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心理治疗动态

熊玲:同理性诠释【修订版】

作者: 时间:2021-05-22浏览次数:26

——以主体间精神分析视野,治疗存在性不安(之四)




本系列文最前面提到了,史托罗楼的主体间理论,是来自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所以,在主体间关系的视角下,主体双方“真实体验的回应”里面,助一臂之力的是现象学方法:不预设优先顺序,尽可能地纯粹描述,以使我们回到事物本身,或叫还原真相。完整的主体间治疗过程,是通过描述来理解、补充和诠释来访者当下的自我世界。现象学的交流,正是直觉性体验交流,一种自然而然的呈现、自然而然的诠释。  


 

 01


个案的进展,以及帮助个体能深入看见自己、理解自己,无论你从哪个维度(情感-行为模式;内心-外部关系;过去-现在我是谁)进行工作,都要依赖同理性诠释。

 

我们使用同理诠释的基本工具,是我们自己的主观体验,也许我们会说我们努力去达到某种客观性,但从根本上说,这仍然是我们主观的体验。关于我们可以通过同理达到多大程度的真实,不同学派的观点也不尽相同。


我之所以称“同理性诠释”,是因为感觉:同理是一种感受和理解能力,诠释是我们对事情的主观看法,作为一种表达形式,两者没法截然分开。就像移情、投射之概念,它们在发生与运作上也没法截然分开一样。


存在性不安个案,因被经历中的情感内容所控制,当事者可能不去关注其他精神活动的存在。如弗洛伊德所指出,病人们倾向于无意识地相信-经验可由事件和环境来解释,却不去注意事件是如何无意识地运作的。若是将自己持续地陷于病人经验的治疗师,也容易倾向于被内容吸引和套住,而这样的卷入,会使治疗师在情感状态与主观现实之间的转换变得盲目,看不到关注点之外的东西。除非来访者无意识提供了理解“深层过程”的方法,或渠道。往往,来访者所固着的情感状态、梦,是深层理解的渠道。


尽管,我有对皎皎的深入理解:她自己不祥的预感——总有被爷爷奶奶、父母“扔掉”,被外人欺凌。这一存在性不安,是她经验感受中,刻录了大量“不好,不被看见”的弱我。其因,首先源自祖辈对她身份的轻蔑,再有父母冷战的岁月,也越来越流露出对她存在的忽视,抚养人都拒绝承认孩子的价值。虽说他们的作为是无意识的,但这对一个小孩来说,足够造成存在感的摧毁。皎皎至今所呈现的拘谨、回避、被动攻击等行为模式,都是跟她压抑的两组情感,恐惧和怨恨有关。这些被压抑的情感情绪,早以一种内在威慑性的冲突模式,令她长期体验着风险焦虑。风险所指,在她意识层面是怕像奶奶一样疯掉,她无意识层面,是恐惧被抛弃(也叫被吞噬焦虑)。


如何使皎皎本人理解到,她最深层的焦虑是如何建立、维持深层焦虑的情感动力是什么,又如何去解构它们、如何建构新的自我呢? 这些其实是对治疗师最核心的功底要求。这份功底的运作,又好像是一种只可体会,难以言说的东西。若真有检视这份功底的指标,那应该是来访者对治疗感受的反馈。

 




02


有些情感是值得反复去体验的。比如,在皎皎的情感反应中,她不断提到丢脸、抱怨,她自己认为这几乎是她,以及她们家族人的固有症状,这意味什么呢?诠释的着眼点,恰是来访者反复出现的“点”。 既然皎皎不断提到她家族的症状,我想从中跟她去一起去体会、探寻“它”的意味,其目的,以使皎皎能看清自己的行为模式背后的情感驱力。借助体验回应的进展,皎皎会呈现她感觉丢脸的地方挺多挺多,小到不敢跟同学一起逛街购物,怕被看见自己节俭;大到不敢集体中发言,怕说错话、怕情绪失控,最害怕的,是怕像奶奶一样患上精神分裂症。


在对抱怨的体会中,皎皎发现除了父亲以外的所有角色,包括自己也是爱抱怨的。她比较多的讲到了跟男友的关系中,她感受到的不安、不满情绪,只是不敢表露。皎皎逐渐有对自己“症状”的理解,她觉得:那一贯的逃离、隐忍、好幻想等行为,除了跟她过去家庭成员的行为模式有关,还跟她的自我冲突、和积压的恨有关。

 


03 


关于诠释的有趣和有效性,我的体会是,精神分析的视角和某些观点,是触及你“诠释”灵感的宝贵源泉,就像任何艺术创作,都发自灵感,而精神分析本就是一门艺术。比如,拉康的观点“症状中藏着一个词”,如同弗洛伊德所说的“一个症状很清楚地在那里,当你把一句话,把那个词说出来,症状就好了”。意思是,把潜意识上升至意识,意识转换成语言,语言凝结成一个词,你把那个词说清道明,症状就消除。我们可进一步思考:每个症状里面都有一个词,如:贪食症,后面是母爱缺失的心里空洞;厌食症,后面是被控制的绝望,根是早期依恋关系受损;强迫性伤害意向,潜意识是愤怒或想伤人的攻击性压抑,根仍然是早其的依恋缺损,等等。


那么能使症状里的东西显现,使潜意识上升意识,意识转换成语言,语言凝结成一个词,这肯定有一过程,要素很多,其中的同理诠释可算“点睛之笔”的要素。正是精神分析的观点,给了我同理诠释的许多灵感,至少令我在治疗的主体间关系里,特别敏感,也执意想要追寻、接近来访者各种症状后面的那个词,词,词。而这一过程里,贯穿了或浅或深的不同形式的诠释,如隐喻性故事、象征性解释等。


种种诠释必然要影响对象主体的感受,必然会引发对象主体,对自己那些症状、梦里边的“词”是什么的自我诠释。皎皎在第56次以后表达过:我的过去在感情和表达感情上是完全贫乏、无味,我并不知道爱是什么....我也发现,我对情绪失控、对未来的害怕,好像一直停留在过去那种,没人管我没人要我的忧虑中。


随同理性诠释的进展,皎皎亦有更多的新发现,觉得自己很容易去找寻情绪的来源,能透过梦看见自己行为后面的一些意义。



04


一点,诠释的有效性并非“深刻解析”,而可在关键点停留、线性追寻“此时此地的感受”,达到“把那个词说出来,症状就好了”的神奇出现。为给大家有个视觉的印象,我举一例子,有部电视剧《亲爱的翻译官》第24集里有一片段,比较集中展现了这个神奇。


剧中两主角:由黄轩扮演的主任翻译官程家阳,杨幂扮演的实习翻译官乔菲。乔菲患有严重的幽闭恐惧,她的职业理想势必要具备同传翻译能力,可她一旦进同传间,别名叫“黑匣子”,她就惊恐不安。程家阳作为翻译导师也是心理医生,对乔菲进行同传训练的同时,进行了N多次“同理性诠释”的心理对话。第24集约有10来分钟时间,心理医生并没有给乔菲什么深度诠释,只是追问她的感受,每个关键点出现后的感受,如,程:看到”座位“什么了?乔:”好像座位上的人有危险“,程:”玻璃“怎样了,它使你想到了什么?反复这样的对话,以促使乔菲联想,联想,再联想。直到后来有了那个神奇出现——说出症状里面的词,症状就好了。即,乔菲终于说出了恐惧同传间的根源:她小时侯在医院ICU急救室,只能隔着玻璃,目睹母亲生命垂危、死亡的恐怖场景;之后的她很释然,不再恐惧同传间了。


这里有几个死亡焦虑的隐喻:同传间-黑匣子-窒息感-死亡;医院-ICU-垂危感-死亡。乔菲的症状,和症状后面那个词的关联象征:同传间,对应急救室;黑匣子,对应ICU;窒息感,对应垂危感,或死亡。从这些关键词里寻找更重要的词,正是用同理诠释的不断联想、不断呈现、不断回馈,就一定能回到事物本身、还原真相的,当找出真相、说出真相,症状就好了。真有这么神奇。





05


诠释并不一定要对“事情”来龙去脉的解释,而重在对感受对体验的深度唤起,那些症状里藏的“词”会顺势不断露出。“词”意指潜意识世界的动机、欲望和情结。主体间精神分析视角的诠释,就是这样一种现象学的,自然而然的交流和诠释。


若说主体间的深刻体验,是双方都抓住了“此时此刻在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的相似的描述,产生有“相遇时刻”的感觉。那么诠释的有效性,就是能击中对方的心,令他有触动。就像听了一首好歌,是你听的体验告诉你,有被触动,有感动,想流泪的感觉。至于我们的诠释,是否到达了这样的有效性,其实在主体间场景中,双方是有感觉的,双方“真实体验的回应”中,会有反应的。比如,来访者摸着胸口说:我这个地方通畅了,也有说“嗯,这根线通了”,这些都是被触动的感觉。

 


06


主体间精神分析的框架里,我们要做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接近主体内心,那一个个被疏远、被屏蔽的词,每一个词象征着新的自我。我对同理性诠释更深的理解是,跟他者一起思考,一起诠释。如果,在主体间场景中我们可以做到自由的、自然而然的交流,可以在各个视角上藤挪闪跳,进行现象学的深度描述与诠释,然后,我回到了我自己,他回到了他自己,回到了他内在世界有所广度与深度提升的自己,试想,那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


某日,我看《”洞穴之喻“开示的生存智慧》文章,文后面有个读者的留言很令人兴奋,说:人正是在无尽的“质询”与“回应”中书写着存在!我便深深觉得,主体间精神分析治疗的同理诠释,就体现着这个兴奋:我们是在无尽的“质询”与“回应”中书写着存在。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