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媒体报道

有多少婚姻毁于了解?

作者:admin 时间:2015-11-18 浏览次数:1295

                     

  此文载于《健康与营养》2015年 第8期 | 孙茜 熊玲 

 

 

 

 

 

   摘 要:婚姻是什么?我觉得婚姻是一座后花园,你若建设得好,它会是洗去你一身尘埃的甘露,是停靠并温暖你疲惫身心的栖息地;你若忽视建设,它便杂草丛生。婚姻更像是一座迷宫,人们被诱惑进去,又被逼迫出来,总之在那里进进出出、出出进进。而到底有多少婚姻毁于了解呢?

 

 

*          *          *

 

 

    婚姻是什么?

 

 

    有一个近乎完美的说法:婚姻是什么,在每个人那里有不同的理解和答案。我觉得,婚姻是一座后花园,你若建设的好,它是洗去并代谢你一身尘埃的甘露,是停靠并温暖你疲惫身心的栖息地;你若忽视建设,它便杂草丛生,后果不是它令你厌恶就是你厌恶它。婚姻更像是一座迷宫,人们被诱惑进去,又被逼迫出来,总之在那里进进出出、出出进进。

    有一类婚姻,开头是天堂,中间是战场,之后是冷宫(进退不能的地狱)。

    例:研究生毕业的司女士,结婚5年,有一个2岁的女儿。谈恋爱的两年,说不上激情浪漫,但感觉温馨平和,觉得自己找对了对象,特别是他的诚实厚道,心细,有责任感,使她有足够的安全感。婚后不久,她感觉老公H没过去好了、脾气渐大。生了孩子之后,感觉老公变得生硬,冷漠,经常不回家,甚至有了外遇…这令她五雷轰顶、情绪爆裂,很想即刻离婚,但考虑到孩子小,她纠结于婚姻的十字路口。她老公H说:咱们结婚前,她挺温柔、善解人意的,婚后,发现她是那么小气自私,什么都管着我,有时像胡搅蛮缠的泼妇,我受够了她,要不为了孩子,我想结束这个婚姻算了。(此文不讨论另一重点:他们的想法,遗留一个更悲苦的命题:坚守已毁的婚姻,孩子会好吗,又真的是为了孩子吗?)。

    显然,司女士和H男人的婚姻,不过是众多从幸福开始,逐渐走向受伤、分裂婚姻的一个代表而已。

    这类“开头是天堂,之后是地狱”婚姻,颠覆着“男女之所以走向婚姻殿堂,是因双方彼此了解对方、喜欢对方、甚至承诺对方。如果后来有分手,那是因为彼此有了误解、猜疑等”的认为,而恰是:婚姻是因误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

    了解如何成了婚姻的杀手锏?

    人们在恋爱或初婚期,感觉对象是“好人”,结婚一两年后认为对方变了,不是当初那个他/她,于是认为对象是“恶人”。这一现象本身就说明,关系裂变起始于了解,双方真正了解对方,始于关系裂变时。

    裂变之战打响后,双方讨伐对方犹如子弹飞:“我以前是瞎了眼,错看你了”“你真虚伪,原来说的做的都是假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了,你原来太会隐藏了”,这些唇枪舌战本身,又说明了一观点:人们从恋爱到结婚,对对方是误读,双方爱的是彼此的幻象(即,人们爱的是理想自我的投影,是对象身上过去所爱之人的部分)。当了解过程还原了对象的真相以后,觉得自己“认错人了”,于是懊悔、怨怒显现。或说,当双方的真实面目被时间还原后,双方便开始想要离婚。

    真正的了解,从更深的意义上说,是夫妻冲突打开了彼此“了解”对方的一扇门。这时所唤起的洞悉(了解)对方的欲望,亦便成为了婚姻稳定的杀手锏。

    严格讲,这时的洞悉,是逐一对自我幻象的破灭。却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进入了解这扇门之后,会有以下后果: 

   (1)真相流露。作为社会人,其本质是复杂的。两个生活背景不同的非血缘关系的人,欲结成亲密关系,之前都会很热情地亮出自己优秀的一面,即便知道对方有缺点,也会被那时的热情+激情融化。关系稳定后,双方又都会松弛高涨的热情,缓缓呈现出本来的自己,包括原有的缺点。但这时,双方的感觉似乎走向了另一方向。

    想说,其实双方这个人还是原来的他/她,什么也没变,只是流露了更多原本就有的特质。

   (2)真相可能伤人。当了解打开真相之门,深入了解的机会便开始。很奇怪,曾经的缺点已不是缺点,而升级到不可忍受的缺陷。在双方心里不断涌入的是:原来,他/她有那么多我不知道不了解的糟糕:自私,狭隘,懒惰,邋遢,花心,粗暴,偏执,不可救药(想说,背叛出轨之类的不可救药,多是不能接受对方缺点的结果)…接下来的后果是,要么借“确凿证据”,以语言、甚至行为攻击对方,要么是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或平静或愤恨地分道扬镳。

    真相作为最本源的东西,在这里发挥了伤人的功能。这一现象道出人性的悖论之一:追求真相又不接受真相。

    打个比喻,所谓婚姻的三年或七年之痒,其痒,不过是人身上暗藏的病灶之壳,了解就像双方拥有的一把刀,缓慢地(用几年时间)剥离着对方的壳,当双方的病灶暴露无遗也疼痛不已时,便是放弃对方之时。而那病灶,象征人身上的局限。但,是人就必然有局限,就像生老病死,是人的必然一样。

    可是人却不接受自身的存在。从“因误解而结婚,因了解而离婚”现象,使我们看到人性深处那些东西:自私、自恋、毁灭性。以及它们所延伸出的两大矛盾:人因依恋需要而渴求亲密关系,又因独立需要而逃避亲密关系;人因自尊需要而渴求被认同,却因人的局限而必遭自尊伤害。

    或许,人们最深的痛,是不能忍受缺陷揭露,人们最深的需要,是保护或包容缺陷,这是永远改变不了的人性特点。

    冲突的亲密关系里,每一方都对对方怀揣同样的期盼、同一个渴望,但缺乏供给者,那么最后双方都是失望者。同理,若双方都感受到被对方伤害,那么关系里的人都是迫害者。

    所以在婚姻关系里,若两人是心智未熟的小孩,那他们分别渴望着对方(父母)能给自己无条件的爱,由于关系里没有父母,也没有父母之爱的降临,那么两个饥渴的小孩必然会闹腾。同理,这两个未成熟的小孩,之前是因为误解对方是父母,或误以为对方是永远爱我而结婚,后来,是因为了解对方不是父母,或了解对方原来有诸多缺点而离了婚。

    因此说,婚姻的破裂,看上去是被毁于彼此真正的了解,其背后反映了,所有关系的分裂是毁于人对自身弱点的不谅解。虽然,表现出来的是对他人弱点的不谅解。



    受伤的婚姻治疗

 

我在《多少婚姻毁于了解(1)》一文分析了:有些婚姻的破裂,看上去是被毁于彼此真正的了解,其实反映出,关系的分裂是毁于人对自身弱点的不谅解。虽然,表现出来的是对他人弱点的不谅解。

 同时还分析了,足够好的关系,是需要足够长的时间。而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是在于能够以局部匹配。人的匹配的变化维度很大,需要多角度,更需要人的胸襟和智慧。但许多亲密关系之所以早泄,是因为他们说“不般配”,奇怪的是婚后说不般配,婚前感觉是绝配。在他们的无意识是按着“完全匹配”建设关系,这样完美的匹配要求的结局,证实了婚姻是“因误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

 根本的问题还在,婚姻中受伤的双方都坚持认为,我终于了解是对方的“丑弱面”欺骗了我,却不了解是自己有“丑弱面”才承受不了外来的“丑弱面”;双方也不了解自己当初是以幻象选择了对象,不了解自己根本就缺乏包容对象“真实”的能力。

 如果说,受伤的婚姻还有药可治,那首要的前提是,他们有治疗意愿,然后必然是接受治疗的方案:学习“相处的艺术”。效果取决于是否用心和坚持学习。

 相处的艺术

 我曾写过“对相爱容易相处难的反思”,想阐明婚姻关系其实是“相处容易相爱难”,当然,是通过那些打不散的的打闹婚姻为依据的。由此,若问“被毁于了解”的受伤婚姻能否治愈,还必然得回到“如何相处”的老话题。

 婚姻受伤,是人们既不会相爱也不会相处所致。无论婚前人们是否相爱,都决定不了婚后的命运。这分明说,相爱和相处是两回事,犹如爱情跟婚姻是两概念一样。因此,既然走进了婚姻,又有修复婚姻的需要,那么,你就必然要认真学习以下课程:

 ●   学习反思。现代人的痛苦之一,是忙于追逐疏于反思。

 婚姻关系,更是暴露我们一旦不快,则将因和气撒向对方,匮乏向内看的觉悟。当婚姻开始口角战时,已在提醒双方应反思:①你们在用自以为的“对”声讨误以为对方的“错”。②婚姻中太讲理,是伤害感情的刀剑。讲理的互动模式本身,说明双方都想“救赎”对方,都在借道理这把剑,戳击对方,双方都是迫害者。③只要有一方,能先闭嘴道理,讲理之战便打不起。许多事情,本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何况伴侣他/她绝不是我们生命中该攻击的仇人。

  ● 分离幻象。这是另一深刻的反思题:婚姻是换代的原生家庭,我们过往经历累积并压抑的不满,会成功地转移到婚姻中,并持续无意识地发泄着,并发挥着作用;同样,我们过往经历塑造的理想幻象也会无意识的投向,或期望于婚姻对象。

 换一种理解,伴侣不能友好相处,是因为感觉对方的“特质,喜好”伤及了我。这其实是自己要得多,是我们把对方理想化以后的自我需求挫败。真正的伤害源,是自我心理容器的弱小,承接不了他人的特殊存在。人在关系中的幼稚化,就像俗语说的“没饭吃怪筲箕”。

 

 因此婚姻若没有互伤,必须是各自撤回“按己意向施予甚至强求对方”的投射。

 ● 学习接受和放弃。这既是亲密关系的境界,也是所有关系相处的艺术。

 接受什么呢?

 都说,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差异是人的本质。而我们的婚姻受伤,往往是因双方不容差异所致。

 那么,避免婚姻受伤的出路就应该是:接受差异。

 如果你的难题是:话说起容易,做起难。那你还得反思,为什么做起难?难在哪里?又凭什么接受差异?这其实理由很简单:凭我们想要婚姻,想拥有幸福。有了这个理由,你就有责任学习相处的艺术:先承认差异,再允许接受差异。

 放弃什么呢?

 任何一对婚姻的分离,都并非突然的决定。有人说,人心是慢慢变冷,树叶是渐渐变黄,故事是走走停停写到结局。而关系中的爱,是因为失望太多,才变成不爱。那句“有爱生恨”的真正本质反映了,人是自私的,爱是有条件的。所以人总是重复着恨:你让我失望,我则恨你。可这背后,究竟是什么产生的失望呢?

 不难想到,是人心的贪婪,和我们固着在幼时那个永不消失的梦想——无条件爱我。也不难想到,修复受伤的婚姻,我们需要一种放弃,放弃对伴侣绝对爱我的梦想。

 ●   学做关系中的智者

 我总觉得,修复亲密关系的前提,是自己能跟自己的阴影谈一场恋爱。这话的意思是,人首先能爱自己包括自己的缺陷,才能真爱他人。

 

 学做智者,先要谦卑地访问下自己的心:婚姻里,你贡献了什么?你扮演了什么角色?你可能是受害者还是迫害者,是牺牲者还是抱怨者?你是用爱在控制谁,还是你用恨在爱谁?你真实的需要是什么,对方需要什么?为满足自己和对方需要,你能做些什么?

 

 学做关系中的智者,是须放下渴求对方爱我,而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爱的人。

 

 还可学智者的“相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己所能予人所需;投桃报李,悦纳差异;尊重缺陷,欣赏优势;有独立的依恋,有边界的共处。

    

 ●相处的课程,以及疗愈受伤婚姻的路众多,我们难一一道尽。

 说到底,婚姻是一座学府,它蕴含有丰富而高深的人文知识,在那里你本可以修身成长。但是否学有所获,能否成长,不在于婚姻学府的贵贱,而取决人的学习能力的高低。

 人性的弱点,注定我们在亲密关系里会经验不同程度的伤害。

 又反观我们受伤的关系,发现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我们身上有的弱点,恰是我们对弱点的排斥、憎恨、不宽容。因此,规避伤害,或真能修复伤害的途径,也就注定是以上所谈及的那些“相处的艺术”之路。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