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熊玲专栏

熊玲: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心理动力学意义

作者: 熊玲 时间:2007-06-19浏览次数:1284






攻击行为是人类常见的行为之一,攻击倾向属于人的本能倾向。我们需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攻击,一种是因特殊情势而产生,如某人的身体,或精神遭到攻击时而予以的反击。这是合理的敌意下,作出的正常反击。另一种是深藏于人心的敌意,有人格缺陷的攻击倾向,是具有破坏性的攻击冲动,通过某事物或某对象而发泄它。后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如果他不能把其他的人当作攻击对象,那么他自己便成为了对象。



青春期孩子的攻击性表现多样,许多症状,早在发生极端暴力行为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只是人们没注意罢了。



人的攻击性行为,都是个体需要受到挫折的直接结果。心理动力学认为,青少年现时的思维和行为无一不打上过去经历的烙印,无一不跟他们早期的亲子关系和亲子教育模式的影响有关。



现实生活中充满了许多暴力现象,看得见的是各种抢劫、斗殴、战争等暴力,看不见的是有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忽视、嫉妒等,称冷暴力。做父母的,如果能理解孩子的攻击或暴力行为的含义,就能理解孩子压抑的是什么,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1,理解暴力的诱惑



暴力是极端的攻击行为,具破坏性的行为。人在什么情况下产生暴力,人为什么有暴力,即暴力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呢?



弗洛伊德在他晚年时发现,人除了性冲动及自卫冲动以外,还有暴力破坏的癖性,这也是人类行为中的一个主要动机。弗罗姆对暴力破坏行为的解释是:生命有其自己的内在动力、有生长及表现自己的倾向。如果这种倾向受到阻碍,以发展生命为目的的精力便会走向分解的过程,并且转变为以破坏为主的精力。即,求生的冲动与破坏的冲动,并不是互相依赖的因素,而是一种相反交替的互相依赖关系。求生的冲动受阻越大,想要破坏的行动则越强;生命实现的越多,则破坏行为的力量越小。



因此可说,暴力破坏行为是生命受阻的结果。为了保证生命的生存与生长,暴力有着它不可阻挡的诱惑力。



历史证明,暴力具有深动的现实意义,它通过非正常手段达到最大目的。有位学者吴思在他的《血酬定律》一书中,就暴力对中国的发展及中国人思想的影响谈得很深刻,他说:“中国人从自己的悠久历史中发现了核心秘密,发现了决定各种规则的元规则:暴力强者说了算,或是拳头硬的说了算。”其实现今也如此,你有权或有钱就能说了算,你的拳头硬也可以说了算。青少年恰是既没权又没钱的人生阶段,要能实现某些愿望,哪怕显露一点虚荣心,或解决什么问题,就只能靠拳头说了算。



简单的逻辑可以告诉我们,发生争执的时候,如果在肉体上消灭对手很合算,那么只要拔出刀来,问问对手“想死还是想活”,任何争执都不难解决,任何目的都能很快达到。



这种逻辑所蕴涵的更一般的道理是,在选择规则的时候,拥有让对手得不偿失的伤害能力的一方,拥有否决权。死亡是最彻底的损失,所以暴力最强者拥有最高否决权。逻辑和经验共同告诉我们:暴力强者的选择,体现了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而不是对正义,更不是对精神道德的追求。



因为暴力能彻底解决问题,实现好处,所以它便经久不衰。最多通过法制、法律的制约,暴力得以控制和减少了。也充其量,只能说那种打江山夺王位的暴力没有了,群体的暴力被控制了,但个人之间的外显暴力和隐形暴力,并没有减少。而在青少年中,攻击倾向引发的问题很多,暴力犯罪的也不少。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变得更冷更另类,比如离家出走、自杀、沉溺于暴力游戏等。





2,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心理动因



这里主要指外显的暴力。青少年所表现的极端暴力,如曾经的马加爵事件、徐力事件等。所表现的一般暴力,如殴打父母,霸陵学生,虐待动物等。



许多研究认为,青少年的暴力行为是基于愤怒、敌意、仇恨等不满意情绪,对他人及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日本的稻村强调,几乎不存在没有挫折的攻击行为。



那么,青少年的愤怒从何而来?他们存在怎样的挫折,怎么形成的挫折?



同样有许多研究认为,青少年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有:﹙1﹚社会方面。青少年因对现实的不满而蔑视规范;传播媒介如网络、影视对暴力的大肆宣传,使不少孩子仿效其中的情节;过分激烈的学业和就业竞争,使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减少,并有对失败的沮丧和被淘汰的恐慌。﹙2﹚家庭方面。父母存在性格弱点;父母与子女缺乏深刻的情感联系,使子女陷入慢性挫折状态之中;父母错位的教养方式,如过度保护,或过于严格、惩罚,或过分期待、干涉等,导致孩子的是非观暧昧、克制力差,过分依赖,甚至敌意、猜疑、嫉恨与残忍。﹙3﹚个体方面,存在性格问题。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其典型的个性特征是:多疑,偏执,感知整合水平较低,难于准确理解事物的真正内涵和他人言行的意图,缺乏目的性思维,缺乏主见和预见性,在面临选择时,与理智的思考比,他们更多地服从自己的直觉和情绪。



我们再次从马加爵暴力事件来看,他当时出现极端行为的理由并不充分,不就为朋友之间的口角吗?表面上,他的挫折来于好友不给面子,竟使他残暴地连续伤害4条人命,这并非面子受挫所能解释的。



透过他表面受挫的自尊,我们可以看到,马加爵的内心潜藏了一个蓄谋已久但又是无意识的复仇小男孩。那小男孩的仇恨是什么呢?从他杀人的表面理由可以分析到,是嫉妒和人格受辱之恨。马加爵出生在农村,父母老实本分,家境贫穷,他从小在缺少关爱,缺乏被信任、被尊重的环境中长大。这些缺乏,就像自卑的种子,或是对爱与尊重的强烈渴望被埋在心灵,在以后的人际关系中,自卑感使人处于极度敏感状态,稍有冲突或纷争,便会感到被否定、被歧视,感到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侮辱。



被歧视感,是马加爵仇恨心理的早期创伤性原因,也是马加爵从小能执着上进、刻苦学习的动力。因为他必须改变受歧视的局面,没权力的劣等感是不好受的。但他创伤性的愤懑情绪、怀恨他人不够尊重自己的敌意一直存在。这些情绪障碍没有在早期得以疏解,和他既渴望权力又愤恨权力的冲突没有在青春期得以修通,那么他的敌意和压抑敌意冲动的矛盾感,又将成为他潜抑破坏欲望的内心现实。如果我们早发现早矫正青少年的这种心理冲突,应该避免许多灾难性的攻击行为。



遗憾的是,马加爵还没有完成他天之骄子的学业任务,却因暴力葬送了他本可以不再受人歧视的人生。不过,他的暴力并非偶然,在他的个性中早已注入了猜疑、偏执、妒忌的成分,他的攻击冲动和攻击行为容易指向挫败他自尊的人或事,是必然的。



从最近网上公布的某高校学生侮辱、殴打教师事件,以及有些孩子在家经常殴打母亲事件来看,其实,跟马加爵的暴力行为只是形式和程度的不同,而在行为背后的本质是相同的,即青少年的暴力倾向,都是跟他们的冲动性、反社会性等人格特征有关。这些人格的形成,又跟他们所受到的有缺陷的亲子教育,最主要是,与童年时的关爱缺失、情感发展抑制、攻击性压抑有关。



别误解为父母对孩子没情感。如今的父母很爱孩子,只是不太懂怎么爱。比如,溺爱就是爱的不得了呵,但溺爱是父母无意识的软暴力的爱,属于操控性的爱。在这种爱之下,孩子体验了过多的平静和享受,当然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在应试教育下,成绩都非常好),而唯一没有也不可能学到的是,承受和处理风险与挫折的能力。所以我们看到许多青少年在应付冲突事件时,要么显得退缩,要么就是拳头说话。



大的暴力,如恐怖分子制造的轰炸,国与国的战争,其暴力背后的深层动因是恨,是缺乏安全的极度恐惧。毁灭世界是想使自己不受外界力量摧毁的最彻底的企图,是获得最大安全的最大保证。



小的暴力,常见于人和人之间的殴斗、厮杀,其暴力的动因仍然是恐惧,仍是缺安全的恐惧。如家庭暴力,其暴力者就是因为严重缺自信、缺情感归宿的安全感,当然更是暴力者存在的人格缺陷所致。青少年的暴力背后,说明他欲消除外界的威胁,来显示自己的威信和增强自己的力量。这透视了青少年内心的脆弱,和他们渴望自己强大的深层动因。



由此提示父母和教育者们,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和竞争意识,让他们知道,必须运用好的和有效的办法,才能增强心理能力、实现自己的强大。





3,解读冷暴力



青少年的冷暴力表现为拖沓、逆反、缄默、回避、自闭、离家出走等等。冷暴力,也叫隐匿性暴力,或是软暴力。



比较外暴力,冷暴力的伤害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婚姻痛苦的人常说,那种长期的沉默冷战,比起吵吵闹闹、打架更令人难受。有孩子说,当母亲变得寡言、没表情、不理人时我感到更可怕,像要窒息一样。

冷暴力的杀伤性在哪里呢?这不由让人想到“放冷箭”“背后戳脊梁骨”“暗里藏刀”等成语,好像这是冷暴力的象征意义。



人有一种气质需求,叫做“宁可站着生不愿跪着死”,它的另层含义是:活要活得清清楚楚,死要死得明明白白。战争有胜败,但人们更愿直接交锋,哪怕结果是惨败;商场的输赢,人们更能面对公平公开的竞争,能接受公然竞争的倒闭,难以忍受遭暗算的失败;夫妻打架,知道疼在哪里,也知道为何要打,能预测结果并掌控轻重。而夫妻冷战,却是一种不痛不痒的怪痛,让你感到憋闷,暗涌在心里不能发作,也无法预测何时何地是爆发的决口。

这就是冷暴力的厉害之处:痛不能让你痛得痛快!还要让你在损伤之下,承受死不瞑目的冤屈的折磨。



青少年的冷暴力,其暴力对象主要是重要关系人物或自己。从他们常见的拖沓、任性来分析:首先,这些行为是一种被动攻击性行为。前面谈到了,无论是外显还是隐形暴力,都是基受挫情绪。青少年处于自我认知和个性不成熟的阶段,情绪挫败时,是没有足够力量与强大的客体对抗。当偶尔的外向攻击失败,孩子自然会转变攻击形式。凡为弱势者,一般选择被动攻击(冷暴力)比外向攻击(暴力)要安全得多。难受的反而是被攻击的对象。



其次,拖沓和任性的内在动因是渴望接纳。拖沓与任性是孩子抗衡父母的一对“双胞胎”。任性的潜台词是:我有气,我不想服从!拖沓的潜台词是:我讨厌你催命鬼。父母越是催促,孩子越是以拖沓反攻击父母的控制。大多数孩子的拖沓习惯,是关系人物用成人的时间效率观念给催逼出来的。任性是脾气执拗的硬性拖沓,拖沓是软折磨似的任性。



用心理动力学理解,孩子的拖沓与任性,是他们用来抵抗因关系人不接纳自己的分离焦虑,是他们能感觉自己存在的无意识手段,是他们想引起别人关注、使自己显得重要的一种心理补偿。



父母需要明白孩子的这些被动攻击行为,透视了他们亲子关系和教养模式里,是缺乏对孩子的情绪关爱,缺乏对孩子的信任和接纳的。



青少年的逆反、离家出走,是孩子抗衡父母的回避性攻击行为。其行为背后的动因仍是渴望接纳。孩子这些行为本身就说明是没有被接纳,至少在他们看来没有被真正地接纳。当被关爱被认同等愿望挫折后,孩子需要通过攻击行为来释放受挫的愤懑情绪。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孩子什么样的攻击行为,读出孩子想表达的是什么样的内心情节。



做父母的,是需要懂得孩子攻击行为背后,真正受伤害和所需要的是什么?它存在什么意义?如此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学会自己处理情绪,而不是一味地谴责或迁就孩子。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