尾酒会,一大群人凑一块儿,打打哈哈,聊 聊天气。而中国人则讲究三五好友,一杯清茶,推心置腹地深入交流。正因为两种人际观念不同,所以常会听说一些中国留学生到国外时常显得很孤僻,不合群,他们总想和人品好的人做朋友,而不习惯于和周围人泛泛的交往。
  应用:现在中国年轻人人际交流的圈子不断扩大,如果只重视内在的东西,而不注重表面形式的话,人际交往也会产生困难。在人际交往中不但要看对方的内心,表面浅层次的东西也不可忽视。这对年轻学生来说,是走向社会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修炼内容。
  

做事风格

中国人说:重要的是沉稳干练。
  西方人说:关键是公正,不然你越能干,问题越大。

  两个人格维度表还反映出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做事风格。中国人讲究人要“沉稳干练“,“恒心“、“毅力“,这些都是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西方人则十分看重“公正“、“公平“。
  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就不讲“公平“、“公正“,只不过中国人的“公正“会随具体情境和人而变化。同样做一件事情,中国人与朋友合作和与陌生人合作,其“公正“的尺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和朋友一起做,那么在利益分配、分工等问题上,中 国人会寻求一种大家都较能接受的公正,这是根据“我“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来权衡的一种公正,而在与陌生人共事时,此时的“公正“就与彼时的“公正“不一样了。也就是说,中国人“自己人“的观念很重,人与人之间亲疏关系不同,做事原则和方法也就不同。
  西方人的“公平“、“公正“则是铁定的,很少随情境人情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在碰到利益问题时显得那么冷冰冰,不近人情的原因。无论你抬出什么友情,亲情,他们都会对你耸耸肩说:“对不起,一切按规定办!“
  应用:与西方人打交道时,不要指望着凭你与他的私人关系得什么便利。
  

关于创造性

中国人:看上去没有可行性的东西就不考虑。
  西方人:我们喜欢异想天开!

  在西方学者研究的“描述人格维度“中有一条“直率,创造性,思路开阔“。这一点在中国人的人格维度中却没得到体现。
  西方人比较注重独特的东西,思维上的约束规矩较少;而我们中国人更强调共同的东西,强调共同就会有一些严格的约束,客观上也会影响创造性的发展。例如,遇到一个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人脑袋里闪现出一个解决办法后,他旋即又会想到更多的 不可实施性,于是就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而西方人则会先肯定自己有了一个想法,再来一步步论证这个想法是好是坏,好在哪里,又坏在哪里,怎么去克服困难。总之就是勇于去尝试解决。
  应用:知识经济最核心的原则是: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21世纪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从个人来说应当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而在大环境上,不论是搞教育或从事学术研究,还是搞实际工作,我们都应制 造出一种氛围---一种鼓励充分发挥创造性的氛围。西方学者从英语中找出一万八千个描述人特点的词语,中国学者从汉语中找出八千个描述人特点的词,他们试图--从词汇看人格
  如果给你一支笔一张纸,让你尽可能多地写出描述一个人特点的形容词(这个人可以是你的邻居、朋友或你自己),你能写出多少词?又会选择什么词?你是否知道这些词语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你所看重的人格因素?
  本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和奥伯特经过长期研究指出:在某一社会中,长期使用的所有语言,应能包含描述生活在这一文化中人的所有特点的词语。他们从1925年出版的《韦伯斯特新国际词典》的四十万个词中,挑选出能够描述个人行 为和人格特点的词约18000个。以后又有许多研究者在阿尔伯特和奥伯特的词表中不断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把词语化简和归纳,就像画航海图那样,试图总结出人格的维度。
  1942年,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对词表进行了分析和压缩,总结出16项人格因素,形成著名的卡特尔量表。1961年,美国心理学家图普斯和克罗斯特对卡特尔量表重新分析化简,最后得出五个“描述人格的维度“,简称“大五“。60年代到80年代,世 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心理学者继续对此进行研究,他们在不同语言的不同国家中(主要是欧美国家,亚洲的菲律宾等国)抽取样本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了与“大五“较为一致的人格维度。一时间,西方学者把“大五“看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似乎“大五“成为全世界人的人格特点。
  那么,这个“大五“是不是也适用于中国人呢?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人格上会有什么不同呢?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王登峰博士与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杨国枢先生从1990年开始合作,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同时进行中国人人格的研究。
  王登峰教授从《现代汉语词典》、小说、报刊、影视剧和学生语文课本中挑选出描述人格特点的词汇8000余个,然后再化简至400个词,并在大陆各高校找了近2000 名被试进行样本分析。1999年初,终于完成了中国人人格维度表(大陆)。王将此表与台湾学者的研究结果一对照,发现两者惊人地相似;而与西方的“大五“对比,两者果然不同!
  1.西方学者研究中得出的“描述人格的维度“
  ①外向,有活力,热情
  ②愉快,利他,有感染力
  ③公正,克制,拘谨
  ④神经质,消极情绪,神经过敏
  ⑤直率、创造性、思路开阔、文雅  
  2.中国(大陆)大学生的“描述人格的维度“
  ①势力浮夸(卖弄、炫耀、贪心)
  ②外向开朗-内向拘谨(乐观、活泼、健谈)
  ③沉稳干练-迷糊懦弱(恒心、毅力、沉稳)
  ④善良宽厚(友爱、好心肠、和善)
  ⑤暴躁固执(急躁、暴躁、刚烈)
  3.中国(台湾)大学生的“描述人格的维度“
  ①势力浮夸
  ②沉稳干练-迷糊懦弱
  ③善良宽厚
  ④外向开朗-内向拘谨
  ⑤暴躁固执
  什么叫人格维度
  人有成千上万个特点。如有的人非常健谈,喜欢与人交往,而有的人却把独处视为最佳的享受。把人这些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特点集中起来,将其中最为相近的一些特点归纳在一起,用几个简单的方面来概括所有的人格特点,在心理学研究上,便被称作人格维度。
  浩瀚的海洋,要靠航海图来标明位置、方向。可以说,人的特点也是浩瀚的海洋,维度便是其中用以表明人的特点的坐标,依靠它,我们能很鲜明地将一个人或一类人的本质特点描述清楚。比如说,用50个词来描述一个人的特点,会让人感到不得要领,但如果用5个词来描述的话,相信你一定会印象深刻。中国人有时比西方人还了解西方人,对自己却知之甚少知彼但更要知己 --访北京大学王登峰教授 关于“中国人人格维度“研究,历时九年,今年初方告结束。研究者北京大学王登峰教授和台湾学者杨国枢先生,将在今年10月于京举行的“华人心理学家大会“上首次向学术界宣布研究结果。以最直观和通俗的方式了解中西方人格特点的差异,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有何意义呢?笔者为此走访了王登峰教授。
  (以下笔者☆王登峰★)
  ☆王教授,从你们的研究结果来看,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人格特点有较大的差异。您能分析一下这种差异的原因吗?
  ★一句话,文化的不同,带来了中西人格特点的较大差异。自然环境、建筑、艺术、制度、法律、社会变迁、历史改革等一系列的不同,才会造就这种差异性。现在我们所做的工作只是回答了“差异是什么“,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我们下一步想从人类学、哲学、历史学等众多领域来分析“为什么会有差异“。
  ☆当今世界已缩小为一个“地球村“,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而且在当今中国的开放条件下,中西方的文化、政治、经济交流也日益增多;再加上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这些会给中西方的人格特性差异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文化的交融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会使中西的人格差异也随之改变。中西双方人格特点不断融合,互补,双方不断互相学习和相互适应。比如说,中国人在注重内在品质的同时,也可以不忽视一些为西方人所看重的,表面上的,浅层次的东西。
  ☆我们了解了中西在人格上的差异之后应当怎样去应用?
  ★首先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去适应环境。我们不能在没有研究中国人的特点之前就去盲目照搬西方的理论。中国人是什么样儿的就是什么样,不一定非要按西方的理论,与西方人一致。第二,了解差异性,明确应对措施。以前,在很多事情上,中国人对自己的了解还不如对西方人的了解多,误以为西方人的人格特点 就是全世界人类的人格特点,这不利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正所谓“认识你自己“,中国人连自己都不能认识,如何谈把握自己的特点?更如何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呢?中国要走向世界,世界要走进中国。中国年轻人认识到中西人格差异后,才能在“走出“和“走进“两方面都做得更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

Powered by Discuz! X2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