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7-14
- 最后登录
- 2013-8-18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911
- 精华
- 0
- 帖子
- 287
 
|
这么晚了还挑灯夜战写这篇日志,实在是因为我太为某些人捉急了。读这么多年书,怎么连个话都不会说呢?
平时我们说话都是从自己出发,尤其是受教育多的人,更不善于察言观色(有研究支持)。
这就是心理咨询和平时聊天最大的区别。心理咨询的四个原则是:共情、节制、关注、真诚。
借@李松蔚 老师的题,考考大家吧~
情景:假如一个朋友来找你抱怨他的导师多么不靠谱,以至于他的论文要写不完了。
你会对他说什么?
通常人们会有这样集中反应,你是哪一种?
1 “这完全不是你的错!”
2 “你的导师也有责任。”
3 “不用怕他。”
4 “实话实说就好了。”
作为朋友之间的对话,我们常常是这样劝朋友的。但作为心理咨询,以上对话都是不合格的。
为什么呢?
1 “这完全不是你的错!”——我是裁判
2 “你的导师也有责任。”——我是裁判
3 “不用怕他。”——怕,是你的问题
4 “实话实说就好了。”——我替你做决定
如果你这么做了,对方心里会怎么想?
1 “这完全不是你的错!”——唉,大家都这么说
2 “你的导师也有责任。”——唉,大家都这么说
3 “不用怕他。”——可我就是怕啊
4 “实话实说就好了。”——有那么容易才怪
所以以上谈话要么没什么用,要么让对方更苦恼,甚至生气。
再借一个@李松蔚 老师的案例
情景:一个学生想退学,辅导员让他来找心理咨询师,但他自己又不相信心理咨询。
你会怎么说?
1 “退学是大事,你要慎重考虑啊。”
2 “辅导员也是为你好。”
3 “我支持你!走自己的路!”
4 “其实心理学不完全是那样……”
这些问题在什么地方呢?
1 “退学是大事,你要慎重考虑啊。”——我比你懂
2 “辅导员也是为你好。”——我是裁判
3 “我支持你!走自己的路!”——我比别人开明
4 “其实心理学不完全是那样……”——我被误解了……
对方听了这些话会怎么想呢?
1 “退学是大事,你要慎重考虑啊。”——又是这一套
2 “辅导员也是为你好。”——你们果然是一伙的
3 “我支持你!走自己的路!”——好,再见!
4 “其实心理学不完全是那样……”——切!
这些都是“劝”,是朋友之间,邻里之间都可以做到的。这只是在从自己的角度,要么表明自己高明,要么开始说自己的委屈。可是心理咨询师显然不可能是世界上最高明的人,专门负责给人指点迷津。心理咨询师只是先试图从站在来访者的角度,然后发现他们看问题的问题,然后一点一点改变他们看问题的方法。
这些基础的心理咨询技巧其实很有用,这完全应该作为一门人际沟通的公选课。平时和朋友打交道很难注意到这些问题。
还有些小技巧,也是从@李松蔚 老师那里学的啦~
1 看到别人很紧张,可以对他说:“你好像很紧张。”有人能够理解他的紧张,他会比较放松。
2 看到别人不信任自己,可以对他说:“你好像不太相信我可以帮到你。”这样他会觉得你很nb啊,至少看出来他的怀疑了。
3 对于我来说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能够耐受沉默。嗯,我被评价为“沉默不耐受”了。沉默在咨询中也是有意义的,来访者可能在思考。
最后还有就是怎样来防止跟别人吵架。
其实用上面的技巧,你们就吵不起来了。
比如你是心理咨询师,你的来访者是挑事儿的,并不相信心理咨询。
-你们心理咨询有什么用啊?不就是陪人聊聊天儿嘛!
这时候你就不能教育他。你说半天心理咨询有用他也听不下去,还给你挑刺儿。这时候你要跟她共情。
-哦,你好像不太相信心理咨询会对你有帮助啊?
这样他就会继续说下去,解释为什么不相信,他是怎样想的。而你所要做的就是专注倾听,先搞清楚他的立场。
当然,以上都是心理咨询,不适用于朋友之间聊天,因为很累。也不适用于辩论,因为你不是要说服对方。对方也不是理性的让你去辩论的人。
我只是用这些来反省自己,为什么会跟那些中医粉儿、星座粉儿什么的吵起来?既然已经不能用辩论的方法理性说服,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曲线救国,讲点儿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