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咨询培训_成都心理医生_成都那家心理咨询所好_成都婚姻咨询_成都青少年咨询-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意识欲望与“道德”的深度心理解读(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9:45: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如何理解道德?如何理解并体悟欲望?

如何把捉欲望与道德的内在关联?这对于哲学与心理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最困惑人但又必须弄清楚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或许欲望与道德的关系就如同梅洛-

庞蒂身体面对的意象图像及其意义的解读一样,是一个既清晰又模糊的悖论。本文作者试图就自己的已有觉解说点想法,以就教于读者。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在儒学开山鼻祖那里,相对于儒学思想千百万条条规与训导来说,“道”在总体性的理解上,是至高无上的。也就是说,孔子的儒学思想从根本上说是推行来自于易经的“道”学思想的。正如QQ群上的广州-道明朋友所说:“善是厚和实,是留下最醇厚的最真实的这种法义,就是大道”。




台湾新儒学第三代传人 刘述先先生11

月15

日(周一晚)在北大举办《论超越与内在回环》第二场讲座。他认为孔子在总体性上推崇“道”的至上性,指出儒家思想在生存环境中也在不断发展创新。他特别指出宋代朱程理学提出“理一分殊”到王船山的“心”学,推崇的就是“道德主体”到“良知主体”的终极关切。在他看来,当今全球地域化的矛盾与冲突的解决,一方面,要运用西方文化传统强调理性与科学、强调人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集中体现——民主与法制建设;另一方面,他同时强调要运用中华民族儒学发展而来的新儒学“理一分殊”与 “道德主体”升华到“良知主体”的终极关切。在二者的契合中规约与调节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问题。本人认为,将西方智慧与东方智慧结晶的融会贯通,用于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这种思想观念本身是很前卫的,很值得推崇。当然,新儒学关于“理一分殊”与 “道德主体”升华到“良知主体”的终极关切,还不仅仅是停留在观念意识层面,也涉及到意志自由——即道德内化在心灵的“呈现”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是受时间限制没有来得及展开。




近日在读全人通心心理学的创造者许金声先生的《人格三要素改变命运》,他解释“道德”时说:“‘道’首先是指‘得道’,获得了‘道’,‘道’就是终极真理。‘德’是终极真理在一个人心灵和行为上的体现”。这么说来,许先生也不是在一般伦理道德意义上来理解“道德”。那么,为了加深对“道德”的理解,如何理解“终极真理在一个人心灵和行为上的体现”?本人认为,务必从欲望与“道德”的关系切入,——从道德在观念意识层面的讨论,深入到心理无意识的层面,并在两个层面的结合上来理解人的欲望与道德。




在解读欲望与“道德”之前,还是先对欲望有些理解和觉悟吧。

欲望是法国精神分析大心理学拉康关于主体性理论的中心概念。拉康曾经区分了需要、要求和欲望(即生理需要、意识到的用语言表达的需求、无意识欲望)。本人认为,这三个概念相对于我们平常不加分析地把欲望理解为一个大欲望概念,把需要理解为一个大需要概念一样。如中国价值哲学《价值论》里讲的大需要概念,就包含着需要、要求和欲望。再如马斯洛等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所说的需要,也是如此。大需要或大欲望概念与拉康区分的需要、要求、欲望之间是属种概念关系。在拉康看来,需要只是一种生物本能,可以以实物满足;但是即使是幼儿,它要表达自己的需要也必须通过发声,这就是要求。拉康曾经说:“在要求与需要撕裂的边缘处,欲望就开始显露了。”他并且说:“欲望是需要以要求表达时产生的剩余或衍生物”。如何深度觉解欲望,理解欲望与需要、要求之间的关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本人在博客上发表的文章:“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

。把伦理学视为第一哲学的列维纳斯关于他者(尤其是绝对他者即无限的观念-

上帝)与欲望的关系,已经做了很好地解读,本人打算另写文章,在这里不做展开。



我们探讨需要

(need)

,欲望

(desire)

,需求

(demand)

,三者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为捕捉人们自己心灵深处的无意识欲望,为患者也为我们正常人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服务的。拿做梦来打个比方,

做梦者以一种无意识主体的形式在梦中在场,而作为躯体之像的自我却没能在梦中出现,这说明什么?说明主体是分裂的,同时说明自我与他人可以转换。经过转换(或替代),做梦者以他者(他人、它物)的躯体之像的形式出现在梦中。一旦清醒过来以后,他人的躯体就返回到主体(

做梦者)

,主体(

做梦者)

重新以自我的躯体面目出现。所以,当主体以自我的面目出现时,他不知其根本上就是一个他者,也不知主体的欲望根本上是一种无意识欲望,一种他者的欲望,或者说主体是在欲望着他者的欲望。这么看来,要抓住或者是描述无意识欲望的确不是一件轻松闲聊的事。




捕捉人的无意识欲望有什么意义呢?对常人暂且不说,对患者,请看北大第六医院精神医学博士丛中教授在他的博文“欲望的概念”最后说的一段话您就明白了。丛中博士写道:

“在临床经验中,病人经常陷入的误区有三:

1

、他经常是沉迷于幻想中,不清楚他的欲望是什么,不能有效地去面对现实世界,不能有效地去采取行动,他没有完成进食活动的四个步骤过程。所以,他的生物需求也就一直都无法得到满足(力比多从外部撤回到心理内部,或者不能向外部投注)。

2

、病人总想回到过去,沉迷于对过去的怀念,不肯面对现实和未来(自恋式、幻想式满足)、

3

、病人只说他不想要什么(比如,他只说我不要痛苦的症状),自我排斥,心理严重冲突,趦趄不前,却不知道他要什么,如何才能得到这些。这些问题的解决,应该是,让病人逐渐意识到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些东西如何被无效的行为或对象物及满足方式替代了,或者帮助他如何才能从对过去的沉迷当中走出来,采取具体有效的行动,而不是只在那里与症状做斗争,一味地说‘我不要症状

/

痛苦’,极力排斥症状”。




尽管拉康认为欲望无法定义,但他却是把捉人的心理结构与主体的无意识欲望(“这条鱼儿”)的一个好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对拉康遗产的学习与研讨中获取养料。回到本文主题上来,如何把捉欲望与道德的内在关联?本人以为,借助于拉康关于“我是大他者的语言”、

“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可能会对我们有帮助。如果说拉康关于

“我是大他者的语言”侧重于描述人的心理结构的话,那么,他关于

“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就把欲望与“道德”的关系——“

得道”即“终极真理在一个人心灵和行为上的体现”在深度的层面上有了揭示与表达。

倘若我们把他者首先理解为我们每个人在没有自主意识(或者说没有长期记忆)之前面对母体或通过母体传达给我们每个人的知觉信念与为人处世态度,而这些知觉信念就是我们的原初信念、理想与信仰,就是前面我们解读的“道德”,那么,如此说来,抽象的理论就会变成生活层面上人人都可以感知的东西了。



前几天,本人在中华家庭系列排列QQ

群回应一个网友关于善与大道的理解时,曾写了这样一段文字:善与至善,就是道德主体的良知,这种道德主体的良知,就是大道,从禅宗佛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普度众生,对他人离苦得乐的担当。这里的问题在于,一些人从小在没有自主意识前与他者面对面时,就接收他者的委任,应承了责任。当良知主体在无意识中接受他者指令(作为绝对命令)不记得失承担对他人的义务时,如救人于水火,他/她感觉到自己是快乐的、幸福的、自由的。即使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觉得死得其所,值得,这是一种情形。另一种情形,良知的主体承担对他人或社会的责任,却无力改变他人或社会现状,背负重荷,压得自己透不过气,但却不能解决他人或社会问题,于是,自我就陷于内心纠结,责怪自己无力无能承担责任,感觉到自己活着对他人或社会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感。这种没有价值感而产生的深深内疚感,在指向自我时,往往又会采取自虐、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我提出的问题是:1

、作为心理工作者,我们是在观念意识层面关注道德建设,还是更要关注主体的心理健康?2

、道德主体的至善良知是否取决于主体的前在心理结构与心理感受?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本人是抱定充分肯定的态度的。道德主体的责任担当,他感觉自己是快乐的、幸福的、自由的,这就是好的,有价值的。譬如前些日子北京电视台报道北戴河的文香大姐开办的文香旅馆,

二十八年救助溺水者110

多人。她很多时候是做赔本的生意,可当他的举动在救助了一条条生命之后,再苦、再累、再赔本也乐在其中。倘若,当事人感觉到自己担当的是重负,有巨大压力,甚至出现了心理问题或躯体症状,这就是我们心理工作者的任务了。




除了协助来访者走出被困的心理围城,恢复身心健康,作为心理工作者(还有哲学理论工作者)务必谋求对至善有一个深度的觉解—— 即在新儒学关于“理一分殊”与 “道德主体”升华到“良知主体”的终极关切上——即在许金声先生关于“终极真理在一个人心灵和行为上的体现”上——即拉康关于“我是大他者的语言”、

“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上去觉解。

本人在建构价值主体心理学第四个层面揭示的主要内容:即在时间性中理解人的“心理网络”或心灵存在方式;在心理现象场的总体性与超越性中把握他者的异质性;深度把捉自身、语言与他者的关系。因为作者在理解和深度体验中意识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主体内心感知中,合理解读欲望与道德(“得道”即“终极真理在一个人心灵和行为上的体现”)的关系,才能深刻领会什么是超越与自由。理解和体验到这一点,才能透视个人主体在外部生活世界与内心世界的和谐,并真正获得意志支配的行动上的自由。




本人经过多年努力,试图建构的价值主体心理学,就是在对人的生命存在方式的层层深入中,理解和觉察

欲望与“道德”深层内在关联。这四层递进关系是这样的:第一、从人的三重生命(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交互关系及其存在状态出发,理解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现实。第二、从“价值”切入,解读认知与价值的异同点,解读人的价值观念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信念、理想与信仰;切实理解“价值以主体人自身为尺度”的原则和自我的境界。第三、学习借鉴诸多心理学与心理治疗成果,立足拉康现象学与语言学的精神分析学,主推本土自创心理学及其治疗方法。结合个案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第四、在时间性中理解人的“心理网络”或心灵存在方式;在心理现象场的总体性与超越性中把握他者的异质性;深度把捉自身、语言与他者的关系。第四层表述,是最困难的,本人也是在今年十一之后才形成的深入表达的思路,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尽快与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文化精华结合,与绘画、音乐、诗歌、

舞蹈

等象征语言的隐喻逻辑结合,

揭示人的心理潜意识,

解读灵魂出离自身与显临(附体)、替代或转换等精神现象。




热望对此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提出问题来讨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

Powered by Discuz! X2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