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7-14
- 最后登录
- 2013-8-18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911
- 精华
- 0
- 帖子
- 287
 
|
对于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医生会建议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病情复发,也就是“二级预防”。研究证实,二级预防可以有效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25%,其中非致命心肌梗死下降1/3,非致命卒中下降1/4,所有血管事件下降1/6。在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采用阿司匹林治疗一个月后,每1000人可以分别减少40和10个主要血管事件。因此,对于阿司匹林在急性缺血性疾病和二级预防中的疗效是没有争议的。
但是,没有发生心脑血管病的一般人群,是否应当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尚存在争议。近来发表的资料表明,低危人群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其获益不大,由于阿司匹林可引起出血危险,其有益作用被出血的危险所抵消。
近日,国内外诸多媒体都在热议“健康人吃阿司匹林的利弊问题”,《生命时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高润霖院士。
关于一级预防获益的证据
目前,心脑血管事件是全球首要死亡原因,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也是增长迅速,统计资料显示,每15秒就有一位中国人被心脑血管病夺去生命,每22秒就有一位中国人因此失去工作能力,逆转心脑血管疾病上升趋势重在预防。高院士说,心脑血管疾病固然可怕,但只要积极重视自身的危险因素,科学进行预防,那么,很多心脑血管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改善高危因素,可使全球卒中发生率降低85%,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减少75%,由此可见,一级预防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负担的关键措施,预防的理念一定要深入人心。
在心脑血管事件中,血小板激活是最终的共同环节,所以说,“无血栓,无事件”。在抗血小板药物中,阿司匹林不仅是心血管事件二级预防和急性期治疗的基本药物,同时也是唯一被指南推荐用于一级预防的抗血小板药物。以往研究结果也证明了阿司匹林在某些人群的预防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