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学思考与交流 > 青少年心理

熊玲:试论女孩化的男孩心

作者:熊玲 时间:2011-06-09 浏览次数:2635

 




“你有没有感觉到身边的娘娘腔男孩越来越多?他们的说话、举止、打扮和女孩无异,他们爱睫毛膏、爱紧身装、爱护肤品。你内心里排斥这样的男孩么?为他们惋惜过吗?”



这是来自四川新浪健康微薄的讨论题,并邀请我谈谈:“娘娘腔”男孩增多是为什么?



我的第一感觉是做作、不舒服。冷静想,我并不很理解女孩化的男孩心——究竟在想什么,究竟为何喜爱女性化,追求的是什么。



不过,娘娘腔的男孩既然是热衷女孩的习性,那他们的内心是认同女性,也是自我悦纳的。从这一角度说,他们并非为此纠结,倒是反感和排斥他们的人的心里有梗,包括我。所以在好奇心驱使下,谈谈我对“娘娘腔”男孩为何增多的看法,以吐心中之梗吧。



为慎重起见,我阅读了网上相关资料,有两大来由解释娘娘腔男孩的增多,一是生物原因催化剂,二是畸形的教育体制所致。所谓催化剂,是指塑化剂DEHP(2-乙基已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的塑料软化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内分泌教授梁立阳如此介绍催化剂:其实就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素´,虽不是激素,但进入人体后可以和人体内的激素受体结合,产生和激素相同的作用。如果男孩在青春期长期或大量食入它,就可能干扰雄性激素分泌,那么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征的出现就会延迟,甚至出现异常。这样的男孩的发育有雌性化倾向,通俗说就是“娘娘腔”。



这样看,饮食业用催化剂简直就是居心叵测,作孽啊,这个社会也太恐怖了。不过现实就这样,物欲横流、道德丧失,诸如假鸡蛋、注水肉、毒奶粉等都敢造,还有什么不敢为呢。



那么类激素的催化剂,不定会在那个时侯将颠覆人的性身份结构,和人的社会结构,真不知是这个世界疯了,还是这个世界的人狂了。






我认为娘娘腔的增多,是跟社会文化有关。



首先,不认同催化剂致男孩女性化。即便有专家的科学解释,那也最多说是青春期的男孩有些第二性征的异化,但不可能异化到身份认同颠倒,充其量也就是发音改变,动作柔性一些而已。又如果,“2-乙基已基”入体后干扰雄性激素的分泌,那么青春期的女孩食入后会怎样?推理:抑制雄激素,雌激素分泌站绝对优势,女得不可再女(但像什么样子,没见过)。现实中,为何有那么多男孩化的女孩?为何那么多不男不女,说好听点是中性化的孩子?这些现象肯定不是一个被“催化剂”塑造所能解释的。



男孩若完全是喜欢女孩的所有喜欢,作为女孩所有的作为,除非他的内心结构(性别身份认同)改变了。人既然到了青春期,他的性格结构已基本定型,包括他的性别身份和部分的社会身份。又或许,催化剂可能改变人体的雌雄激素而致人的第二性征异样,但不会改变一个人的情感价值取向。人进入青春期,已有着十几年养成的个性特征和价值观念,不可能因催化剂就给吹了,也不会因雄激素降低而没了。

至于催化剂过多用于食品,实为非人性的行为。而这,反应的是国家体制的漏洞,本属于政府严加管理的事情。



再论,女孩化男孩的社会心理根源。有一本书叫《救救男孩子们》,该书以愤慨之情呼吁社会:“我们的男孩正在变得越来越娘娘腔;混合的流行文化和我们的教育体系正在扼杀男生们男子气概的发展。中国的教育制度过于集中于考试,是阻碍男生成长的主要不利因素。男生们在学校里都不能当‘男生’了!他们必须乖乖坐着、好好表现。在考试中表现不好的男生得不到老师的鼓励,这对于他们自信心的成长是不利的”。该书以正义的呐喊,道出了男孩女孩化的体制根源。



如果排开异性癖的心理病现象,女孩化的男孩心理更多反映出社会文化现象的劣根性:



(1)压抑的应试教育。正如那本《救救孩子们》已阐述到的,男孩的进取与雄心被聚焦考分的应试压力所制约。



学校环境,是青少年期生活的主场。应该说天赋教育或素质教育(指:富有人文环境下的有识、有爱、有趣的培育)才是有利这时期孩子心理发展的模式。我国现今,实际还是应试教育。这倒是能彻底满足许多家庭“出人头地”的高分情结,却对学生的创见性、承受性、责任感、毅力等人格影响,是虚无。



当学习成为填鸭式的活动,孩子对学习自然会反胃;当分数成绩被视为衡量你优劣的标尺,成绩本身就像“催化剂”,孩子的发育或发展自然会反常。现今突显的学生厌学、暴力、自虐、同性恋、倾异性化等现象,不能不说是一种刻板、压制性教育模式下的产物。



(2)媒体怪潮。05年媒体以轰轰烈烈之势打造出摇撼全国的“超女”,中性化的李宇春一举夺冠,成为众多少男少女崇拜之偶像。奇怪在她之所以夺冠,并非她歌唱得最好,而听说是她的性格好,亦是她又男又女的样子好,更离奇的还有她出名后跃入了年收入过千万的富豪榜。之后,一股打造不同版本的超男、超女“选秀”成为媒体潮流,追捧中性或异性“风格”成为少男少女的新潮。



作为少不更事的孩子,我们可理解他们正值依赖、从众也个性化、寻求认同的心理时期,容易盲目崇拜和急功近利。但,作为文化前言阵地的媒体,利用孩子们这些单纯的心理,肆意打造选秀节目,实在不可取。尽管有人说,新事物的存在,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结果,但对于青春期孩子的审美与价值导向,社会媒体负有正向引导的责任与义务的。可在中国这是奢望。我们只好悲叹,男孩热衷女孩的说话、举止、打扮的存在,简直就是怪文化现象滋生的一种怪象。



有孩子在微博写到,“啼血”:我超喜欢美型男,这有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如动漫,会觉得男生要秀俊才受欢迎~~“黑月亮”:不知何时,我已沉迷游戏和动漫,这硬生生把我的审美观扭曲了,从以前喜欢铁血男子到现在的花样美男~~“心酸孽情”:我为满足我女友的喜爱花季美男,而变得如此花儿般耀眼......透过网络媒体,亦可见潮流般倾慕柔男形象的成因。





(3)独子文化的温室效应。男生的女孩化行为,像是独生子女时代的一枝奇葩。我们很容易看到并理解到:很多家庭对独身子女的教养模式不是娇生惯养,就是严厉有加,或是排山倒海之势的期待与训练。而中国农村父母对孩子的娇惯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简单说,中国家庭教子的娇宠特征及其效果会有:母子依恋:一个孩子从胎儿到小学乃至大学,几乎是母亲用泛爱“一手带大”,这本质上是制约个性的溺爱。父亲缺位,因父亲忙于事业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也因父亲本身的娇滴或懦弱,导致对孩子抚养中父亲作用的实际缺位。隔代溺爱:独生子女头上有多个祖辈,他们才是集无限宽容和泛爱于子孙。期望投射:父母、祖辈们万般宠爱的同时,不惜代价为孩子的未来“创条件”“打基础”的付出,都明里暗里在告知:孩子,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事就指望你了。但,人自小背负的“重任”迟早会以不同方式(比如拖延症)而卸下。



从性格形成的视角看,独子文化的温室效应还有,恋母情结,或叫俄狄浦斯情结。这是精神分析的核心理论之一,指俄狄浦斯关系下的一种依恋固着,认为人在婴儿期是母子共生的心理状态,幼儿期须有父亲及其父亲象征的律令的介入,并认同与内化,才能使孩子顺利度过(或分离)母子共生的依赖,从而走向正常成长。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以及父亲缺位、母亲一手带大孩子的独有文化,易形成人深刻的恋母情结,表现在男孩身上的则是更多女性化特质,或过度依恋异性。性格缺陷。在父亲力量缺席与娇宠养育下,男孩的个性可倾向依赖、拖沓、软弱,换句话,性格缺乏独立、阳刚、征服力等特征。这一点,我们从中性化的孩子身上可以感受到那种娇宠性格:任性,炫耀,自我中心,物质依赖等等。这些性格里,或在无意识深处,隐藏了一种对父亲象征的家庭与社会责任的逃避。



情结与满足。透过男孩喜好女孩所有的行为,亦反映出青春期孩子的女孩情结。女孩情结,是中国独子女文化的特有情结,她象征着小皇帝、小太阳,集多个父母之爱于一身的掌上明珠,独享“后宫三千佳丽”之宠。古往,男战沙场争英雄、女于后院争宠爱的背后,都是为了争取绝对的被承认。所以被承认,尤其是被权威承认,应该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情结。争英雄与争宠相比,后者的风险小而感受又好,所以无论在过去经历中,你是备受宠爱还是备受冷落,“掌上明珠”情结,都是每个人内心深埋的夙愿。而无论处情感还是事业,在争与被争的关系中,悠远的文化早已把争取与被争取分别赋予给了男和女。但事实上,男女争取什么都不易,那么报持女性的被动角色倒是容易些。今天的男孩心怀女孩情结,所滋生出“本该属于我的”权利依赖——被宠、被关注、被承认,并以女孩的姿态去满足内心夙愿,也就见怪不怪。



乐观地看,女孩化的男孩心理现实,也可视为是青春期的特异反应,即青春期的一种叛逆行为的变异。就如我们现在经受的感冒,其病毒结构有变异,早已不是过去感冒病毒那么单纯而好抵御,但是病毒绝不会赖着不褪却,感冒总会好的。所以我们可以耐心等待,等待他们走过青春另类期,那些特有的异化将成为他们岁月的痕迹。人总会长大,总会有属于他们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目标的。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