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心理治疗动态

熊玲:主体间治疗与存在性不安【修订版】

作者: 时间:2021-05-09浏览次数:45

——以主体间精神分析视野,治疗存在性不安(之一)




什么是主体间精神分析?


我们知道,精神分析这个神乎其神的概念,自创始人佛罗伊德提出一百年来,许多开拓性人物及学界众说纷纭。归纳一下,按发展顺序、又被高度应用的主要有五大流派:①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②沙利文,埃里克森等的自我心理学;③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④克莱茵、费尔贝恩、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⑤史托罗楼的主体间性心理治疗。这五个学派也被统称为心理动力学,后四个称为现代精神分析。


非常喜欢有人对五大流派,形象地作了这一发展性的表述:①精神分析好像是说种庄稼的事,人就是一粒种子;②自我心理学讲得是种子本身的生命本能,如发芽成长 (像人成长)的本能;③客体关系讲的是种子成长的土壤和环境问题,比如土好不好,有营养还是有害的土壤,阳光如何;④自体心理学说的是种子在土壤和环境中,被影响的成长问题;⑤最新的主体间性心理学全面阐述了以上的问题,它是精神分析过去四个学派的概括总结,意味着精神分析理论向成熟和整体性迈了一大步。


由于此篇主题报告的重点在第三部分“如何以主体间精神分析的视野,治疗存在性不安”,所以对“什么是主体间精神分析”只予简单介绍。主体间性的概念,创始于德国现象学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E.Husserl,1895-1938)。 史拖罗楼在接触了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后,约在1980年开始创立主体间性心理学。胡塞尔和弗洛伊德,都是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弗兰兹.布伦塔诺的学生,并深受其对意识的研究的影响。胡塞尔最重要的著作《逻辑研究》(1900年),被誉为“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以来哲学的第一个大进步,”于二十世纪一起面世。同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1900年)。由此,我们粗略地看到了一条研精神现象的理论大关联:现象学--无意识论--主体间性理论。再概要几点:


①主体间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建构了他独一无二的组织原则,这些原则自动化地、无意识地操控了他的行为。每个人都自动化根据其独特的心理法则来建构他的经验。


②主体间学派在分析建构中关注主体性经验的意义、起源、成长过程中与重要他人的主体间性相互影响,以及治疗中,咨询师与访客主体间性相互影响所带来的转化。


③主体间性精神分析是动态的精神分析(而经典的分析是比较静态的:症状-面谈·自由联想-发现病因-将伴随情感的病因意识化-治愈)它带有人文哲学色彩,重视情感动态的系统性,规律性,从情感去发现不良的经验组织模式,去改变它。

 

④现代哲学是主体间性哲学。主体间性首先涉及人的生存本质,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征服、改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主体间精神分析强调,两个主体的情感体验的真实回应。





关于存在性不安

 

精神分析家R.D.莱恩的《分裂的自我——健全与疯狂的生存论研究》,对人的存在性不安作了详尽阐述。他认为,存在性不安和存在性安全,是人类两种基本的生存状态;人的不幸是来自于存在性不安。


人出生时便具有最基本的确定性,即对存在的确定。这一确定性是所有其它确定性的基础,之后当个体渐渐地可以将自己经验为真实的、鲜活的、完整的、与周围有着明显地区别(界线)拥有身份和意志的自由、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内在价值体验、具有时间的延续性及空间扩张性,他,就获得了存在性安全的坚固核心。

若我们的幼年活在被否定、被伤害的关系里,我们终有一天会怀揣恐惧与颤栗地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已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孤独,同时也明白能在自己生活中留下的只是足迹。面对现实世界,我们会怀疑自己的真实性、他人的真实性,怀疑区别的确定性:对身份和意志自由的怀疑,自己是有价值和美好的怀疑;发现世界的不安全性,感到持续的、致命的威胁;展望和发展与他人的联系变成痛苦的事。


继续发展下去,人的安全感阈限就会降低,一些对别人无特别意义的东西,或普通事件对于他也变得重要,产生了一种非在的威胁。个体开始“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中”,外部事件对他的影响不是变小而是变大了,他的经验世界与“正常人”的经验世界出现了裂痕,被陷入焦虑的深渊。


R.D.莱恩的研究中,把因存在性不安产生的焦虑,分为三种基本的存在性焦虑:吞没焦虑、爆聚焦虑、僵化和非主体化焦虑。这跟经典精神分析的研究——分离焦虑是人心理痛苦的本源,以及对焦虑层级分为原始焦虑、阉割焦虑、道德焦虑很相近。 我于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那句文学名言 “所有的幸福都是相同的,所有的不幸都有各自的不幸”不愧是经典,R.D.莱恩的研究“存在性不安是不幸的原因”是理解心理障碍的经典。同时发现,用主体间精神分析的视角,思考和治疗存在性不安的个案,非常贴切。





案例介绍


为便于后续文的深入,先介绍一存在性不安的案例。皎皎(化名)23岁,读药学研究生二年级。她长期处一种对未来的焦灼、恐慌,总预感会发生什么不可控的灾难。读研不久,她与一男生恋爱了,初期她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温暖,渐渐地她感觉莫名的焦虑,担心生病、表现不好、被人瞧不起、被所爱的男生抛弃...像雪片一样袭来。她唯一觉得成绩好、表现好带给的宽慰,也好像正在被剥夺、被吞噬。她因害怕这感觉,怕情绪失控而接受心理治疗。


皎皎的原生亲密关系。她的出生给家庭笼罩了一片阴沉,首先是爷爷奶奶极其失望,只因她是女婴;此后,皎皎的母亲在家毫无地位,跟奶奶的关系亦如冤家对头;她的母亲像个受难型的怨妇,父亲是个外强中干的老好人。综合来自皎皎成长经历与感受的资料:小时候母亲很袒护自己,她依恋母亲,对父亲没感觉。皎皎的父亲在他四姊妹中排行老二,因是独子,爷爷奶奶跟着他,故他们一家五口人。在皎皎的感觉中,她从小就体会着家庭中严肃冰冷的气氛,听得最多的是奶奶絮叨“你个女娃子,跟你妈一样,将来也没用”。皎皎4岁左右,在一次父母的吵闹中听到母亲的怒斥“你父母就是魔鬼疯子,你是个懦夫,从不为我说句话,你们家没一个好东西!我要不是为了女儿,早不跟你过了!”。此后的皎皎,内心充满忧惧。小一年级时,她奶奶因情绪失控送进医院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于偏僻的小镇,他们家不是被左邻右嫌弃,就是被当做怪物避而远之。


皎皎唯一能安心的是独处,和投入学习。小升初,她以当地最优成绩考入了市中学,第一次远离家庭的感觉,是既轻松又莫名的害怕。校园生活,她依旧是独往独来。有一次因同学纠纷,被老师误解并痛斥她“检点你的怪德行吧,也不看看你是什么家境,还好意思生事端?真不知趣!”,这些话,如利剑般扎在皎皎的身上,感觉跌进了抑郁的深渊,有一种被重重抛弃的恐慌。她变得越发缄默,越发在恐惧中幻想、怀疑自己:就不该来到世界,自我存在就是个错,老天是否会降罪,使自己成为怪物的精神病人?成为流落街头的弃女?等等。


承受着躁郁之痛的皎皎,却一直抱持有求知欲,和霸道的成绩。但这些没令她有些许骄傲,甚至很不喜欢听到别人对她的赞词。她的日记扉页有句话:我在充满危险的世界里焦虑、孤独地爬行。


(注:后续的5篇文将结合此案例,谈论主体间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