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熊玲专栏

熊玲:抑郁深处的痛:厌倦或厌恶

作者: 时间:2023-02-21浏览次数:29

厌学跟抑郁有何关?







前不久,胡馨宇事件引发了社会热议:为什么孩子的抑郁症越来越多?以及呼吁:社会及家庭须高度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这引发和呼吁的不过是老生常谈,热点热呼过后,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在学校、在家庭的重视度如何?人们心里清楚。


而人们对有关抑郁症的认识,也并不陌生。就说胡馨宇事件,你能看到太多信息里有两个倾向认为:抑郁症自杀;厌学是抑郁的主因、学习压力是厌学的主因。


对热点我不太感冒,我欲关注的是跟抑郁症相关的心理现实,其一是容易被人忽视的心底痛感:厌倦或厌恶。


与其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抑郁就轻生?不如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厌这厌那?孩子厌学究竟想表达什么?



关于厌...


百度对“厌”的解释挺长,概要了几点:厌的本义一般认为是压、压迫;另指饱、满、讨厌等意思。吃饱了东西,就不再想吃了,满足了,所以“厌”引申为满足,现有成语-贪得无厌。过份的满足就在心理上产生不喜欢的感觉,这就是嫌弃、厌倦的意思。由嫌弃、厌倦的意思再引申为讨厌、厌恶(wù)。引申的途径不难理解,过份的厌倦、嫌弃就是讨厌、憎恶。


我对“过份的满足就在心理上产生不喜欢的感觉,这就是嫌弃、厌倦的意思”的解释感觉有点绝对化,故补充:未满足或过分的未满足,同样在心理产生不喜欢的感觉,一种愿望挫败的不爽。比如,某女孩幼时特喜欢裙子,但她母亲不喜欢,也从不给她买来穿,女孩长大后本可以自主穿与不穿,但她心理烙下了对裙子的莫名抵触,甚至厌恶。


相信大家对厌...都有过体验,并会同意内在经验中存有:1)厌的多种感觉,如厌烦、厌倦、厌弃、厌恶等,它们的差异在于程度和状态不一。2)厌的多种对象,如厌学、厌工、厌食、厌世、厌男/女等等。了解这些感觉的意义在于,有助我们识别情感情绪的性质,以及找准处理情绪的方向。如:厌烦感,包含怨和怒,多为抑郁焦虑,处理的方向主要是化解、释放恨意;厌倦、厌恶感,包含低落、倦怠、麻木、冷漠等,多为抑郁迟滞,处理方向主要是唤起自我表达,自我重建等。


那么,由此看出厌的对象以及厌的感觉,是与抑郁直接关联的。换个说法,当人陷入抑郁状态,或在抑郁表征的后面,是淤积了多种厌(不满足)感,且没有出口。


也由此可说,厌学,对于那些有抑郁倾向的孩子而言,不能简单认为是对学习压力的常见反应,而应看作是心理损伤,如自我厌弃、自我攻击等的一种讯号。








抑郁深处,滋生厌(厌倦或厌恶感)的△关系。这里,说说与厌学有关的“孩子--学业--教育者”三角关系。我们在很多抑郁焦虑的孩子个案中,发现中小学阶段的孩子,长期处于双重“高调学业-弱化心性”的关系模式。


首先,孩子--学业--家长。这层“△”关系,起初他们之间是和睦,相互爱戴,至少孩子跟学习的关系,是友好、有激情有兴趣的。慢慢地,这△关系变得别扭、冲突起来,即常见的:孩子的学习、做作业等,须由家长的敦促帮助、强烈参与。越是这样,孩子越是厌倦学习、厌倦被管教。学习呢,注意,是只顾知识的学习,不幸被妖魔化为通往成功的“独金桥”,它既成了家长“愿望实现”的目标,也成了令孩子“啃不动,不想啃”的冤大头。  


由此看见他们的角色:(家长)指令者-(孩子)接受者-(学习)目标物,分明是一种奔赴既定目标的工具性△关系。无形之中,他们的角色“扮演”会助长个体无意识的内在冲突,也会强化个体外在的工具性△关系。


其次,孩子--学业--教师。这跟上面一样也是工具性△关系,只补充一点,此△关系对孩子造成厌学有关的因素更多、更复杂。比如,学校按成绩招生、老师以排名甚至以家境看人、校园霸凌...都是明显的创伤性因素。


无论你是做教师,还是做家长的,还有一种深切而难言的抑郁之痛,是源自必硬抗的教育体制的痼疾。这点引用温特军在“教育和医疗不能资本化的根本原因”的讲话足可说明。他说“90年的中后期就把教育当成一个产业来投资发展,但最为严重的还不是变为产业,是什么呢?是短期扩招形成的高校,无论是教育基础教材基础等都没有,突然派生出一大套所谓三本二本高校(以及“火箭”中学),然后出现太多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官僚主义管卡压,用题库出题的方式,你必须记老师的笔记的方式去考学生,等于逼着他去接受这些不成熟的,被单方垄断的所谓教育信息...导致现在的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上这些高校,从小学开始就得让-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于把制式化的这个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开始就灌... ”。


因此还应看见,孩子被置身这双重“△”关系的后面确是:学校压力与家庭压力不得已的合谋,说好听点,就是不得已的分担。更糟糕的是,很多学校和老师们会变着花样的将压力(其实是责任)甩给家庭。







4


很值得人省思,孩子在“高调学业-弱化心性”的教育模式下,他们的内心世界会怎样?他们究竟厌倦学习,还是厌倦什么?


从心理动力学视角看,孩子最受伤害的感觉是被剥夺、被抛弃。我们不妨结合所观察到的那些抑郁倾向的孩子,也不妨仔细体会(如果我是孩子)在双重的工具性△关系里会怎样?恐怕会越来越感受到:我是不被爱的,父母老师爱的是我的成绩,而非我;我已毫无价值,也没有让人喜欢的什么,连我自己都不喜欢自己。


这些令人痛楚的感觉,隐喻了一种心理机制:孩子自尊自恋的我,被那个高大上的“学业”给抹杀了,换句话,学习...这个东东,犹如血亲弟妹,活生生抢走了我的快乐、夺去了我的爱。同时还隐射了一种厌恶的内在三角关系:讨厌的父母(偏执严酷)--讨厌的学习(剥夺我爱的客体)-讨厌的自己(自卑感)。


这就进一步看出,跟厌学有关的双重工具性“△”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分裂,暗藏厌恨的三角关系。


可对于家庭来说,令父母头疼上火的问题,竟是如何解决孩子的厌学?我觉得,比起厌学,反省如何面对孩子的抑郁问题,才最要紧。同时给父母两个建议:1)打破“没办法”之心态,拒绝无意义的要求。任何时代都有我们须靠自我力量冲破的羁绊,在压力山大的教育或养育面前,如果你死抱“没办法”之心态,等于你是认同并协同教育体制的痼疾,那么需反思自己,你究竟在满足谁的需求?如果你说是为了孩子好,那么更需反思,你懂孩子的心理发育期他最需要什么吗?如何做才是真对孩子好?


当孩子已经厌学,应暂停学习,梳理心绪。一是可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二是改善亲子关系,父母在调整好自我心态的前提下,倾听孩子的心声,陪伴与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如果父母不知怎样帮助孩子,可以寻求心理咨询。道理很简单,助人先助己。


以上建议,其实都在为一个目标服务:将孩子从心性被束缚的双重工具性“△”关系中解放一层,还给孩子可呼吸的家庭环境。道理也很简单,我们无力改变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