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媒体报道

熊玲专访:如果爱情就是一场病,那么,我们有理由了解它多一点

作者:admin 时间:2014-08-05 浏览次数:980

2014-07-28 16:30 | 来源:心灵咖啡网 | 编辑:Zoe
.....................................................................................................................................................................................................

在爱情这场人生大戏里,我们都会经验“一场病”的感觉:有痛并快乐的,有沉溺于爱的相思病中呻吟的,也有陷进爱的深渊中一病不起的。如果我们这辈子注定要病这么一场不可,那么,我们就有理由了解它多一点。特此,心灵咖啡网邀请了资深婚姻情感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熊玲,来为我们深度解读爱情里的那些事儿。

熊玲简介

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精神分析师,资深婚姻情感、青少年、神经症心理咨询专家。90年代末,在医院从事精神内科和临床心理治疗;2001年至今,在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国内较早进入心理咨询领域的执业者,系统接受过临床心理、动力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学培训,具有扎实的专业背景与专业能力,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是享有口碑的心理咨询师。

多年来,接待来访者数以千计,撰写有心理学术文章360余篇,为《名医》《健康视野》《心理健康博览》等多家国家级杂志的特邀专栏专家。

心=心灵咖啡网  熊=熊玲老师

一、爱情是一面镜子,照出自己、他人和社会


心:有人说,爱情是自我的一面镜子,只有幸运的人才会使用它来观照自身。您认为,在恋爱的过程中,如何找到这面“镜子”?如何“照镜”?当我们自己“照镜”时,我们应当注意什么?如果是两个学心理学的人恋爱,他们“照镜”会不会和一般人有所不同?

熊:如果爱情是自我的一面镜子,那么,这面镜子就是代表爱情的东西。那爱情是什么呢?自然,这个问题因人有不同答案。因此,与其说在恋爱的过程中如何找到这面“镜子”,不如说,在恋爱的过程中如何找到真的“爱情”,透过爱情,照出自己的人格,以及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或者说,在恋爱的过程中,如何寻找到真实自我。

所以,我想对你提出的这句话稍作改变:爱情是自我的一面镜子,只有觉知的人才会使用它来观照自身。你仔细体会,“幸运的人”和“觉知的人”是有很大区别。后者是有自我成长的需求,也能实现自我成长的人。

这样一来,我们就比较清晰“爱情是自我的一面镜子”的定位。我们可透过不同的恋爱模式,认识到不同的人,和人性深处的东西。比如,一个缺乏自我认识或有偏执人格的人,在恋爱过程中,很容易彰显他自负、敏感多疑、情绪化的特质,遇到冲突,常使用的是指责、抱怨等攻击性互动,心理学上叫做“投射性认同”,如在偏执人格中,看事物只有黑白两极,他心里只能容纳好的,忍受不了的不好全投射归你。而一个成熟的人,在恋爱中,是被对方的好吸引的同时,也能够包容对方的欠缺。

其实,爱情本身并不复杂,因它是一个人的事情,你可以自己做主爱谁,可以自由地爱与不爱。但恋爱或婚姻却很麻烦,因它是两个人的事情。恋爱本来是甜蜜的,但很多人的受伤或痛苦,却来自恋爱,甚至有人害怕恋爱,或恐惧婚姻。所以,比起一个人自己的爱情,恋爱才真正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

至于恋爱课怎么修,是一个大话题。简要说,一个人足够幸运的话,他从小感受过来自父母的爱,或从父母那里学会了怎样爱人,当他长大后,自然会恋爱。反之,就不太懂爱,或恋爱总是会遭遇挫败。那些恋爱、婚姻屡屡失败者,就像是一个恋爱盲人,就像一个五音不全的人想唱(弹奏)世界名曲,总会跑调一样。如果一个人是这样,那么,他需要“恶补”这一课程。

所以,你问“当我们自己“照镜”时,我们应当注意什么?”我的回答就是,最好借恋爱事件(或经历),开始反观自己——你的性格怎样,你建立关系的能力怎样?反思自己——有哪些欠缺,有哪些需求,有无满足需求的能力,你的自我价值感靠什么来源?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来“恶补”这一课程。

我认为,如果是两个学心理学的人恋爱,或许的确有跟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吧,我假设,那不同的应该是他们彼此会共情,会识别移情与投射。通俗说,他们谈恋爱,相对不会主观臆断,或强求意志于对方,而会是有边界,协调的相处。当然,这个前提是心智的成熟度,而不跟学心理学有关,非心理学的人,只要有成熟的性格,他们“照镜”的过程亦会促进双方的成长,会是一种和谐而幸福的过程。

心:女权主义者和“直男癌”,可能产生爱情么?(这里的女权主义者特指那些欣赏女性的身份,呼吁并亲身实践着“男女的权利义务对等”的男性和女性,“直男癌”的患者也同样有男有女,“直男癌”的不完全定义为,认为女人应该依赖男人,她们的用途就是用来嫁人、持家、生孩子的,如果有别的自我要求就是不自量力、不现实,所以不应该)

熊:有句俗语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还有一句“差异相吸”。世上每一种类型的人,都有他们情感栖息的地。相信这两类人,也会找到属于他们爱情观的那个他(她)。因此,女权主义者和“直男癌”是否会相爱,这个问题不好肯定地回答,只好说不太可能,但也是有可能性的,因为爱情的产生是奇怪的,是不合逻辑的,是靠缘分的。

不过,践行“男女的权利义务对等”的男性和女性,比起“直男癌”的男女,应该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对象吧。因为前者是比较符合这个时代,而文化决定了人们对先进东西(平等,自由)的认同。

所谓直男癌,肯定也能找到认同他们的对象,这种配对若放在古往,倒也合情合理也相安无事;若放在现代,可能迟早会有不平衡的冲突,比如没共同语言、情趣喜好不投情况下的沟通障碍、婚外情等出现。

心:对于中国的男性和女性而言,他们的婚恋环境(求偶、婚姻),从过去到现在,分别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变化?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有哪些“过去”,依旧对“今天”产生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您是怎样评价和看待这些变化和影响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影响?

熊:婚姻是人类史上最早的文明现象,但它的发展变化并非政治、科技那么艰辛而复杂。因为婚姻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它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殖,依恋,规避孤独”需要,是永远不会变的。较显性的变化是求偶目的和求偶标准有变。如果以时代进程看求偶、婚姻的变化,大致分为:上古时期,婚姻的目的只为繁衍生殖,女人只是被买来履行生养责任而已。

在男人当权的很长时期的封建社会,婚姻还是以传宗接代为主要目的,但肯定是扩大和提升了情感需求的满足,比如有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对爱情的向往和浪漫表达。这个时期的婚姻模式,是儒家文化下的三妻四妾、门当户对,以严苛的伦理纲常,制约着人情感的自由,可以说是性和情感饱受压抑的时代。

当代的婚姻,一夫一妻制取代了一夫多妻,进入了恋爱婚姻的自由时代。择偶标准自然也有提升,人们看重理性,重视对象的稳重、进取等精神层面的东西,也重视自己的感性需要,比如一见钟情,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择偶取向。

近五十年的婚恋状况,似乎有很大变化,有人戏谑的总结:50-60年代的人是保守、苦逼、性压抑、道德控制的婚姻;70-80年代是纯爱,理性婚姻,性解放时代;90后或现今时代是奇葩绽放,且引以为荣的婚恋:如AA制,裸婚制,闪婚闪离,是性泛滥、婚外情、小三二奶时代,择偶的标准,齐刷刷向着“高富帅、白富美”看齐。这个描述,应该说是客观的,我们所遇到的很多婚恋案例,他们道出的内心苦难,也证实与这个时代背景有一定关系。哎,对如今的婚恋奇观,你听起来看上去都实在令人感到悲戚。难怪有那么多人已不再相信爱情,不再轻语承诺。

为何我们的婚恋生活走向如此境地?或如你的提问,在婚恋的变化过程中,有哪些“过去”依旧对“今天”产生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这些大问,我真不敢妄言。只有个单纯的理解,环境弄人,你种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一种生活模式,客观的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明程度。如果你脚下的土壤极度匮乏信仰、民主、正义,那么它一定会滋生,甚至泛滥低级趣味、惟利是图、欺瞒哄骗的灰暗景观。

我很想说,无论时代怎样变,人们充其量对婚恋的态度有变,但有一个恒定不变的终极目的,就是人们对真爱的向往,对幸福婚姻稳定的渴望,为此,男男女女都奔着这个大目标,在婚恋生活的长途中,跌跌撞撞,或悲或喜,或失利或胜利。我相信,智者和性格成熟的人一定会收获幸福。但若不幸,也一定不是老天不善待你,而是你还有一段自我修炼的路要走。

所以,当你认为自己受到了影响,那就自我修炼吧,一边恋爱一边保持觉知地“照镜”,就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心:在您的定义中,爱情是什么?爱上爱情,和爱上一个人,区别在哪?选择相信爱情,或者不相信爱情,对一个人分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相信爱情和不相信爱情的人,您分别怎么看?

熊:我曾经很喜欢心理学家沙利文对爱的定义:“当另一个人的安全与满足,变得和自己的安全与满足一样地重要的时候,爱就存在了”。我现在觉得,爱情是不好定义的东西,若一定要给个定义,我觉得爱情是一种激情碰撞的感觉,也可是两性相互爱对方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依恋情感。所以对爱的定义才很重要。爱,是一种能力。再具体一点,爱是一种助己助人的胜任能力。有了这个能力,就可以收获并享受爱情。

爱上爱情,是爱上的一种美妙感觉;爱上一个人,意味着愿意为这个人的幸福付出。我个人是相信爱情的,就是沙利文说的那种爱情的存在。也相信弗洛姆说的“爱是给予、照顾、责任、尊重以及了解”的爱情存在。之所以相信,是因为我体验到了这样的爱情这样的婚姻。我也相信,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爱情,以及有爱情的婚姻。

不过,究竟是经验过爱情才选择相信爱情,还是选择相信爱情,才会有爱情(反之亦然),是否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我不清楚。但有一点我愿意肯定,选择相信爱情或选择不相信爱情,对一个人是有不同影响的。前者,体现一种信任,内心感受是愉悦和自信的,这个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悦纳,是讨人喜爱的。至少,选择相信什么,得来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人们相信那个不成文的道理: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心:容易在爱情中感到受伤的人,通常具有怎样的特质?这些特质,可能是如何形成的?容易在爱情中有意无意伤害到别人的人,通常具有怎样的特质?这些特质,可能是如何形成的?如果自己是这样的人,可以怎么办?

熊:容易在爱情中感到受伤的人,多见有自卑情结,或自恋水平不高的人(即心理学上讲的病理性自恋),就是通常说的心胸狭隘的人。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自我的价值存在必须建立在他人的接纳和认同上,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在亲密关系中,对被关注和关爱的需要几近强迫性追求……但这,当事者是无意识也是不会承认的。比如,我们常在情感剧中(生活中也常见)看到的一种“受害角色”,很擅长情感冤案的制造和上诉。他们在关系稳定之后,会对一些正常的“平淡,分离”现象质疑为是否忽视我、不爱我、移情别恋?然后开始对另一方的情感、行踪,露出超敏锐的嗅觉,然后费尽心机地琢磨对方的言行,搜寻信息、证据,然后极度委屈而正义地斥责、讨伐对方“你为什么要这样,你凭什么要伤害我……”,其后果,往往是关系的持续紧张,冲突或分离,心中从此留下令他往后“记忆犹新”的伤痕。

爱情或婚姻中,那些逐渐变得像个怨妇(虐男)的人,都是自感被他人伤了心后的自恋暴怒。易受伤者,常使用的是幼儿式的索爱,这因他们心理水平处在“二元关系”的共生阶段,一旦对方未配合、未满足自己的需要,则会感觉自己不够好、不被爱。这些反应在婚恋关系中的神经症现象,是带有性格障碍的人。若究其根源,大多是来自形成性格的关键期——婴幼儿时,未获得足够安全的情感呵护。

容易在爱情中有意无意伤害别人的人,多见偏执或冲动型人格障碍者,他们缺乏一定的容忍和容纳力,更缺乏情绪控制能力,像个孩子一样,当自我需求受挫时,必找对方撒气。

有时,加害和受害有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就如受虐者的身上也有着施虐的特质。两种不同特质,可能在一个人那里是循环出现,起初他可能是以受虐而为获取同情或被爱,渐渐他积压的怨怒会使他变得容易激惹、易攻击人,或以施虐而控制他人,以获取绝对服从自己。

无论容易受害还是加害,都显示了一个人的人格缺陷,或内心的极度脆弱,这都不利于建立和维系亲密关系。若说该怎么办,还是前面那句话,把恋爱作为人生的必修课,学习在关系中“照镜”,反观自己:我何以会受伤,我在爱情里寻找什么,我有能力满足自己,满足他者的需要吗?得先学会反思,而后才能强大自己。

我常爱说一句话,倘若你是自信自足的,谁也伤害不了你。(心灵咖啡网:无欲则刚?)

二、如果爱情就是一场病,那么,我们有理由了解它多一点


看到这句话,我们还未提问,熊玲老师便赞赏地说:

熊:“如果爱情就是一场病,那么,我们有理由了解它多一点”,这个提法挺有深度,是令人可以遐思和提升认识的话题。我觉得不是如果爱情就是一场病,而是爱情本就是一场病。就像人生,本是一场体味酸甜苦辣的过程。你看,在象征层面浓缩的几个滋味,有四分之三是难咀的“病”味。何况,爱情和疾病,都是能带给人们益处的东西。

爱情,里面不单有兴奋激素,还有看不见的毒素,比如冲动,非理性,自私,还有衍生的副作用,如伤痛,怨恨,报复等。所以,在爱情这场人生大戏里,我们都会经验“一场病”的感觉:有痛并快乐的,有沉溺于爱的相思病中呻吟的,也有陷进爱的深渊中(因爱生恨的不断厮杀)一病不起的。

这进一步说明,爱情是“照见”人心理健康度的镜子。它可以明晰的透视,你在爱情的熔炉中,是个勇者,还是懦弱;是真实可信的,还是复杂狡黠……它也可以准确的反映出,你是否是罹患上了某种病,以及病的轻重。比方说,如果你在爱情中,看到了你原来有很重的处女情结,那么你可以开始修正你的某些价值观;如果你在婚姻中,发现原来你有深刻的恋母情结,那么你可以开始自我分析或接受心理分析,开始学习新的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建设。这样做,是完全可以令那些迷途在爱恨情愁中的人,清醒过来。   

爱情,它也是治病的良药,许多情感病,最终还是靠获得了真爱而被疗愈。

心:为什么,有些人总是遇到相同类型的男人/女人,并被他们吸引?当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可以去了解什么?如何了解?

熊:人作为感情动物,其内心结构是无数情结的组合。在婚恋配对上,解读“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被相同类型的男人/女人所吸引”,荣格的情结理论最能说明,他认为,爱上什么样的人,是你内心什么样的情结说了算。比如,如果你内心有个固有拯救父亲受苦的情结(如父亲被虐,或酗酒),那么你总会遇上那个很像你父亲的人。精神分析也有一个说法,人过去的亲子关系模式(或内在关系模式),决定了他现实的亲密关系模式。因此,当你发现你自己总是被相同类型的男人/女人吸引,你就应该去了解自己内心的情结,去了解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可以自己探索,也可以在心理咨询师的陪同下探索。

心: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臭味相投”。两个具有心理问题的人,是否更容易互相吸引?或者说,有没有心理问题,对于互相吸引,会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说,某些心理问题,确实容易导致一个人产生更大的吸引力,那么从长期来看,会不会同时存在什么隐患?

熊:从人格论或情结论的角度,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情结或是有心理问题的。所以,两性/同性之间相吸引的容易度,不在有无心理问题,而在于臭味相投,或差异相吸(即相悖相吸)。臭味相投的配对,关系较容易稳定也容易平淡,恰是以差异走在一起的人,很容易出现矛盾冲突、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澜,而且还难以分割原因在于这个配对的背后,是互补了对方心理上的严重缺损。以至某一方当要离开“可恶”的对方时,会突然有孤独、落空的感觉,往往是这个感觉,驱使人滞留在关系里。如果说,会有什么隐患的话,我想以上这些都是吧。

韩剧中的都教授和千颂伊就属于“差异相吸”的爱情。他俩,首先都是有深层心理问题的人(这个不必分析),他们相吸的,正是自身匮乏而对方身上拥有的部分。现实中,人们被掉进爱情的动力吸引,要么是自身欠缺的“亮点-好”,要么是自身被压抑的“阴影-坏”。而都敏俊和千颂伊被吸引的差异,兼括了这两部分,尤其被对方的“阴影-坏”(一个超级自制、冷漠深沉、阴郁被动,一个超级自我、单纯粗放、飞扬跋扈)所吸引,而往往差异越大吸引越深。所以他们的情感,看上去是爱得那么如火如荼也冲突得痛彻心扉,终究算是一场离奇的爱恋之旅。这种爱,很像武侠小说里“中剧毒”的解药,唯有它可化解离奇的情感误伤,可以令死去的爱情活过来。

但注意,都教授他们堪称离奇的缘分,那是爱情故事。故事是拿来给人欣赏、玩味的,是用来慰藉现实中男男女女那一颗颗受伤的灵魂,甚至可以满足那些情感饥渴的男女肆意“意淫”。现实生活里,都教授是不存在,他无所不能以及数百年对一个人的痴情,只是人们心中完美爱情的幻象,现实里那样的婚姻也不存在,因它背离了关系原则——付出与收取的平衡,这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作为影视作品,都和千若一直这样下去,会怎样?那要看导演的心情,猜想任何可能都会有。

即便,有现实版的都教授和千颂伊,他们一直这样下去,任何可能也都有,其一是痛并快乐着;也可能为爱恨纠缠在一起,因那里面要么有对痛苦的眷恋,要么有“我的伤要你偿还”还未了;也可能会遍体鳞伤之后的分道扬镳。

人是很奇怪的生物,总是被异想天开所吸引,也总是想追求我们所不是的东西。故此,我们注定免不了挫折或折腾。

心:为什么,有些人越是暗恋,越容易陷进去,然而一旦在一起一段时间之后,反而没感觉了呢?对于恋爱中的“感觉”,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它对于一段关系的意义?

熊:如果一个人深陷在暗恋的快感里,却正是典型的自恋。这个现象中有深刻的人性渊源:人天生就对快乐着迷,对痛苦逃避,也天然就是爱美、是自恋的。但,爱上暗恋,却有点病态的味道,实际上说他∕她爱的不是别人,而是爱上了自己的理想自我。

(病态的)自恋原型,来自古希腊神话,说从前有一个美少年纳西瑟斯,他看见湖泊中的自我倒影,甚是惊喜陶醉,从此爱上了他,爱得且茶饭不思,郁郁而死,死后的他变成了“水仙花”亭亭玉立在湖面上,被人欣赏。所以水仙花也暗喻自恋。

恋着恋着就“没感觉”了,很可能就是跟理想自我的破灭有关。当发现对方不再是理想自我时,也许感觉就慢慢地淡了。

“感觉”,是恋爱中最为复杂而微妙的,它的神奇和漂浮不定的特性,决定了你很难用词语精准描述,也不能用常理可以解读得清楚。

如恋爱中“爱死一个不该爱的人”、“忘乎所以”、“魂不守舍”等等感觉,我们是既无法用道德去框定它好与不好,也无法用理性去左右它该如何发展,总之恋爱的感觉,是可以体验,难以掌控的。无论你是凭“感觉”寻找到配偶,还是配对之后慢慢有了“感觉”,感觉这东西,都是不靠谱的精神面纱,它与过日子所要的实在是两码事,但它的存在定会影响到你关系互动的质量,比如,某女找了一个大她十几岁的男人,在恋爱时很满足被“捧在手心”的感觉,她说她找到了世上最幸福的爱。结婚后她渐渐没了这感觉,然后她开始质疑对方的爱,并拉开了双方互不信任的战争,然后她开始向婚外寻找那份感觉。这样的例子,跟前面谈到的“病态性自恋”一样,是带有性格缺陷的人必然有的关系冲突。

心:为什么,有时相爱的人却反而无法好好地爱,总是非常纠缠也纠结?为什么有些人不惜以自我伤害的方式来博取他人的怜爱?为什么,有些人喜欢以令人虐心的方式来表达爱,似乎喜欢看到对方为自己而痛苦?为什么,我们会被曲折虐心的爱情故事吸引?对于这一“虐文化”,您的看法是什么?如何区分真爱与“病态的深爱”?

熊:你这些提问,令我冒出另些疑问:究竟是“相处容易相爱难”还是“相爱容易相处难”?人们更喜欢看“喜剧故事”还是“悲剧故事”,使人刻骨铭心的是“快乐的事”还是“痛苦的事”?这些虽没有准确的统计学为依据,但我们相信多数人是倾向后者的。而许多问题本身,答案就在里头,比如“为什么有些人不惜以自我伤害的方式来博取他人的怜爱”,已告诉了是为获取怜爱呵,因为伤者或弱者,是匹配被怜爱的角色。

许多虐问题的根源,往深说,人是目的性动物,为了他自身的需要,是可以不惜痛苦为手段,为了他自身的利益是能忍受代价的。虐文化,正是在人所具备的这一核心动力下的产物。人们无论是自虐还是被虐,以成为受害者而获取好处或达成目的,是古往今来就有的“处心积虑”,古兵书里三十六计的“苦肉计”道明,以“受虐”实现愿望是人类早已有的一种存在形式,而随着人类需求的扩大,虐文化亦会更加怪异多样,如蹦极、攀岩之类的极限运动,狂吃猪肉、辣椒等虐人体的比赛,都可见人心的澎湃,非虐待不足以平息啊。

我觉得,虐文化是随时代发展而呈现的另类文化,应区别与人格有关的受虐。前者是一种社会现象,后者是个体的心理异常,一种甘受被攻击和自我攻击的心理反应。与人格有关的受虐倾向,除了表现明显的被虐自虐,如性受虐狂、被殴打被戏虐,在肢体上划痕、暴饮暴食等自虐,还有常被我们忽略的隐性受虐,比如老好人、牺牲者、拯救者、工作狂等人,看上去他们的所为令人钦佩,但他们是以牺牲(或伤害)自己的真实需要为代价,但他们对此是无意识的,并以牺牲自我为荣。显性受虐者的动机很单纯,就是为获取心灵的刺激和快感。隐性受虐者的受虐动机深层些,常见有自卑,故以“为别人好”而令自己感觉强大;或有不安全感的畏惧,故以“牺牲自己”而规避被攻击;也有被认同被接纳的渴望,故以“讨好他人”得以满足……总之,隐性受虐的心理较为复杂。

而真爱与“病态的深爱”之区别,基本点在于,真爱是有边界的爱着真实的某人,病态的深爱是婴儿式的共生状态,是爱着对象身上的“理想自我”。其次的区别在,真爱是讲付出不求回报的爱,病态的深爱是索取对方关爱的回馈。

心:嚷嚷着缺爱的人,他们为什么缺爱?自认为缺爱的人,应该怎么办?

熊:人的言行是内心的信号,人是因它来自我认识和认识他人的。但有些人,未必真能通过自己的言行认识自己,比如爱抱怨的人,他/她只从表象上看到对方的“不好”故而认为该埋怨他,但他/她绝不会认识到,其实是他/她的心眼太小,容纳不了差异的敏感个性的使然。爱抱怨的人,跟嚷嚷着缺爱的人一样,都是缺爱的人,嚷嚷也是一种抱怨,区别在嚷嚷者是直接抱怨自己缺爱,而抱怨的人,是指责别人,从不说自己有问题。

为何说抱怨者缺爱?是因为,抱怨是一种(态度和语言上的)攻击性行为,攻击的背后自然有因受伤而积压的怨怒。至于伤和怨从何处来,又如何要积压怨怒?很复杂,说下去,就成为讲课了,还是省略吧。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一个人,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缺什么,要么是他出生后没获得,要么是后来丧失了。所以,缺爱的人也大有人在。那些自觉到缺乏爱的人,应该说加强自身学习,尤其是爱的功课的学习很重要。因我们已无法回到过去,但可以选择从现在开始“学习爱”,从两方面学,一是学习爱自己:即不再嫌弃自己缺爱,不再埋怨自己命运不好;二是学习爱身边的人:即不再抱怨他人做得不好,多多给予他人的关爱。记住,抱怨只会伤人,而不会换来爱。

相信,以下几句话对“自称缺爱的人”是很有帮助的:唯有宽宥别人,你才能体会到自己被宽宥;唯有给出爱,你才会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唯有尊重别人,才会感受到自己的尊严。

心:是不是每个爱到深处的人都有变成猜心狂分析控的危险?如何应对有控制欲和占有欲的伴侣?

熊:这自然不都是,病态爱的人还是生活中的少数。那种爱到深处变得疑心狂的人,的确体现出他们控制性和占有欲的爱,这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一种人,属于有偏执或自恋人格障碍的表现,如果他们的控制和占有伤害到对方,他们亦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未必是故意的。

与他们相处的恋人,首先可理解到这点,可减轻对他们个性特质的愤怒,如果跟他们长期相处,那么设置一种边界很重要,需要对他们顽固的“一厢情愿”“以己度人”等做法,温柔的拒绝,或坚持不配合。

心:对于性欲,一个人内心也许会有两种完全矛盾的看法,一方面觉得这是“肮脏的、见不得人的”,另一方面却又认为它是一种“干净、单纯的渴求”,当这样的矛盾发生在人们身上时,会对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熊:个人内心若很矛盾,在关系里也会是矛盾的。系统理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天平的一方沉重了,另一方也稳不住,必往上翘。可猜想,对性态度双重的人,在性感受上也会是好坏兼有,那么他(她)在性爱的过程中,既可能令自我不够尽性,也可能令对方扫兴。重要的是,双重性观念的人,在性格上会有循规蹈矩、固执、刻板等特点,极有可能会对双方的兴趣爱好、沟通交流等方面,构成困扰。

采访后记:

爱情究竟是什么样,谁都无法给出一个令所有人信服的描述,但是,我们都可以在自己的爱情中去体会属于自己的意义。如何获得这个意义?我们可以把爱情当做一面镜子来观照自身,然后以更好地姿态去投入爱情;在了解到爱的背后躲藏着的一切后,对自己和他人多些理解。

更多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