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青少年心理

谢雏鸣 秦 伟:婴幼儿教育细节失误 导致儿童心理疾病

作者:谢雏鸣 秦 伟 时间:2020-01-04 浏览次数:39




一、前言


儿童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而由于对儿童心理问题的不够重视和诸多误解,造成了儿童进入青少年时期更严重的心理疾病,这也是教育中不得不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各种研究表明,我国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至少有 "### 万到 $### 万孩子存在行为问题。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行为异常和心理异常,如多动症,学习困难,抑郁、不懂人际交往、离家出走、迷恋网吧、结交不良朋友甚至暴力犯罪等。


面对这一现象,很多家长、老师、甚至是研究者都认为,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诸多外界因素是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但是,很多教育者自身的因素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改进。



从家长的角度讲,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的各个方面都足够的优秀,一旦孩子的表现出现任何问题,责任都会落到孩子的头上,诸如“不懂事”,“性格不好”,“太淘气”等等,很多家长总是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语言加在孩子身上。实际上,很多临床的研究表明,儿童的问题基本上就是父母的问题。如果在遇到教育问题时,家长不客观地分析自己,从细节上了解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就很容易造成教育的失误,以至于从根本上教育好孩子这个目的,基本上是不能成功地达到的。



二、情绪引导失误和婴幼儿的依恋模式


从情绪方面分析。婴儿从出生开始,就进入了一个开放的系统中,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在以母体中的温暖、安全的空间作为心理寄居的背景。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中,婴儿作为一个尚还缺乏能力的个体,必须依托于一个类似于母亲子宫的温暖环境的呵护,从心理的角度上讲,婴儿也不能迅速地改变这种感情上的依附。这个时候,抚养者对婴儿的照料实际上就是儿童教育的第一步。在这种情况下,婴儿会表现出对熟悉亲近者的依恋,并随之产生对陌生人的焦虑。这种焦虑最

初大约在 % 个月的婴儿身上出现,&———’( 个月时到达顶峰,知道 ’$ 个月以后才逐渐消失。也可以说出生后的焦虑是婴儿遇到的第一个挫折,如何帮助孩子顺利的克服这种障碍,使孩子的情绪能在应对挫折和改变的过程中顺利平稳地过渡,是具有长远意义的。婴儿在此时的情绪体验也是以后应付各种挫折和转变的心理蓝本。



研究表明,婴儿和儿童的情绪健康,和抚养者的情绪状况是息息相关的。美国心理学家 )* 艾恩斯沃斯。通过对婴儿的依恋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指出婴儿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型(回避型):约占 (#, ,这个类型的婴儿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 型(安全型):约占 .#, ,当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这个类型的婴儿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点警惕,但继续玩,无烦躁不安表现。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停止了玩,并试图找到母亲,有时甚至哭。当母亲回来时,他们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婴儿很容易被安慰。(")/ 型(反抗型)约占 ’#, ,这个类型的婴儿显出很高的分离焦虑。同母亲分离后,他们感到强烈的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婴儿的依恋类型形成,不仅和婴儿自身的气质有关,更重要的是产生于抚养者对婴儿的养育方式。那些对婴儿的需求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合理的回应的养育者,让婴儿感觉到更多的安全,和更少的缺失感和焦虑,这些婴儿一般是属于安全型的。而那些对婴儿的各种表达方法不敏感的父母,甚至对婴儿表现出各种粗暴行为的抚养者,更容易培养出回避型或者反抗型的婴儿。而所有的这些依恋类型都对儿童以后的人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回避型和反抗型的婴儿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容易形成自卑或者暴力等人格,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父母在养育婴儿期间,自

己的情绪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快乐常常通过非语言的方式传递出来。而敏感的婴儿也会在和父母的互动中感觉这些情绪,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加以理解。而情绪和心理的不健康由于在行为上表现得更为不稳定,所以,更容易被婴儿所感知。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产后患上抑郁的母亲抚养的婴儿,在 !! 岁以后,更容易表现出明显的暴力行为,例如,在打架中使用武器。而那些反复患病的母亲养育的儿童,这种暴力的风险更高。研究人员说,忧郁的母亲抚养的婴儿日后之所以会面临

较容易出现暴力行为的风险,可能是由于他们较难控制包括愤怒等情绪。抚养者为婴儿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安抚他们、对他们讲话,使他们感到舒适,而这些都有助于使婴儿平静下来;而以前的研究认为,忧郁的母亲较难把精力集中在婴儿身上,或难以像正常成年人那样,用“逗趣、夸张”的口气跟孩子讲话。所以,忧郁母亲抚养的孩子可能较难学会如何减轻自己不安的情绪,从而面临日后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的风险。


所以,要想作好孩子的教育,使儿童拥有健康的人格,父母在最初就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了解孩子的情绪特点和需求,以适应儿童从婴儿期开始不断变化的各种心理情况。






   

三、语言失误和婴幼儿的人格形成


随着婴儿的成长,语言的问题又成为一个儿童教育不可忽视的教育问题。很多家长非常不注重这方面的问题,低估了婴儿的理解能力和感情的敏感度,造成了很多对婴儿教育的不当和对婴儿心灵的严重伤害。各种研究都表明,婴儿在出生 " 个月以后,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自我意识,因为,他已经能够认出镜子中的自己,对身体的边界已经有了明确的感觉。而婴儿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他已经能够理解父母语言中的一些简单的表达,更重要的是,他对养育者的语气已经十分的熟悉。到婴儿一岁以后,开始掌握更多的语言,把自我的意识和词汇结合起来,这时,他对别人特别是最亲密的养育者对他的态度和评价就变得尤为重视。



有一部分家长很不注意这方面的细节,对婴幼儿经常使用较为恶意的言语或者态度,这对婴幼儿是十分不利的。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在婴儿刚学会讲话的 !———# 岁这个阶段,正是影响到孩子人格中自主的人格特征的时期。抚养者的表扬是形成自尊的基础,批评则是形成良知的基础,但是,无缘无故的反对和过分的斥责,都会在儿童的自我中造成严重的压抑,这些压抑的恶果就是使孩子形成自负、怀疑,过于关注自我,空虚的人格缺陷。



非常有趣和出乎很多家长意料的事是,日常生活中父母的很多“善意”语言或者表达,都能给这个时候的儿童造成不小的困惑甚至是伤害。中国的养育者经常喜欢用一些较为贬抑的词来称呼自己的孩子,这和我们的文化形式是密切相关的,但是;这些带有恶意的语言,对婴幼儿造成的心理障碍是不可轻视的,这些影响有的时候还会延续很远,造成很严重的精神疾病。有很多家长并不注意这个细节,而且,即便这个方面被提出来,养育者们也很认同。对孩子的一种亲热表现怎么会造成伤害,其实也并不是一个很难理解的问题。因为,儿童的理解力,并不达到能分辨真假的程度,他的人格也完全依附于抚养者。父母的评价,是他衡量自己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尺度。而父母是否在有意无意中给予孩子健康正面的鼓励或者让他感觉到自卑的伤害,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具有意义的。带有贬抑的称呼,对于儿童,一般会造成很大的困惑,很容易使儿童受到刺激,甚至在他分辨力发展到足够强大的时候,仍然无法扭转这种心灵的创伤。奥地利心理学家 $·阿德勒在他的《自卑

与超越》一书中,曾列举丰富的材料说明,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可以从他童年的记忆中寻找其蛛丝马迹。而一个人病态心理的形成,也可追溯到他的童年时期所经历的生活,尤其是他所经历的挫折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的阴影。



实际上,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这种“昵称”,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不可厚非的亲热,但是,经过一些心理学家的分析,这种行为之下,隐藏的正是父母自己身上深刻的自卑情结,和在这个情结下始终郁积未被解除的高度压力和焦虑。这种自卑的焦虑通过各种看似正常的形式实现代际间的传递,所以,这也是父母、甚至是老师们需要挖掘和重视的问题。




   

四、总结


作为抚养者和教育者,父母们对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很多人只看见孩子的问题,却不知道“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



婴幼儿时期,对于儿童是常敏感和关键的阶段。在这段时期,儿童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就会使孩子遭受不可逆转的智力上的损伤。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时期也是婴幼儿人格模版形成的阶段,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之后的人格都是由此时的基本形式丰富出来的,如果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引起的各种心理问题也是丰富和深远的。所以,作好婴幼儿的心理建设,以细致耐心的态度和方法来改进对婴幼儿的抚养方式,避免和减少各种教育上的事物,对儿童心理问题的

预防和减轻是很重要的工作。"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