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熊玲专栏

熊玲:解读跨性别人的心理现实

作者:熊玲 时间:2012-07-19浏览次数:616

 

  ——《名医》杂志记者凌茜雯 采访熊玲


采访单位:《名医》杂志记者  凌茜雯

受访专家:成都蓝天心理首席咨询师  熊玲





凌茜雯:



熊玲老师您好!有一位现年84岁的佛山退休干部钱今凡在媒体公开跨性别人士的身份,成为中国公开身份的最年长的跨性别人士,在社会上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据了解,他从小一直希望以女性身份生活,直到80岁,才开始吃激素隆胸、穿女装。为此,我们策划了“从心理角度剖析跨性别人士”相关专题,想得到熊玲老师的分析,以让读者对跨性别人群有更深入的理解。

 


1、对于钱今凡等跨性别人士,人们看法不一。有的直斥为变态,有的认为是一种心理强迫症所致,有的认为是易性病,有的则认为跨性别和同性恋一样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您如何看待这些观点?从心理的角度,哪种观点更符合实际?




熊玲:



人们对钱今凡等人的跨性别褒贬不一、看法多样本身说明了,要给跨性别下个确切的定义或冠以恰当的名称,是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著名的研究性心理学家哈夫洛克•埃利斯(英)对此现象的定义是:异性装扮欲。并认为异性装扮欲属于性的中性范畴,但不容易解释它的准确起源。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异性装扮欲的人,他这样是由于人格结构中的一种敏感和女性成分所驱使。这种成分的形成,是跟一个人反常的童年经历有关,比如被当做异性抚养,或过分依恋母亲。精神动力学的观点认为,导致异性装扮欲的基本因素是阉割情结(阉割情结是一个精神分析的专业术语,指:人在性身份发育的幼儿期,因无意识恋母而存有的阉割焦虑、乱伦的压抑;儿童期受母亲的控制、占有导致剥夺性憎恨,或被抛弃的迫害恐惧。阉割恐惧顺利克服的前提,是认同父亲以及父亲象征的法律,人便能正常成长。反之,会留下致今后反常生活的情结)。



为解读钱今凡的跨性别,百度了一下他的有关资料,在所有的信息中,我觉得最能解释他之所以跨性别的根源,是他“记得我3岁时的一次摆撒尿,旁人说咋是个男孩,我心里很难受,觉得要是个女孩会很好,会受喜欢的”,之后他的内心便逐渐倾慕于女孩的所想所为....的追溯。心理发展学认为,人的社会身份形成始于婴儿,终于18岁前,而性别身份的形成始于婴儿,终于8岁前。钱今凡的回忆,可解释他的女性身份在幼年埋下了种子,而在他慢慢的成长过程中,自幼那份备受爱戴、备受喜的体验,是跟“做个女孩多好”“男孩不好”意念紧密相关,这作为了精神的内驱力影响着他的情感取向。在他的心理发育上,他早已否认男孩而认定自己是女孩,且一直很自恋地爱着他内心的自我角色——女孩。或者说,他一直以女性身份感受着自己。但由于实际上他是男儿身,也迫于强烈的理性(伦理或道德)需要,必然同时接受了自己的男性自我。应该说,他以男性身份较好地完成了丈夫和父亲的社会角色,这是很令人叹服的。



而且,他认为在条件成熟的将来,要去实现或还原他的心里身份:女性。他这一坦然面对,并实现着他真实需要的举动,同样令人叹服。





凌茜雯:



2、不少人对钱今凡的行为感到不解的是,他希望以女性身份生活,却依然娶妻生子,而且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他和妻子的夫妻生活还不错。这是否意味着钱今凡是一个男儿身的“女同性恋”?




熊玲:



同性恋与异性装扮欲很接近,但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排斥异性而亲近同性,性取向是同性;后者可以亲近异性,性指向亦不是同性。哈夫洛克•艾利斯发现:在性偏离的所有情形中,异性装扮欲仅比同性恋的发生率底;在普通生活中,当事者没有特别不寻常的特性,在精神方面,他们的能力往往超过了一般人。我觉得,钱今凡的情形,还不完全像是艾利斯说的“异性装扮欲”,因为他不仅爱穿女装,还要手术变性。这虽像是同性恋,但他又不是,因为他的性对象并非同性,而是异性。他的变性需要,仅仅是实现他早期的女性身份认同。当他真变性之后,是否与妻子性生活是个问号。但可以说,他的情形是个体性别身份的颠覆,属于早期性身份压抑的心理问题,而与男同性恋或女同性恋无关。



凌茜雯:



3、近年来,“伪娘”盛行一时。请您从心理的角度谈谈跨性别人士和“伪娘”的异同?




熊玲:



前面已经解释了跨性别的心理特征及原由。“伪娘”是指男性模仿女性的腔调、习性、爱好等,但打扮较中性化的一群男性,多半是青春期的男孩,所谓“娘娘腔”偏女性化的男孩。这一现象的原因也很复杂,多跟媒体选秀、家庭溺爱,个体追求离奇、时尚、夸张的空虚心理有关。但他们内心还是认同自己的男性身份,性取向也并非是同性。



凌茜雯:



4、导致跨性别人士出现生理性别、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不一致的原因有哪些?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影响?


 

熊玲:



跨性别现象的原因很复杂,许多性学和性心理学专家都认为,所有的性偏离都难以找到准确的起源,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有对原因的不同解释。但几乎包括了遗传、家庭教育与童年经验、社会文化等因素,概要说就是包括先天和后天因素。其中当然是后天因素占主要。



凌茜雯:



5 、对于因后天影响而形成的跨性别人士,是否有必要通过心理层面的干预进行调整?目前对于这类人群,有哪些心理干预的方法?请您结合一到两个您接触过的,或者您了解过的跨性别人士的案例谈谈?




熊玲:



是否有必要通过心理层面的干预进行调整,取决于当事者有无调整的需要。若当事者有接受心理咨询的需要,那么在咨询的过程中重点是处理当事者的内心冲突,如果是没有冲突或坚持要跨性别的行为,则不是心理干预的对象。具体的心理干预方法是根据心理咨询师掌握的理论方向而有所不同的。(抱歉在此我不做案例的分析和表达)



凌茜雯:


6、对于一些跨性别儿童,以往医学界所能提供的手段是通过“激素调控”和“手术转变”两个步骤,完成他们的变性梦想。但由于在进行手术前他们早已发育出他们不认同的那个性别的所有特征,术后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国外内分泌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即通过人工合成激素“发育阻滞剂”来阻止儿童的性发育。到16岁,如果儿童决定进行激素治疗,可以启动青春发育,并发育成儿童想要的性别。您如何看待这种做法?




熊玲:



我觉得,这是属于一个涉及到人权、伦理和法律上的一个问题,我很难回答。作为医学与医学的发展,其宗旨是满足人类的生命所需,包括整形、变性手术都无可厚非。关键是,跨性别的儿童,是否做医学上的治疗、接受怎样的治疗,应该谁做主?如何处理手术效果不佳?青春期孩子本人(或家长)怎样看待激素治疗?这些问题已经超出心理咨询的范围了。或许,这些话题与行为,只涉及到施与方和接受方的意愿,又主要取决于受方的意愿。






凌茜雯:



7、虽然社会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跨性别人士抱有偏见。请您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一下,普通人对跨性别人士的态度怎样?



熊玲:



既然社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说明普通人的大多数对跨性别人士,已抱持的是理解和接纳的姿态呵。那么,我们也可以理解和容许少部分人存有偏见。又既然是偏见,说明这少部分人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或他们的个性缺乏开放性和包容力。 



凌茜雯:



8、对于跨性别人士,您认为人们容易出现哪些的认识误区?




熊玲:



误区一,他们是性变态。这是一个认识误区,过去的确对这类现象定义为“变态”,此定义早已作为不客观定义而弃之,但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他们是变态的。误区二,人格扭曲。他们的确有性格问题,比如极其敏感,但只是一种性身份变异的心理现象,而非人格上的扭曲。持这种看法的人,容易对跨性别人士投以鄙视、奚落的眼光。误区三,人品问题。跨性别的人是心理问题而不是人品问题。



凌茜雯: 



9、在儿童时期,家长应该如何进行正确的性别认同教育,避免跨性别儿童的出现?




熊玲:



此问对所有父母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尤其是中国父母。因为中国文化教化了人们对性的压抑和隐藏、对情感的抑制和迂回表达。这里也只好简单谈点。首先,父母们应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以便掌握跟孩子相处时,对情感理解和表达的有效性;2)在儿童期,注重对孩子真实身份的尊重,比如对女孩就应给予女孩子的打扮,尤其让她感受到她是重要的、是被爱的;对男孩子要避免娇滴滴的当女孩养。3)对儿童时期孩子所表现出的各种性游戏,或对有关性话题好奇的提问时,最重要的是父母所持的态度,应该是平和、自然、直接面对,不要回避躲闪、惊讶不安、严肃或斥责;4)父母的学习和引导。父母若对儿童的性别认同教育有正性的引导,前提是需要父母具备一定的儿童性教育的知识,在回答或处理棘手问题时,你才能心中有数、不慌不乱地回应孩子。如今,教育体系也涉入了性生理、性心理课程,再加上父母只要做到,对孩子性身份的尊重和爱戴,对孩子性游戏或性话题时的良好态度,就已经是很好的性别认同教育了。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