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心理与疾病

小小:心理问题的形成

作者:小小 时间:2019-10-06 浏览次数:43






一、生存活动

   生存活动是采取某种行为满足某种需求的过程。


1、可完成活动   

     当需求发生时,我们会本能的采取行为满足自己,且依据客观事物与自身的利弊关系而采取不同的行为。这些不同的行为分别由不同的情绪提供支持。

情绪是带有某种方向及某种力度的能量,用来推动身体发出行为。因此,在一项活动中,因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情绪能够充分支持行为或表达后,身体恢复到平衡状态,标志着此项活动完成。


2、未完成活动 

    同理,当需求发生时,因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情绪未能发挥作用,身体仍处于情绪状态,标志着此项活动未完成。

   

3、未完成原因


3、1外归因

      迫于某种外部压力而没能完成的活动。

比如一个学生在学校经常遭遇校园欺凌,在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时产生恐惧情绪。恐惧是在客观事物表现出对自己不利,而自己又没有能力应对时的情绪。它所支持的行为是求助或回避。那么,在得不到帮助时只能选择不去上学。而不去上学这个行为又被来自父母的压力所不允许,对可预知的伤害没有解决方案,出现未完成活动。

 

3、2内归因

因某种观念的限制而没能完成的活动。

比如一个小孩在心爱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抢去时,想要夺回自己的玩具。而父母用分享才是好孩子等观念进行干预时,限制了夺回玩具的行为,出现未完成活动。

此类活动是通过称赞某种不满足自己的行为,在活动内部植入另一种评价标准。当两种评价同时存在且互不相让时,可产生冲突的情绪,不支持行为或支持对抗行为。 


二、认知


认是对客观事物外在属性的输入。包括其具备的特征、状态,表现形式等。用来区分不同的客观事物。


2、知

知是对客观事物与自身的利弊关系等内在属性的输入。包括其内在规律、相互影响、解决方案等。


3、认知的形成

认知是通过大量的实践结果以及真实的心理体验逐渐形成的。期间经历了储存、对比、归类、验证、统合等过程。一旦被确认之后,开始在类似的活动中输出。

     认知形成之后,我们基本上是依靠认知来评价利弊的。它来自于我们的真实经历,很少有人重新审视它的完整性、客观性。当我们使用这些认知来指导今后的活动时,发生了“命运重复”现象。


4、心理过程

认知产生情感的内在反应过程为心理过程,用来支持外在行为。

可完成活动的心理过程为:认知、情感、有效行为。未完成活动的心理过程为:认知、情感、无行为或被动行为。

其中情感为情绪的统合状态,比情绪更为平稳、持久,是在长期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对某客观事物的综合态度。


5、心理异常

心理过程可简单的分为正常和异常。

心理过程是否正常取决于对于客观事物的利弊评价(知),当利弊评价不符合某种逻辑关系或道德观时,因评价而产生的情绪或情绪所支持的行为,同样不被理解,被视为心理异常。而对于主体内部的认知来说,心理过程从没有异常。

 

6、泛化

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客观事物引发,且与其相似、相关的客观事物也可引发情绪为泛化。

     泛化的发生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识别信息(认)。由于某已知客观事物的识别信息带有普遍性或不具体,导致具备此识别信息的客观事物被当作已知输出利弊评价,可引发情绪。

如:杯弓蛇影。仅形似这样一个视觉信息就可引发情绪。


7、泛化的原因


7、1未完成活动发生时间比较长,其中某些识别信息被忽略,仅以图像、声音等易于记忆的信息作为识别信息,可引发情绪。通常有可能通过回忆而重现具体信息。


7、2同类的未完成活动重复发生,经过归类、统合后,以某种共性作为识别信息,可引发情绪。通常不容易通过回忆而重现具体信息。


7、3活动发生时间早,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能力不足,输入的信息就相对抽象、不连续,可引发情绪。通常不能通过回忆而重现具体信息。






三、心理问题

未完成活动形成认知后,对其他活动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为心理问题。


1、外归因性心理问题


1客观上已经具备了完成某项活动的能力,仍然无法完成

活动。

比如曾经遭遇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参加工作后再次遇到同样的被欺凌事件时,仍习惯忍耐,不采取措施。


1、2客观上已经具备了完成某类活动的能力,仍然无法完成同类活动。

比如曾经遭遇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参加工作后对来自其他人的其他无礼指责等都采取忍受的态度。


1、3出现某种异常行为。

比如在一个刑事案例中,有两个人在酒吧相遇。其中一个人因为接到一个电话,有急事需要处理,急急忙忙中就撞到了个经常被欺负、一直压抑的人。对方的这个行为触发了他曾经的伤痛,他认为走到哪里都有人欺负自己。所以借着酒意对对方大打出手,触及了法律。被动完成活动的同时,出现不符合道德的异常行为。

   

1、4出现某些范围广泛的异常行为。

比如校园枪击事件等。

此类活动通常与曾经遭遇的群体或重复性伤害有关。是曾经的噩梦的传递。


2、内归因性心理问题


2、1、在某项活动中仍然提供相悖的利弊评价,产生心理冲突。

比如一个朋友向自己借钱,而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又觉得不借给朋友不够意思。在同样的活动中为难自己。


2、2在类似的活动中提供相悖的利弊评价,产生心理冲突。

比如好久不联系的人或一般关系的人向自己借钱或提出其他请求都不好意思拒绝。在类似的活动中为难自己。


2、3出现某种异常行为。

如:某人多次向自己借钱,自己即没有能力,又持有不借不够意思的“道德观”,出现心理冲突。实在无奈时采取不再与某人交往的措施来避免冲突。被动完成活动的同时,出现不符合逻辑的异常行为。

因为直接拒绝是“不道德”的,所以采取的措施倾向于间接完成活动。


2、4、出现某些范围广泛的异常行为。

     比如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等退缩行为,影响了其他社会功能。


3、复合型心理问题

当同一活动中存在两种以上客观对象并存在两种以上未完成活动时,可分别产生两种以上心理问题。

比如电视剧《神探柯晨》中的情节。一个孩子在父母遭受歹徒伤害后,自己因恐惧没能及时为父母提供证词,所以歹徒没有得到应有惩罚。在此事件中一方面对歹徒的愤怒情绪没能释放,另一方面对父母的愧疚情绪无法补偿,表现出即温顺又残暴的性格特点。多年以后采取了报复社会的行为。最终愤怒情绪被化解,在自责情绪的支配下伤害了自己。




四、心理问题类型

   

因识别信息是否具体,即是否发生泛化现象,出现了不同影响范围的心理问题。


2、知

因利弊评价是否符合某种逻辑关系或某种道德观,即心理过程是否异常,出现了不同性质的心理问题。


3、情绪

因情绪类型不同,出现了不同种类的心理问题。

如:恐惧、愤怒、焦虑、自责等。


4、行为

因是否采取行为被动完成活动,出现了不同表现形式的心理问题。

如:处于情绪发作状态或心理防御状态、处于被情绪掌控采取被动行为或采取退缩行为状态等。

   

五、问题的实质





1、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是生存活动的首要内容。

道德观是如何尊重每一个人的标准。一个群体的道德观代表了这个群体的文明程度。

真正的道德不会使人为难,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互助、合作。而道德绑架是带有强迫性的假道德,通过一些手段达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他人的目的,起到了野蛮的作用。


2、行为是满足需求的唯一手段。

我们虽然不可能达到所有的目的,却可以完成所有的活动。愤怒而不能攻击、恐惧而不能逃离、悲伤而不能哭泣才是未完成活动发生的原因。


3、情绪

没有无缘无故的情绪,情绪一定是在需要的时候出现,为行为提供方向及力度。

情绪只与对关系的评价有关,有多少种评价就有多少种情绪,就有多少种行为方式。对于所形成的认知来说,情绪本身没有错、情绪所支持的行为没有错,心理过程也从没有异常。


4、认知

认知来自于我们的亲身经历,对原始事件而言它也没 有错。只有当客观条件已经发生变化,已形成的认知并不适合当下活动时才出现了某些“误判”。而未完成活动形成的认知,恰恰更容易使人处于情绪状态,无法客观、理性的选择应对措施,从而导致了延续未完成活动或被动完成活动的现象发生。


5、心理学 

    各种心理学分别从生存活动的需求、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入手,解读心理问题。为我们了解自己、帮助自己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每个人都可以重新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使用当下的能力满足自己。真正的达到知行合一,开始新的生活。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