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职场心理

轻松自在“不”字出

作者:张怡筠 时间:2012-07-11 浏览次数:6759

     同事问襄如:“晚上我们要去BAR-B-Q,要不要一块儿去?”

 

    其实她本来想晚上加班,赶一份明天要交的企划书,但又不好意思拒绝同事的邀请,所以想了想,最后有些勉强地说:“好吧!”

 

    于是下了班,和几个同事事先去吃饭;之后,大家又提议去KTV,她很不想去,但又

    说不出“不”字,于是又跟着去,一晃眼已经十点,大家又续,又转去啤酒屋吃宵夜,一

    直到半夜两、三点才回家,早已经筋疲力尽,根本没力气赶企划书。

 

    于是第二天一早,对着老板却交不出成品,老板的脸色真是难看到了极点,襄如心中

    直恨自己,懊悔不已:“为什么我就是不会说‘不’?”

 

    的确,对许多人而言,要说出“不”,真比登天还难!

 

    你呢?你是否真能轻松自在的拒绝他人呢?

 

    拒绝的艺术

 

    专家的研究发现,咱们东方人和西方人在这方面差别极大。

 

    一般来说,东方人比较不习惯正面拒绝别人,而在这方面日本人尤为是。所以美国在

    和日本谈判时,刚开始老是吃亏,因为不论说些什么,日本老兄们总是点头说“嗨”,老

    美就认为这表示对方同意了,当下非常高兴,直到后来,才发现他们的”嗨“,只不过表

    示,我听见了(甚至是“是,我听见你们的愚蠢了,大哥”),这跟同不同意,可是绝对

    一点关系也没。

 

    而老外的说法就更为艺术些,当着对方的面,大伙儿总说“我们再看看,再研究”,

    而这言下之意,就是希望你看来看去,就会忘了再来看我,忘了这档事。看来中国人宅心

    仁厚,怕直接说“不”会伤对方的心,而改以模糊不清的方式表示,反正大家心知肚明,

    又何必直说呢?

 

    可是,相信你也有这样惨痛的经验,常常我们这么不清不楚的暗示拒绝,却碰到个意

    志坚定的对象,硬把你的模糊迳下结论:“好,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我等你啰!”这下

    你只好苦笑地答应了,谁叫自己话说的不够清楚呢!

 

    所以,不知拒绝的话,生活总是身不由己,往往陷入一团混乱,也就是说,一直不向

    他人说“不”,通常落得幸福冷酷无情的跟自己说“不”。

 

    因此,合宜而明确的说出心中真正的想法,是EQ高手不可或缺的人际技巧。

 

    在这儿建议你几个拒绝的步骤,可使说“不”变得轻松自在许多。例如,当人家有所

    要求或提议,而我们又不太能配合时,可以这么做——

 

    1、说:“我很愿意……”(表达自己乐意与对方互动的意愿。)

 

    2、但是……所以……(我有其他的原因,所以没办法答应。)

 

    3、别忘了谢谢对方……(不论如何,非常谢谢你想到我,希望以后我们有机会一块合作。)

 

    这种方式不会让对方下不了台,一方面明确的表达了你的心意,另一方面也正面肯定

    你与他的情谊,避免对方产生“好心被狗咬”的不愉快。

 

    谢谢你,但是……

 

    就以前面的例子来说,王小姐其实可以这么说:“我很想跟大伙儿一起去聚聚,也好

    久没有轻松一下了,但是我这个案子明天经理一定要看,所以只好放弃跟你们去,忍痛牺

    牲啦!不过还是谢谢你的邀请,你真是够朋友,每次有好吃好喝的都会通知我,希望下回

    我的运气好些,能跟你们一块出去疯一疯。”

 

    其中的“但是”之后要说什么话,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实话太伤人,例如:“我实在

    很讨厌你”,那就最好别说,这倒不是要你虚伪,而是一种尊重对方的表现,毕竟对人的

    感觉是主观的,随时会变,而人家邀请的意识再怎么说也是一番好意,回报同等的善意是

    起码的格调,对吧!

 

    不方便说实话时,不妨就告诉对方:“我已经有别的约(安排)了”,只要你语气坚

    定、态度和善,别人就不好意思太为难你。

 

    如果你仍觉得必须说个小谎才自在,自己也得清楚的记得剧本,免得时间一久忘了,

    而事后穿帮。例如:你告诉人家“今晚我不能陪你,因为我妈要出国,我要送她去机场”,

    结果他老兄隔打电话去你家,竟就是令堂接的电话!

 

    另外,许多人喜欢捏造更多谎言来掩饰的谎言,这么做非常危险,万一圆不好,被拆

    除,不但会伤害彼此间的关系,更重要的,你们会赔上信誉,让人无法再信任你,因此,

    除非万不得已,最好不要以谎言作为拒绝的借口。

 

    当我们学会适时地对他人说“不”,也就学会跟自己的快乐说“是”了。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