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熊玲专栏 > 智慧人生

熊玲:对“到底是由爱生‘性’还是由性生‘爱’”等问题的回复

作者: 时间:2016-11-12浏览次数:181







到底是由爱生“性”还是由性生“爱”?

这个提问显示了性与爱的因果关系,但性和爱本质上是独立的,是人类的两大基本需求,它们没有直接的相关性,所以,也就谈不上是由谁生的谁。在恋爱的亲密关系中,性与爱或许存在一定的相关,比如,有一对恋人,女孩起初对男孩一见钟情,很久之后才有性的感觉,而男孩对女孩最初连喜欢都谈不上,但对她有性冲动,在女孩的执着追求下,男孩接受了恋爱,谈了一年,他终究没有爱上那个女孩,最后分手了。这个例子看出,那女孩是因为爱而生性,仿佛爱与性之间是必然有关联。不过,也有这样的情形:女孩尤其是性冷淡的女性,在亲密关系中,爱是她建立关系的动机(动力),性行为却是维护关系的要素,就好像爱或被爱是目的,性只是手段,至于有没有性欲冲动、性快感体验并不重要。也可以说,爱里边蕴含性的吸力,性未必包含爱的因素。




如何才能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在意别人的看法是人之常情,特别是青少年时期,很在意他人眼光,这是成长中自尊心的驱使,正是从这份需求中,小孩才能得知或确定自己是谁或怎样。说“如何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应该针对的那些过分在意别人看法的人、活在别人眼中的人,而这些人之所以太在意别人看法,是因为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在他们的性格中缺乏自主性,缺乏引自己骄傲或自信的能力。因此,要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只有先看清自己的欠缺,理清自我想要的、能要的是什么,然后去慢慢去实现自我。当内心自足时,是不会在意别人是否点赞。









发生了婚前性行为有必要觉得愧疚吗?
愧疚是一种内在感受,不受 “有没有必要” 之判断而消长。也就说,性态度开放的人,这根本不是回事;只有性观念传统、性态度特保守的人,他/她婚前性行为了,可能会有愧疚是必然、是结果,即便他/她理性上认为没有必要,但感觉上还是愧疚。所以,婚前性行为后有没有愧疚感,是根据当事者的性价值观而决定的。你若是一个抗拒婚前性行为的人,自然会远离愧疚;你若忍不住婚前性了且又感觉愧疚,那你需要去承受这份愧疚感。因为,当性欲和伦理需求发生冲突,你选择一方,就应该去成长——包容另一方失落或焦虑的力量
。 




如何保持婚后的新鲜感?
既然是新鲜感,其本质是短暂。所以又既然是婚后,则没什么新鲜可言。如果真有保持新鲜感的需求,那就是打破“新鲜感”的幻想,承认和接受婚后必然的情感平淡、以及承担琐碎的生活细节,再理想一点,是理解和尊重双方的特殊爱好,或生活习性,允许对方做他/她真实的自己,那么,他们的婚后一定有比新鲜感更重要的东西:归属和安全感。



 








为什么有人明明想出去旅游,却到了节假日就宅在家里,这是一种怎样的矛盾心理?
许多事情都提现了人本质上是矛盾的。不过,在节假日克制旅游的愿望,是较容易理解的一种矛盾。因“节假日”本身是一个悖论,它既是适宜旅游又是人满为患有煞风景的时机,这令想旅游的人着实为难。当然,也可能映射有其他心理:回避冲突、患得患失等,比如,旅游和宅家是一个人的两大嗜好,旅游像是恋爱,宅家像是依恋母亲,她们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同等重要,但却不能在“恰当”时都满足,这提现了一个人“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选择焦虑




为什么会产生“我愿意为你去死”的这种心理?你们会被这样的话“感动”吗?
这种心理,大多是在情感冲动或激动时的表达。不过,能产生和表达出这一心理的人,至少说明他们是很感性、冲动型的人,未必是用情太深。深入点看,这类型的人内心结构中,住有很重的拯救或英雄情结,凡在亲密关系中有被认同、或被感动被激动、或有可能失去亲密关系之时,都会唤起这情结,表现出他“愿为你去死”的冲动,以获取和满足自身的被深度认同感。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 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2016.11.12


 熊玲相关文章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蜀ICP备02826852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