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青少年心理

熊玲:乖孩子的三张脸

作者:熊玲 时间:2014-12-02 浏览次数:1012



一,关于乖孩子的说法



人们对乖的定义是外形好看、性情可爱、逗人喜欢;对乖孩子的定义,主要是性情内敛、行为规矩、听父母话,或叫懂事。



这里要说的乖孩子,指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被公认的乖表现是:听父母话,脾气好,做事认真,自觉自律,不惹是生非。



常见,父母对乖孩子的心态:满足感,在人前是说得出口的夸耀,在家是精心爱护和严厉要求。父母对不乖孩子的心态:失望感,动辄是恨铁不成钢的恼怒“看某某孩子…再看看你…”,人前谈论起孩子感觉自己矮了一截似的。

中国文化盛出乖孩子的,在孩子10几岁时也定会有叛逆,甚至把青春期定位叛逆期。叛逆本身说明现实关系的扭曲性。冉云飞的《比傻帝国》里有一篇“一个没有童年的民族”,论述了一个民族在专制体制下,其童真情趣是如何集体性地被封杀泯灭。可想,一个没有童年的民族,有多少成年人有过自己的童年,有过属于自己的梦想呢?



有许多关于“目前的中国孩子为什么没有童年”的论述,大致的观点是:“对于中国人,教养人注重的是灌输知识,而不是让学生真正懂得学知识的方法、生存的技巧、处世为人的道理。由于孩子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他们所学到的都是前人的经验,没有自己亲身实践,这样一来是束缚了孩子,使他们的童年都活在题海之中”。



人成为社会人的关键期有三段:婴儿期(0—18个月),儿童期(2岁—10岁),青春期(11—18岁)。青春期的乖孩子,有一部分,他们自小到大一直都很乖,有一部分他们的童年很乖,而他们的现在,要么很不乖:在父母眼里,完全没过去可爱,变得逆反、暴躁、爱哭、撒谎等等,要么介于乖与不乖之间的怪异:在父母眼里,不像过去那么听话、活泼,变得低沉、拖延等等。这些长大了的乖孩子,反倒令父母头疼、伤心,孩子是怎么啦?



我们发现很多来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他们是曾经很乖如今却很不快乐的孩子。且发现,这些不快乐的乖孩子身上,分别或同时有三张面孔:平和,抑郁,谜茫。这三张脸,均是从小时候开始,其父母或抚养人在他们身上一笔一划勾勒出来的。我想说,那N多“一笔”象征抚养人的观念和意志,N多“一划”象征抚养人的情绪和态度;而那NN多的“一笔一划”里隐含了抚养人无意识的迫害动机。

      





二,乖孩子的三张脸



第一张脸:平和



这个平和不是淡泊的宁静,是无奈的淡然。描述一下是:表情淡定,或微笑,或没笑容;他们的情绪状态是稳定的平和,甚至从不发情绪。与人相处时,随和,不多言,不拒绝请求。他们的个性里多有回避、温顺、服从、依赖他人的认同,需要做选择时,显得随便、接纳度大。这类平和的孩子,当走向社会时,发现自己感受着极不平静的心绪,简要说,他们过去是好脾气,如今是脾气糟。



例:Y即将大学毕业,纠结于考研继续读书,还是进入父亲的企业工作?进家族企业有种种好处,是大多数人的意见,不想进,是自己不喜欢经商,想自己走出一条路。但Y不知自己喜欢什么,拒绝父母意愿又担心父母伤心。他说:目前的选择焦虑是表象,自大二以来,感觉自己内心很多冲突,想得多,睡不好,情绪很不稳定,担心自己哪天情绪失控而疯掉。陪同他来咨询的母亲说:孩子从小就很乖,性情平和,不知为什么他像变了个人,我们都不敢跟他说什么,生怕他发脾气。



从人格成长的角度,孩子在儿童期本该发展有的自我体验包括:被肯定被信任的自尊感,有满足好奇心之后的掌控感、胜任感、自豪感,特别是孩子的情绪,是被允许展露和表达,那么他的情感世界就会是丰富而自信的。这些自我感的建立,必需抚养人在孩子幼时,实际给予了这些发展所需的环境条件。



平和的乖孩子,说明在过去无缘这些自我体验。他们的平和,显示缺乏自我独立性,或说是对脆弱自我,如害怕竞争的一种防御。



从许多Y这样的孩子的过去,得知在原生家的关系模式是控制与被控制,家庭几乎是刻画“平和”的笔墨:担心和不允许。正是父母对孩子的担心,生出诸多不许:不许淘气、逃学,不许撒谎、贪玩,不许惹是生非,更甚的有:不许悲伤也不许生气。相信父母是出自好心:我以千般努力只希望你阳光开朗,决不让你不开心。但,却是令人哭笑不得的烂好。你稍稍留心会发现,许多家长是不会与孩子情感互动,也不会给孩子自我处理情绪的机会,一旦孩子有负情绪,他们的反应很极端,要么一个劲地迁就,要么是威吓,令其停止坏情绪。



Y就说过,他小时在遇到难过时,为不使父母担心,会把不快乐的情绪装在肚子里。有一个初三的女孩说:“我很讨厌母亲管我写作业,但我向她发脾气后,又后悔、自责。还觉得,人有欲望是件肮脏的事情。”听到她这个想法,我好一阵心凉。



不知平和的乖孩子对愤怒、厌恶、忧伤等情感会视为什么?但可以推测,他们会屏蔽坏感觉,或许会感觉不到这些情绪,即便感觉到了坏情绪,也会因“肮脏”而隐忍,不去暴露它们。



任何一个人,能做到很自我地表达情感、拒绝要求、反抗他人,是需要能力和勇气的。这背后的动力来源,是人的攻击性本能。攻击性是伴随人成长的必然力量(注:正常的攻击性包括:对拥有的主动性竞争,对被威胁的正常反击)。如果孩子在性格形成的童年,当自我的兴趣或愿望遭遇挫败,不是由他人代劳,而是自己学会以正常的攻击性反应而规避,或化解,那么他就积累有承受和处理风险的经验,他的人格结构里就有堪称为“能力和勇气”的自我。



平和的乖孩子,少有或没有攻击性,正是原早期所受的教育是不允许攻击、反击的。可能在父母心中,就惧怕和拒绝“攻击”这个词,压根不知什么是成长所需的攻击性,他们以为回避冲突、万事不争的平和性格,才是好的。怎料,待孩子走入社会面临竞争或冲突时,才发现,那份平和遮掩不了他们无所适从的焦虑。



缺乏进取的平和,象征某些自我力量的停滞。有些孩子的平和,其内心存在被否认、被攻击的恐惧,只有“乖”能规避恐惧。也有一部分孩子的动力来自被接纳、被认同的需要,只有“听话”才能满足这份需要。以至乖,成为了儿童无意识的引以骄傲(我好)的目标,也成为了父母教子的理所当然的标杆。



想对父母说,如果你因孩子变得“不乖了”而伤心,那么正好反省:孩子过去的脾气好,实际是一种情感、情绪隔离的表现,是你们过分的付出压制了孩子正常的攻击性、竞争性的发展。孩子如今的脾气糟,恰是一种情绪释放的必然现象,也代表了一种心理呐喊:拒绝绑架式的爱。



第二张脸:抑 郁



在乖孩子身上,常看到忧郁的脸庞:表情以忧虑苦闷为主,似有忧天下之忧的情怀;情绪状态是稳定的郁郁寡欢;性格倾内向、被动、隐忍、偏执、多愁善感。他们的童年,或许有被溺爱的甜蜜,或许有被遗弃的忧伤,或有被迫的早熟。到青春期,他们像是老成的乖孩子,脸上写满了孤独的忧思。



例:某高二女孩,因强迫性思维和情绪失控而休学。她说她的内心像个情绪大包袱,里面装了三大情绪的发动机:①焦虑,来自对传统学习的不满与无奈;②愤怒,来自父母对我兴趣的干预、自己对时间管理的无能;③抑郁,对许多不满的内疚、对想做坏孩子的冲动的压制。



抑郁的核心是完美不能的失落。而完美不能,是对自我骄傲的挫败,其伤感与愤怒最终以攻击自我为出口。



以上面案例来解读。看出,这个乖孩子,是陷入在追求完美的途中,变得越发不完美的焦虑-抑郁循环。这个循环里,她体验着深深的丧失完美的焦虑,甚至恐惧,所以迫使自己努力,以求完美。但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太多矛盾:想继续求取成绩好、考个好大学,但又抵触学习,因讨厌传统教学;她想变得我行我素一点,却又害怕父母不开心;想放弃学业去发展感兴趣的写作,又恐没有未来。总之,她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而经验着自我被无形的力量控制,不自由。



抑郁的乖孩子,并不清楚那无形的被控制力量,是源自她内心求完美的超我。乖孩子的父母亦不自知,他们身上过强的超我自孩子出生后,就以其终身使命为动力,全力以赴地转嫁给孩子。孩子的抑郁本身,说明她已承受不了被转嫁的使命。



抑郁也是对哀伤情感的抑制。理想自我的形象,需要以各种努力来维护,伤感等负面情感都暗喻你过得不好,有损完美形象,也必须克制的。人际中,那些总是表面端着,心里紧绷的人,就是被理想自我所控的人。乖孩子,习惯性以好脾气,从不发怒而克制了内心有损自我形象的担忧,仿佛只有平和,才算是始终如一的好形象。



部分乖孩子身上,过于明显的忧郁,已成为性格中的一项特征,成为遭逢挫败、失望时的常见反应,常孤立自己而不再与外界接触。他们的情绪是压抑,不以愤怒来表达,久之,这份被压抑的愤怒转化为了忧郁。严重者,常以自虐释然情绪,或以自杀彻底了结愤怒的抑郁。



比如,那些无法应对“不好”局面而跳江、跳楼的孩子,他们都是很难直面不好,很难表达坏情绪的乖孩子。当然这是极端情况下,孩子内心的超我以“我不完美”之由,以残忍的方式牺牲了整个的自己。



孩子的自杀,是自我攻击的极端形式,但那是长时期情绪和攻击性压抑的总爆发。






第三张脸:迷 茫



成熟的首要标志是对自我有稳定的认知,不会因别人的表扬而信心爆棚,也不会因别人的贬损而垂头丧气。



那么,对乖孩子的迷茫可这样来描述:他们的情绪状态是稳定的焦虑与抑郁的循环;表情上,没有笑容的眉头紧缩,或是没有表情的平静淡漠,像是少了情趣的老成,或是自我迷乱的早熟;个性里是胆怯、敏感、犹豫、拖延、患得患失。



例子:读研究生的男孩伟伟,从小到大成绩优秀,性格乖巧,近一年他被焦虑控制,忽然不认识自己似的,感觉迷茫恐慌。快毕业了却不知自己喜欢什么,可以干什么?也不知为哈,突然很厌恶学习但又怕这种感觉。他陷入强迫性怪论:我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学习并不喜欢的专业?为什么……越想越想不通,越不想去想越想得厉害,他很害怕自己想疯了。



有些说不出口的精神痛苦,是可以籍身体的受苦作为中介。除了各式各样的身体化症状外,孩子也可能发生意外事件,所以我们须辨认出其中被虐、自我攻击与自我惩罚的意涵。除非受苦找到再现的支撑,让孩子能说出“这里好痛”,否则这苦是无可诉,也无可卸的。伟伟讲过,他自小对别人的不满或拒绝“说不出口”,不知道为什么。



首先我们看到,孩子内心是有负情绪、有拒绝他人想法的。但这些感受为何出不来?可以猜想,他畏惧自己真实的感受。经验告诉我们,若你不敢说出你很想说的东西,那一定是敏感到“很想”之后的危险。对乖孩子来说,不敢做真实的自己,一定被某个厉害的声音所控制,或被一个强大的他者所威慑。



伟伟的现象在许多人身上都有,特别是焦虑性的抑郁患者,他们即便处在优越的环境,却感受到的是威胁,即便收获的是成绩,但不感觉兴奋,他们更多是对未知、对未来的无尽忧思。



乖孩子的迷茫,向我们传递了什么?



(1)他们主要是对自我方向的迷茫,关于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该走向何方?都很是迷茫。



迷茫是自主性压抑,以及自我辩解的不清;乖是对“缺乏自主性,以及自我辩解不清”的美丽光环,也叫对害怕不好、缺乏独立自我的一种无意识防御。这些结果的底层,是他们成长的关键期,正常的攻击性被压抑。



本文的“第二张脸抑郁”中论述了:孩子应有的攻击性是形成独立,和自主能力的要素。乖孩子匮乏的自主自立,是他们早期的生成环境不具相关的养分。就像南北级,不会生长攀缘植物一样。抚养人无意识的占有欲、控制欲很像一股股催化剂,催眠了孩子本该有的创造力和自主性。



(2)担心是无意识之罪过



抑郁和迷茫,这两张脸的背后有着相同的关系背景:抚养人的担心。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背景:因为我们担心你的未来,所以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中国人的家庭,这份关系背景的力量厚重如山。



抚养人全然不知“为你好”纯是他们的自我需求,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他们也没有让孩子自个去体验和调节行为的意识。比如,对5岁左右孩子的穿衣吃饭,冷暖饥饱的感知等,父母完全以自以为的“正确”,决定或强制孩子该穿多少该吃多少。长期这样的抚养模式,孩子自然缺少了对冷暖,以及冷暖象征的爱恨意识的自我感受。



“为你好”是一个令孩子无法拒绝的爱, 抗拒意味你不乖。“为你好”几乎完美地掩盖了父母脆弱的自我、那颗时刻担忧孩子不好的脆弱心脏。



父母哪来那么多的害怕,担心呢?若深究,应该是父母的早期未获得过足够的认同与信任,或经验过种种不安的恐惧,如,被禁令的紧张,被恐吓、被惩罚的害怕等。



当父母的担心转化成“为你好”的控制性付出时,他们会不惜代价的为孩子创造物质条件,为孩子扫平成长路上的一切风险。这样一来,担心与操心,完全取代了对孩子的信任,也完全隔离了对孩子的心理感受。“为你好”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经验胜任感,和学习自我承担的机会。



迷茫的孩子,可谓是在一路呵护下的安稳中长大。对父母而言,那是他们无私的爱,对孩子而言,那是成长受控的加害。因此说,抚养人担心下的“为你好”是披着完美外衣,干着转嫁自我愿望、侵犯他人自主性的无意识罪过。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那一张张乖孩子无助的脸庞,感觉很无助很心疼。



前面例子,那个高三女孩的“对想做个坏孩子的冲动的抑制”,和那个读研的男孩的“我好想做一次坏事”,诠释了乖与坏在孩子心中敌对的感受。我们都心知肚明:乖孩子的乖是配合或迎合大人需求,是满足他人的需要,而孩子的不乖,是抗拒他人,满足自己的需要。我想说,乖孩子的不乖,才是正常的攻击性体现,是他很无助情形下的一种逆反。



我们常看到,有些青春期孩子在重要考试时,不是犯头痛病就是喊肚子疼,不是找个茬求转学,就是呆在家打网游,这些都是一种攻击性压抑的表现,或说是对父母、对权威控制的一种变相的反攻击。



(3)应反思什么?



乖孩子的抑郁、迷茫,提醒父母必反思的问题是,童年为什么重要?父母的人格态度为什么重要?最基本的理解,孩子的世界观是受他者世界观的影响。孩子在没有是非判断的早期,你不断给予她什么理念他就记住和内化了什么,你持续互动给她什么情感与情感反应,她就体验和学会了什么情感和情感反应。



象征的说,乖孩子的抑郁这张脸,是父母你抑郁性格的传递,孩子长得像你。乖孩子的迷茫之脸,是父母你太强势的映射,孩子的个性被你削弱了,他一点都不像你。



再反思一点,假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世界之真理,那么,小孩成长为有能力的社会人,得具备“三”象征的攻击性与创造力,因这是一个人产生其他能力的基础。抚养人应切记,人只有在他幼年时的攻击性与创造力,获得过保护和相对满足,他才称得上拥有这份基础能力。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