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咨询培训_成都心理医生_成都那家心理咨询所好_成都婚姻咨询_成都青少年咨询-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8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人共处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5:05: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们每天都在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与不同的人在一起,他们带给我们的感觉会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人,我们跟他们在一起,也许他不需要说什么,做什么,可是我们和他们在一起时,会感觉很舒服;另一些人,也许他们会给我们提供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他们可能会给我们很多的夸赞,可是,我们就是感觉与他在一起时,哪里有点不对头,就是觉得不那么舒服,这是一个有点让人费解的事情,为什么不同的人,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觉?为什么我们与不同的人相处,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也不一样?与别人共处的过程中,那些不舒服到底是他的原因,还是我的原因?恐怕我们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过一些这样的疑惑,那么,当我们与别人在一起时,我们之间到底在发生些什么呢?

  

    每个人带给别人的感觉是不同的

    就象前面说到的一样,每个人带给别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就算是双胞胎兄弟,他们一起出生,一起长大,在相同的环境中成长,可是,他们还是会有不同,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还是会给别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个人的出生,是带着自己的人格特质的,在他之后的成长过程中,在与各种各样人的相处的过程中,在他自己的不断调整、适应中,他也就形成了自己与人相处的模式。因为每个人的人格基质不同、成长经验不同、学习的方式不同等等,也就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每个人自己独特的人格。这个人格的独特性就会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带给对方很独特的感觉。

    比如,一个人格很独立的人,当他与人相处时,他可能会带给别人可以信任可以依赖的感觉,同时,他也可能会让有些人感觉难以接近;而另外一些有自恋特质的人,有可能带给别人的感觉是有能力的,是完美的,是成功的,同时也可能会让别人感觉是有距离感的,是情感疏离的;一个有边缘特质的人有可能带给别人的感觉是聪明的,有创造力的,但有时也会被感受为具有破坏性的,有攻击性的等等。

    我们不同的感受往往也带给我们不同的结果

        当我们与别人相处时,我们自己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浮现出来,有些人可能会让我们感觉很亲切很舒服,有些人可能会让我们很渴望与他有进一步的接触,也许另一些人我们一见他就不喜欢,也有些人可能会让我们头疼得恨不得让他马上在眼关消失。

       当我们与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浮现出我们自己对那个人的感觉,而我们的这个感觉会直接影响我们与他共处的方式,也许我们自己还没意识到时,对方就已经接收到了我们情感中所传达的信息。因为,当我们与人共处的时候,除了语言信息,更多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信息来传达我们对对方的情感的。这些非语言信息包括表情、目光、动作等等,而就算是语言信息的传递,这其中文字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小的,大约只占到7%的样子,更多的信息是通过我们的语音语调音高语速等信息来传递的。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时候当我们跟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时,我们明明说了对方一大堆好话,可是对方还是还给我们一些敌意,因为虽然在语言上对方听到的是褒扬,但是他的情感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我们的攻击。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语言是容易做包装的,但非语言信息因为不容易被伪装,所以往往传递的信息更明确,也更容易被相信。比如,当一位妈妈跟孩子说“没关系,这次没考好,下次再努力”,可同时她的眉毛皱了起来,那孩子马上就可以感受到妈妈的言不由衷,这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对妈妈的信任。

      所以,当我们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现象:对于一个我们喜欢的人,往往对方也会很快喜欢上我们,从而我们之间可以把情感距离拉得很近;而对一个我们不喜欢的人,不管我们怎么努力,往往最终的结果还是不欢而散。那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情感信息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早已传递给了对方,当对方接收到这个信息后,就会朝着那个信息引导的方向做出选择,从而与我们之间建立与那个选择相适的关系。

       不同的视角,带来对事情不同的解读,当我们有更多的视角看事情时,也就会更多一些选择

       当我们与他人共处的时候,我们与对方之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结,我们对这个联结,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理解。这就好象我们手里拿着一个苹果,从这面看过去,它是红色的,从另一面看过去,它可能就是绿色的。不过,不管是红色还是绿色,对于我们来说,它都是一个苹果。不过对于一些人格比较僵化的人,有可能就没有办法意识到不管红与绿,那其实都是属于那个苹果的,对于那个苹果而言,那就是属于苹果的真实,就象好与坏可能同时属于同一个人。其实,我们与人打交道也是一样的:相同的一句话一件事,不同的人遇到,可能就会对它有不同的解读 ,当我们对它有不同的解读时,我们自己也就会对那件事有了不同的感受,其实事情是一样,不同的,只是我们对它解读的角度与方式,而我们可能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读,这与我们自己有是关的。

       前些天,在我带领的一个学习小组里曾经发生过很生动的一幕:我建议这些组员在参加这个学习小组之后,就不要再参加我带领的另外一个小组,因为这可能会在移情的驱动下,对学习进程产生不易处理的影响。其中的一个组员提出要参加另外一个小组,那是一个动力性的成长小组,所谓成长小组就是通过人际间的深度互动来了解自己,理解他人,从而达到人格提升。这种小组因其交流的直接性,所以对组员的筛选会有一些慎重,为的是保证组员在过程中体验的安全与学习的效果。基于我对他的了解,我当时建议他暂时不要参加动力性的小组,最好先接受个人辅导,那样对他的成长会更有帮助,而他现在的情况进入小组可能还有点早,在小组里很可能会受伤。我的话,激起了他强烈的委屈,过程中他说到“我觉得自己好象成了害群之马”。为这件事,在小组学习结束后,我专门又与他进行了讨论,在我们的交流过程中,我感受到,他从我的话里体验到的是我对他的贬低,而并不是我与他讲这件事的初衷:试图对他进行一些保护。这与这个人的内部客体关系有关(后面再细讲客体关系相关的内容),在他的人格结构中,很可能存在一部分破坏性的客体关系,迫使他常常需要用攻击或是竞争等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而这种被贬低的感觉,并不一定是源于处界的客观存在,而是他自己对自己的一个解读, 是他内部的人格结构在起作用。对于一个在成长过程中常常感受到被贬低的人来说,因为贬低对他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所以他往往也会习惯于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从别人的语言、行为中解读出贬低的信息。 而同样的这个过程,被小组中的另外一个人解读为他赚到了,因为在她看来,那个过程中,他得到了特别的关注,这同样与她的关系模式和期待有关。而另外一些人,因为这件事情的发生,而激发起对自己生活的思考,开始考虑如何做出选择等问题。

       所以,简单的看,那个过程只是发生了一些事情而已,而那件事情在附着了个人的情感之后,对每个人的意义变得不同起来。所以,很多时候,真正击中我们的,并不是那件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那件事情的理解和解读。当我们解读那件事情时,如果我们将那件事情上附着了接纳性的情感,我们可能感受到的是舒适是被爱;而当我们将那件事情上附着了排斥性的情感时,我们可能感受到的是痛苦和伤害了。而任何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场景等等,都不会是只存在唯一的解读,当我们有能力从更多的视角去解读时,我们自己的生命也会更加开阔起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2-7-11 15:06:40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家族的传承

      既然在人际互动中,我们每个人都起着那么大的影响作用,那我们这种影响的能力,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每个人,都是在家庭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在观察、解读着父母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他们相处的方式,并在学到这种方式后,在今后的生活中用类似的方式与别人相处。同时,我们也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慢慢探索我们自己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他们共处,才能获得对自己重要的资源,才能与他们建立自己需要的关系。这个关系模式会在我们的一生中对我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也在与他们共处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对自己的解读: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特质?我与他人与世界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解读会一直影响着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呈现方式,也会导致我们与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

      而我们的父母,也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在他们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这些,然后他们又在与我们共处的过程中,教会了我们这些。这就象家族中一件重要的文物一样,代代相传。所以,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所发展出的行为模式,是承载着家族中一代代人的生命历程的。这也就是心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代际传承。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因新成员的加入或是因一些新事件的发生而被重新解读,所以,我们承袭的这个模式也会一直处在动态的修改中。对于一些重大的,创伤性的影响,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其影响才能被真正代谢掉。

       比如一个在战争年代中失去男性支撑的家庭,为了维持生计,家庭的全部压力要由女性来承担,慢慢的,这个家庭中可能就会发展出一个“女性非常能干”的家庭文化来,这个家庭中的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目睹了家族中女性的能干,在这种氛围中,女孩子就会朝向有力量、能干的方向上发展;同时,因为这个家庭中缺少男性力量的呈现,所以这个家庭中的女孩子也就没有什么学习争取获得男性支持的机会。这种家庭的文化一代代传承下来,可能在几代人之后,在这个家庭中成长的女性依然会朝向有能力的、不依赖男性的方向上发展,这样的结果有可能是这个家庭中的女性得到很好的社会性发展,却在家庭生活中遇到困难,因为这个女性的能干可能会给配偶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也有可能会在无形中削弱男性在家庭中的作用。

      任何微小的改变,都有可能引发巨大的改变

      混沌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蝴蝶效应,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在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蝴蝶效应:任何一点微小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系统的巨大变化。

        在我所从事的心理治疗工作中,常常见到一个家庭因为孩子出现问题而来求助,与这个家庭一起工作的过程中,慢慢就会发现,孩子症状所表达的意义往往是这个家庭的运转中出现了某种不协调,也就是说,孩子是在为家庭生病。与这样的家庭一起工作,父母往往为了帮助孩子,而愿意让自己做出一些改变。比如原本常常沉默的父亲,开始努力主动与母亲沟通,原本对丈夫有很多失望的母亲在父亲的主动交流下,心中开始慢慢稳定下来,变得不那么焦虑,也就不必再将自己的人生意义定位于每天盯住自己的孩子,于是孩子就可以从帮助父母调解关系的压力下解放出来,变得不必让自己用生病的方式调停父母之间的战争,这样他就可以真正的回归到孩子的位置上去,从而使自己的症状得以解决。

      正是由于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家庭成员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家庭中某一个成员的变化,可能会带来整个家庭系统的变化。所以,当家庭运转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时,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改善,都有可能最终带来整个家庭系统的改善。所以,对于很小的孩子,我们往往会建议由家长接受心理辅导。因为家庭中的压力往往会流向最弱的成员,由这个成员替整个家庭用症状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孩子在家庭中往往承担了这个角色。如果单独的由孩子接受心理辅导,实际上也就是由他承担起了改善整个家庭运作的责任,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压力很大的事情,如果由父母来共同承担,或是由父母的改变带动整个家庭的改变的话,对孩子来说,压力就会减少很多。

        对于个人的成长,也是这样的:一个很细微的变化,可能最终会带来一个巨大的改变。比如一个畏惧权威的人,在他的想象中领导都是可怕的,所以每次当他与领导打交道时,可能都会心存害怕,因为害怕,可能就会影响到他与领导的交流和自身能力的展现。也许有一天当他与领导打交道时,因为领导对他的一个微笑,让他突然感觉领导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很多的害怕是出于自己的想象。这可能促使他审视自己对领导的态度,他可能会发现很多时候自己的想法与领导的现实并不相符,于是,这可能促使他在与其他权威人物打交道时慢慢开始放松自己,当他放松下来时,别人与他打交道时也会感觉舒服起来,这个舒服的感觉也会反馈到他的身上,随着这种舒服经验的增加,他自己对领导的害怕也会慢慢减少,最终他可能成为一个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的人。

        我们自己制造了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们的爱恨情仇,都存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心中对世界存有什么样的解读,我们就会用自己解读到的方式去与世界相处,最终世界也会用我们对它的方式来回报我们。与人相处,就象是我们在照镜子:我们对它哭,它就会回报我们以哭;我们对它笑,它也会回报给我们笑。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人:在他的眼里,他周围的人都对他不好,他带着对别人的审视与戒备与人相处,与他打交道的人会感觉与他在一起很不舒服,这个不舒服的感觉会让别人尽量回避跟他打交道,当别人回避他时,他就会感觉被冷落,感觉别人对他不够重视,从而证明了他最初对周围人的解读:别人对他不够好。他却不知道,这个别人对他不好其实是由他自己造成的。

        在我治疗的来访者中,有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惑,他们渴望亲密,同时也惧怕失去亲密关系,于是他们在渴望与惧怕之间游荡。很多时候,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试探我,看我是不是真的在乎他,当我对他们越重要时,他们的害怕也会越多,一方面,他们希望能与我建立更加深入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们也很害怕当真的与我建立起那么亲密的关系时,当我离开他们时,他们就无法承受失去我时的苦痛。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室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许我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可是他们会在某个时刻感觉我在责备他们,或是我不喜欢他们,当他们感受到这样的危险时,常常会用攻击我的方式来维持内心的平衡。因为我的受训经历让我可以在那一刻体验到他们攻击背后对我的渴望,所以他们的行为常常会使我感觉到心痛。可是在生活中,对于无法解读他们行为的人来说,他们的攻击常常会破坏掉他与别人的关系。

         治疗师的工作就是要帮他们理解他自己行为背后真正的意义,帮他们看到他自己的这些解读来源于他自己内心的不安。这就要求治疗师要象一面镜子一样,让来访者从治疗师的身上看到自己往治疗师身上扔过来的这些情绪其实是和他自己有关的,从而帮助他理解到是自己的行为背后的需要是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

Powered by Discuz! X2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