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熊玲专栏

熊玲:关于表达

作者: 时间:2023-11-06浏览次数:10

感受与表达

 



常看到一句表达:“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依然有感,便想查询它的出处,有说1)这句话还有下一句:被理解是表达者的诉求。2)是出自王朔《看上去很美》,原句是——“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却也不必因此就把别人都当无可救药的傻瓜或一概斥为别有用心”。还有很多说它不失为金句。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的表达,挺质朴好理解。因生活本质上充满了误解,人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也犹如另一名言:千人眼里有千个哈姆雷特。


既然这句子朴实好理解,有啥好感的呢?因为它并非单纯的朴实,是有厚重感的实言,寥寥几字意味深长。我感慨文字美的同时,也感他人表达了我欲表达却表达不出的文字。在我心里,配得上金句(文字)的必备要素是具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启迪性。这个句子有这个分量。


深究我的感觉,像是触到了我的嫉羡情结。又想为情结给点辩护或解释:第一,嫉羡充其量是羡慕嫉妒,而非有恨。第二,若解释就是掩饰,掩饰了害怕被误解的心虚(因嫉妒本就包含恨的情感),那么好,有点恨也没啥,我恨自己的文字不够美,这恨亦是趋美的动力。第三,我有文字表达欲,很珍惜表达感受的机会,机会约等于灵感。那句厚重的实言,恰给了我表达的灵感。


故在此我并不想论“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而只想针对有关表达,表达一点看法。





 


表达的悖论。表达作为人类呈现自身和交流的方式,已极具多彩而富饶,但在最基本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上,是深谙矛盾。它的作用及存在价值毋庸置疑,而它的伤害性确也显在。纵观历史只用一些成语便可证明,如:言多必失、口诛笔伐、文字狱、思想罪、祸从口出等等。


表达的另一种伤害性,是伤害表达。这类伤害较为隐形,是披着为他人好的外衣,剥夺或禁止他人意愿表达的行为模式,可被称为控制性关系模式,或控制性表达模式。不过,这种对他人意愿表达的剥夺,动机多为无意识的,主要发生在家庭亲密关系、互动模式中。抚养者在教育上的无知,对孩子的基本权利(也是基本能力)的扼杀,这里主要说的是感知力和表达力。


如,有性格缺陷或总是自以为是的父母,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尊重,什么叫倾听孩子的自我表达,只会是把自己的“正确”灌给孩子。其后效多半是孩子长大后,要么很不善言辞、内向拘谨,要么很不爱表达,甚至恐惧表达。更常见的后效是,个体变得越来越没自主性,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


你若了解抑郁焦虑症孩子的成长背景,会发现在他们的过去,其实也包括现在,依然处于“伤害表达”的关系模式,心灵受损的,依然是自我感受的被忽视,以及自由表达、自我展示的不自信。


表达,是代谢情绪的出口,也是活得自我的出路。如果说,抑郁焦虑本就是一种表达,是就过去“伤害表达”的负情感的积踵反应,一种压抑的信号,那么疏解之路,是重修表达。何为重修表达?指不再回避,不再要被理解,只要对准真实的自己,予自我表达。


分享一个例子,某中年老板,因事业成功,又能说会写而在他的圈子小有名气。某天他发表了条长微博,表达(爆料)了他十年前曾两次抑郁症发作住过医院,目前面临了工作事业的压力、倍感焦虑抑郁,表达了他曾如何走出的每段低谷...最值得分享的是他说:我以为自己很坚强很清醒,现在终于才明白,或许是才敢承认,真正压垮我的不是任何现实压力,而是我心存对疾病、对失去的担忧,有人说这是死亡焦虑。我一直羞于说我的抑郁症,谁都不知道,因在我的观念和面子里,抑郁症是心理障碍,是脆弱者的代名词,我害怕它也讨厌它。很神奇的是,那晚我对我的家人讲述了所有,有点像交代后事的感觉(捂脸)之后,我居然有如释重负的轻快。其实我要感谢自己的诚实,它让我感受到接下来我有勇气面对一切,活给自己。


举这个例是想说明:1)他的表达是一次自我完成跟修复。对很多人来讲“真相我”是须防卫的隐秘,但众多粉丝的留言,却表达了被他的率真给疗愈到的感动。2)他所表达的字字句句,也相信他接下来的生活,就是一种重拾自我、重修表达的本真状态。


当然得承认,但凡能做到率性自我的前提,是主体已能看见,并能无条件的接纳自己曾被压抑、被贬损的怯弱自我。





 


我们身处焦虑时代的每个人,若能够直抒胸臆的自由表达,能找寻到自我实现的表达方式,或许太奢侈了,但却是活出自己的最佳出口、出路。但想想,也不算奢侈,因为我们都是被“选”被“抛”来这个世界,谁也不欠谁的理解,只欠对自己的理解和真情实意的表达。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如需专业心理咨询,可拨打:13348971989  13980015187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