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咨询培训_成都心理医生_成都那家心理咨询所好_成都婚姻咨询_成都青少年咨询-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男少女渴望异性友情[陈一筠]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9:46: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那12岁的女儿怎么就爱招惹隔壁的男孩儿呢?他们上学总约在一起,有时还互相打电话。父母应不应禁止他们来往?”一位母亲两次来电话询问。
儿童期的男孩女孩,喜欢跟父母在一起玩耍。父母陪他们玩,哄他们玩,买玩具给他们玩,使他们开心。然而,当孩子长大一些,就不愿跟父母在一起玩了。如今的独生子女一代,家中没有同胞兄弟姐妹,跟谁去玩呢?自然就在家庭之外找同龄的伙伴玩了,同学,邻居家的孩子,甚至公共场所结识的同龄人。如果这样的同龄玩伴来自异性圈子,就格外让孩子感到新鲜、欣喜、兴奋甚至难分难舍。从旁观察的父母,内心总有一种莫名的担忧:是不是孩子有点儿不正常?成熟太早还是“学坏”了呢?不管制他们会不会“出事”?其实,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到达十一、二岁的男孩女孩,开始体验异性之间的友情,是十分自然、甚至是必须的。那些处在花季、雨季的少男少女,如果压根儿就没有与同龄异性朋友交往的兴趣和能力,那倒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了。
那么,花季少男少女之间的交往究竟有什么功能而使其成为“必须”的行动呢?
第一,娱悦身心,释放压力,放松神经,增进健康。
工作繁忙的成年人需要娱乐休闲,学习紧张的孩子们更需要娱悦身心。同龄的伙伴在一起谈天说地、遛马路逛公园,一道骑车兜风,郊游聚会,生日“payty”等等,最好的感觉就是“开心,痛快”。如果这些活动有异性参与,那就格外开心。因为异性之间有自然吸引力,有“磁场效应”,有“情愫”,“性愫”的伴随,大大增强了娱乐的效果。“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就是这个道理。在异性交往中,孩子们心旷神怡,学习上的压力减轻了,神经放松了,身心健康、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与生活,这是他们的需求,也是他们的权利。孩子并不是学习的机器,功课的奴隶。其实,世界上有许多高雅而健美的文体活动都是为两个性别共同参与而设计的:交谊舞、双人舞、男女声二重唱、男女乒乓球混合双打、男女花样滑冰等等,难道不是给人一种格外清新和美感的享受吗?如果在某些娱乐场所,只见同一性别的人群,那该是多么单调和枯燥?这就是万物皆有“阴阳和谐之美”的道理。现代社会几乎都取消了男女分校的制度,也有这层含义。
第二,孩子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异性友情不可或缺。
当女孩来月经、男孩开始遗精,从生理上表明了孩子的性成熟。此时的男孩、女孩,以其特有的性别磁场在对异性产生吸引力,或被异性磁场吸引。这不是他们自身意识到的,更不是他们刻意计划的。孩子最初的性别磁场的引力指向,一般是指向家庭中距离最近的异性父母:男孩指向母亲,女孩子向父亲,悄然强化着所谓的“恋父”或“恋母”情结。因此,细心的父母可以观察到,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在对异性家长的态度、表情、言行上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十分正常。但这个过程不可持续太久,需要尽快让孩子的性别磁场指向从异性家长转向同龄同辈的异性,这是青春期社会化的一个特殊环节,可称“第二断乳期”或“心理断乳期”。如果一个男孩或一个女孩迟迟不能完成“第二断乳期”,他或她就将在与异性的交往中遇到困难或在将来的恋爱择偶乃至婚姻中受到挫折。其次,“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两个性别的代表从少男少女时期的自然接触开始交往,一边认识异性世界,一边认识自己,知己知彼,增强与异性相处的自信、自尊感和相互悦纳、尊重、平等的观念,为将来与终身伴侣结合并和谐地相处,做好远期准备。这对现代婚姻的幸福和家庭生活美满,也是不可缺少的。
第三,解除心理困扰,实施情感救助,有助于维护青春期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患。
青少年期是容易产生烦恼情绪和心理失衡的阶段。既有来自生理与身体变化的不适之感,又有因功课压力、成绩波动、人际关系和家庭气氛而带来的烦恼。烦恼中的少男少女,渴望心理救助和情感支持。此时,父母往往忽视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烦恼,难以走进孩子的心扉;老师则多半关注学生的学习和一般行为表现,不易深入解读到每个孩子的心理变化。而此时最敏感地察觉同伴心理烦恼的,往往是某位与其相好的异性,于是他或她带着“磁场”效力去安抚对方,特别有效。这就好像落水者遇到救生船,是少男少女容易与“知心”的异性产生亲密感,觉得“只有对方最在乎我,最理解我”、两人闪电似地好起来的重要原因。。但当对方脱离烦恼之后,不再需要先前那位“救助者”了。因此,带有心理救助性质的异性交往,不可能持久,就象获救者不再依赖救生船一样。但这种“心理救助”性质的异性友情,充当了心理医生或心理辅导员的角色。正因为这样,避免了孩子们从一般的情绪困扰转而成为心理障碍,也可预防心理障碍发展成为心理疾病。作为父母和老师,难道不应对少男少女之间这种自愿者式的心理救助充满感激之情吗?千万不应以“搞对象”之类的心理暗示造成这种本应是短暂的情谊被强化为长久的心理依赖甚至终身的承诺,那反而会束缚或误导了孩子。
总之,家长和老师在认真分析和读懂了少男少女友情的性质和功能之后,就应该转变观念和态度,从封杀、堵截到疏导、关心,并与孩子坦诚地讨论。前者会造成“逆反”甚至弄假成真,后者才会使青春友情发挥积极功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人格健全,将来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

Powered by Discuz! X2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