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职场心理

熊玲:论追求与不满足

作者:熊玲 时间:2022-07-28 浏览次数:2




(一)有一种现象,叫永不满足


以字面理解,永不满足是一种什么现象,相信大家会冒出这样些想法:人是欲望的动物,一个愿望满足了,又生出另一个愿望;或是,人太贪婪了,不懂得知足常乐。


生活中,如果有人处于知足常乐的状态,会被视为性格好心态好,同时也是不大会引起人关注或好奇的一类人。而如果有人总是处于积极、进取的,处于一种追求、拼搏的状态,那定会引起周围人的关注或议论,被视为有贬义之嫌的“永不满足”的一类人。


我发现,永不满足的现象又分两类:一类是纠结体验,即追求着但无满足感,想放下追求但又放不下。比如,那些有强迫症性格的人,感觉生活得很累的人,比比皆是。另一类也有纠结体验,但总体是痛并快乐,有成就感的。比如董卿(总是举例她,正因为她是大家知晓的名人,便于理解),她在被采访中讲到:“人们看见的是我很厉害的一面,这都源自从小受父亲苛刻的教育‘必须吃苦以超越别人’,这也造成不好一面,比如我经常会感到自卑,别人都认为我已经做到很好了,但我还是不安全,觉得自己要比别人好很多、高出很多,心才踏实...对工作,我是拼了命的”。


这两类现象,当事者的心理体验有异,但他们似乎处于同一目标状态:于追求的路上,永不满足。


他们的现状就是在说:我拥有再多,还是饥渴,还是未饱满。这样一种永不满足,很像成语中的沟壑难平,乃至也有俗语说:人啊,应放下欲念,知足常乐才好。


可上面例子的永不满足现象,虽近似但不同于沟壑难平:永不满足,其欲望的所指较单纯或固着,沟壑难平,其欲望的能指和所指,是广袤的。





(二)为永不满足说点什么?


再澄清一下,以上提到的两种永不满足,如果排除外在的成就标签,他们最大的区别是:内心冲突的程度,和耐受焦虑的能力不同,他们相同的是:都很常见;都是于追求的路上,永不满足的人。因此,想进一步解读的问题是:为何再怎么追求,也不满足?追求与满足之间存在着什么?


1,并非不满足


从很多人的,再努力都不够、再拥有都不多的故事中,我们同意一种说辞,那就是永不满足。但同时想问:既然无满足可言,还追求什么?这却不是说辞“不能知足常乐、沟壑难平”能服人的。


若仔细体会那些“不满足”,第一,你会疑虑:如果他们够努力了、拥有已够多了,依然感觉不够,那能满足他们的可能不是现有的,而是其他什么,是什么呢?第二,你会发现:于追求的路上,永不满足这一现象,对他们而言,不是永不满足,或不懂得知足,而是不太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啥。


若用一句问话来表达,你会发现:他们并非是“为什么要比别人拥有很多,才能满足?”,而是“为什么要比别人拥有很多有,才安全?”。也即是,在看似不满足的后面,他们追求的未必仅仅是“有”,而主要是在追求与满足之间,找寻着什么?其中之一,是安全感。


借董卿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看法。董卿那番公开的、不算冗长的表达中,却有几个要点:(1)现状:对工作,我是拼了命的;(2)感受:自卑,不安全,觉得自己要比别人好很多、高出很多,心才踏实;(3)原因:从小受父亲苛刻的教育。


至于,为什么从小被苛刻的教育,就会落下不安全感?以致今后放不下追求?这是另一话题,我在撰文“朗读治疗的心理动力学:深层意义”中有较详细的解读,这里简要说明一点:人内心较强烈的自我,是来自于童年教养模式的内化,如董卿的成长过程中,她逐渐内化了一个“严苛父亲-超人”,即超人自体客体。正是这个超人自体客体太好强,受它驱策,董卿很习惯的继续苛刻自己,要不断追求、要拼命工作...就像小时候父亲苛刻自己一样“必须吃苦,以超越别人”,不然,心里就会感觉不如人,就会感到有被否定、被鄙视的焦虑不安。由此,我们能更深的理解到,跟董卿一样的人,他们拼命的追求,并非是不满足什么,而是不安全感的焦虑使然。


同理,那些暴食症的人,并非他们的胃太大,想戒烟而戒不掉烟的人,也并非不知抽烟的风险,他们无法停止的“追求”,肯定是为了平衡内心的情感情绪。


在一个人的追求与满足之间,好像存在黑洞似的,由它散发的焦虑恐慌,使得一个人必须做点什么,心才踏实。





2,并非贪婪


人是目的性动物,但不是凡事都有明确目的,就说永不满足之现象吧,被追求的客体(目标)已超标了,却还要不断追求,仿佛人早已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追求、自己要去向哪里。


显然,追求与满足之间是存在某种障碍,隔离着追求者,对追求的感受,甚至感觉不到任何满足。打个比方,你若恐惧亲密,则感觉不到关系里有信任,你若心事重重地旅行,则看不见风景的美。这就好理解,追求与满足之间的障碍,可能是这样一些东西:创伤,未了情结,爱的饥渴,压抑的愿望,不安全感,梦想等等。是这些无形之力,构筑了人的自我追求与愿望满足之间,那蜿蜒绵长的无形之路。


深入理解,是内心的“障碍”驱策人要不断追求,不管你是否达目的。某种角度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心底看不见的梦,都在被潜意识的情结所追赶,区别只是情结的厚重不等。人的过去,多少都经验过自尊伤害的,诸如:不被认可,不被喜欢;你是多余的,你太丑、太笨;不如别人家孩子;可怜虫,难怪你父母要离婚,难怪你妈不要你....这些都会形成主体的内部“障碍”:一个个缺陷自我,或一个个羞耻自我,从此也成为了主体的人生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有(1)心结;我们总是爱胡思乱想,爱自我怀疑;(2)性格:自卑自恋,或执拗坚韧;(3)使命感:即为情结,为兴趣,或为理想,为梦想而不断追求,追求。


可以说,停不下的追求本身就是目的。追求的动机也不是占有欲,而是使命感,是追求本身,因为追求着就挺好,就能感觉到充实,不至于焦虑、不至于感觉自己是无用的。这或许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找存在感,人在追求的过程中,有了乐趣,有了存在感。


存在感的深层含义应该是,外显的拥有,不是快感的来源,内在的自我感-自我力量才是主宰你情绪的源头。 


停不下来的追求、永不满足,也不是什么贪欲,什么目的,而是找寻快乐的手段,说深刻一点,是在不断找寻---那些曾被忽略的自己,在为曾受过伤的自己,给予温柔的爱抚。


现实中有很多人已经够好,但还要继续追求,若问为什么,回答多是:以前以为,人生的目标,是有钱有地位,就彻底的心满意足了,但当拥有了它们,才发现不是这样的。


所以我认为,人真正的境遇,一直是在经历:不断追求与愿望满足之间的紧张、彷徨、豁然、受伤、挣扎、亢奋等等;人真正的目的,是对这些境遇的碰撞。从更高的境界看,人追求的目的,是征服,并享受这必然的境遇。


于追求的路上...你是否获得享受感、满足感,满足感的大小如何,又取决于:追求与满足之间的障碍程度,以及与障碍相处的能力如何。至少我们有理由说,那些放不下,或不断追求的人,不是因为他们不满足,更不是他们贪婪,而是在用追求这一可爱的行为本身,给自己心理世界一个又一个放心的交代。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