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心理治疗动态

谢雏鸣:从想象到象征——当代青少年常见心理危机表现与临床干预:川渝心理年会上的精彩相遇

作者: 时间:2020-12-14浏览次数:32




2020年11月中,我有幸参加了川渝心理协会的重庆年会。经过一年之间疫情的考验,川渝的心理工作者迎来了一次美好珍贵的相遇。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在此次年会中得到的非常重要的收获。也希望这个分享对其他从事青少年心理工作的咨询师,和青少年的家长也有实际的价值。


成都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的会长(此次大会的主席)向程老师,在大会上提交了一个有关当代青少年心理干预议题的报告。因为自己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在向老师的报告中感到深深的共鸣。向老师在自己的分享中,对青少年咨询近些年发生的微妙转变进行了总结,针对青少年心理特点的转变,尤其是心理危机发生的特点的转变,做了深刻而精辟的阐述。


下面我会结合自己近些年的工作经验来谈一谈所得到的启发。


报告最突出的特点是,对儿童青少年的问题并未保持一个固定不变的观点和方法,而是根据近些年儿童青少年心理工作的实际观察和经验,结合拉康派精神分析和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呈现了一幅具有临床实践意义的地图。


(一)



向老师首先提出一个很根本的问题:当代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问题究竟是什么?


我们的工作是使青少年远离痛苦,还是帮助成长中的青少年具有应对挫折的能力?


这个问题的提出,让我有着深刻的共鸣。每一代青少年的父母都具有不同的教育理念。从我的实践经验来说,这十年来,青少年父母的养育目标和方式似乎也随着时代发展,发生了一些的改变。在十多年以前,我在咨询中遇到青少年来访者的父母,往往比较保守和传统,表现出较高标准和弹性相对较低的超我特点。以至于孩子似乎表现出过分的压抑,对自己评价苛刻,缺乏自信,哪怕是各方面表现非常优异的孩子。而近些年,更多的父母往往表述出要以“孩子开心”为终极目标的教养追求。青少年来访者随之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向老师总结了近期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表现,指出咨询师处理的问题不同于早些年的课题。也就是说,除了过去我们常常强调的“神经症性”问题以外,会更多地面对青少年人格发展性缺陷的问题。


(二)



向老师将90后、00后孩子身上更多冒出来的人格发展性缺陷的原因,总结为一种“想象的迷惑”。这种集中反映在青春期的心理危机,往往从孩子的小学高年级阶段开始,就逐渐被触发显现。源于一些规则系统的启动,比如更高难度的外部秩序要求、学业压力,造成了一部分青少年对外部规则适应的挫折和失败,但这种挫败本质上是内因性的,是他们继续沉溺于母婴二元关系想象的结果。


这里强调的是,挫败随之引发了孩子的自恋性暴怒,这也是个体从二元关系到三角关系,从想象到象征的历程中的停滞和失败。





我们如何理解青少年的自恋性暴怒呢?


在自体心理学的描述中,人的自恋具有自己独立的发展路线,自恋会向成熟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停滞于某个养育性创伤情景。


最初,婴儿会极力维持原始的完美感、全能感以及和母性照料者的一体感:投注于照料者,或者投注于原始自体,以获得绝对完美和全能体验。这种早期的状况是一种必然,是一种不成熟的,带有自大色彩的自恋。在日后合宜的抚养过程中,孩子有机会因为遭遇“非创伤性的失效响应”而发展到一种成熟的自恋水平。

而造成严重心理问题的是,孩子没有遭遇到这样的“失效”或挫败,因此无法完成对父母功能的“转换型内化”,只能维持在一种尚未成熟的原初自恋状态——一种“全能自恋”。


拥有全能自恋的青少年,觉得自己是世界的“神”。作为“神”,当然能控制世界的运转,而外部世界不按自己的意志而运转,就是对自己神性的冒犯,由此引发针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极致的愤怒。这就是自恋性暴怒,他们恨不得动用自己的神力来毁灭这个外部世界(这是青少年个体“抑郁”驱力的基石),这种全能自恋就是一种停留于原始水平的残留物,是一种发展停滞的结果。


从日常的工作经验来看,我的确也遇到更多这样的青少年。他们在受挫之后,会更容易或者更强烈地爆发出各种情绪问题,甚至是崩溃。有一些孩子很容易被挫折击败,甚至呈现对周围环境(同学、老师、家长)的攻击行为。有一些通过自我破坏来威胁家长和学校,等等。


所以,向老师认为,我们更多地要面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性缺陷而造成的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的“自恋性暴怒”的问题。


(三)



那么,如何定义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缺陷的原因?那就是:从二元关系到三原关系,从想象到象征的停滞?


向老师分析道,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母子二元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位置。在婴儿心理发展的早期,孩子会有一种与母亲进行二元连接的想象,在想象的维度,孩子会将自己想象成为与母亲一体不分的状态。而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需要在母子关系中引入一个“石祖”,来切断这种圆融的母子二元关系,使孩子能到达象征维度,对“父亲”——母亲的欲望达成认同。由此,孩子将不再陶醉于自己是母亲的全部的梦想,于是开始放弃对母亲欲望,将其转化为对“成功”与“自恋”的象征性追求。


而二元关系到三元关系发展的困难表明,大多数问题孩子仍然停留在与母亲融为一体的二元关系的想象界,他们的心智未能顺利发展并进入到象征界层面。


是什么造成了以上的困难呢?向程老师分析了这种现象发生的养育性根源。


首先是作为养育者的母亲的欲望和焦虑。比如母亲的欲望无所寄托,母亲总是在场从未离开,母亲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全部,把孩子放到了“石祖”的位置上加以操控等等,不一而足。


这样以来,孩子成了母亲天然的兴奋物,本应该接受的阉割无法完成,母子世界没有缺口或裂口,母子的分化无法完成。这样的想象性共生会造成孩子的自发性的沦丧,导致孩子长期处于受控和全能幻想中。他们把自己想象为母亲的欲望,或者拼命满足母亲的各层次欲望,在受控与全能控制中无法自拔。


而本应作为他者而出现的象征的父亲,在实际的养育中总是缺席,这一符号性缺失也迫使爸爸的女人——妈妈(母亲)牢牢抓住孩子紧紧不放。而父亲供养、情感、引导、惩戒、护佑功能总是缺失,也事实上造成了养育关系中母子分离的困难,以至于孩子长期停留在原发性自恋的低级阶段。





(四)



面对这样的现实,心理咨询临床干预就不再是解除压抑,而是为适应性障碍开路导航。


在原始自恋的全能控制想象中的青少年,一旦面临稍稍提高的现实困难,就容易陷入全能感幻灭的危机体验总,这种不成熟的自恋受挫,紧跟而至的便是自恋性暴怒。孩子会出现很多症状,来展现自己的暴怒后的毁灭气质。


作为咨询师,可能就要朝着推动母体的分化工作,引导主体意识的萌发,重建家庭系统的行为规则,以父亲的“名”帮助孩子建立防御之墙。


比如在象征秩序的引入方面,我们可以有许多的手段。可以给予孩子好的镜印的体验,以期孩子得到养育性的、存在感的满足。给儿童青少年获得同行的伙伴体验,以至于让他们找到归属感。用理想化的体验,去打断他们无所不能的幻想,让他们理解自己的有限,接受外部世界的“法”的规范,体验自体的边界感。


在分享中,向程老师还讨论了如何识破伎俩、取消关注、管控焦虑等干预策略,在此也就不一一陈述了。希望以后大家能亲自聆听向老师的阐述和分析。


除此之外,向老师在本次报告中强调了自恋修正的诸多方式,比如“非创伤性的失效响应”、“恰到好处的挫败”,这些都是十分有用的临床概念,以帮助孩子将早期自恋转化为现实的雄心和追求。






后记:


这是一次精彩的报告!我在此将此记录并报告出来,最大的原因是,向老师丰富的实际经验和理论阐释,对青少年心理工作的发展有很明确的指导意义。并且也许对一些家长在养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都有提示和预防作用。


我也在思考,为什么当今青少年会出现这样的心理转变,它应当是和父母养育的风格息息相关的,同时具备时代特征。比如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太多家长并没有实际参与到亲子养育的过程中;男人的缺位,造成母亲女性欲望的压抑,以至于将过多的欲望投射到“孩子的开心”身上,造成孩子的心理发育停滞或者缓慢。


或者甚至有力量的母亲也缺位,让无力拒绝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成为抚养的主要力量,他们作为无力拒绝,甚至是有求必应的抚养者,也会造成孩子的自恋发展停滞。这些在更丰富的物质条件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没有适宜的心理发展条件,长久保持一种自大和全能的自恋风格。


还有就是一些错误的观念或者不成熟的教养价值观,把孩子当成幸福的载体,让孩子的雄心完全没有了现实的依托和限制,等等原因。


在这里,我也是用了一种不太完备的方式简要叙述了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甚至在转述中还会有一些缺失、错误,和不精确的地方。还要特别致谢向程老师,抽出宝贵时间,帮助我对本文进行审阅和修改!向老师的现场报告中,还有很多珍贵的信息,希望大家以后有机会能够听到他更进一步的分享。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