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咨询培训_成都心理医生_成都那家心理咨询所好_成都婚姻咨询_成都青少年咨询-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体主客关系(作者:丛中)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09:29: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熊玲心理咨询 于 2016-3-17 09:32 编辑

自体主客体关系
丛中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探讨潜意识时,倾向于向个体心理内部最深处去查找原因,会发现,早年的创伤以及由遗传所获得的本我、内化的超我等构成了一个人的潜意识内容及精神动力的来源。

后来的精神分析家,特别是以克莱因为代表的客体关系理论学派,更是倾向于由“人际关系”来探讨潜意识的形成,其重要观点是,潜意识是内化了的人际关系,形成客体关系表象,representation),认为潜意识中具有个体作为客体及他人作为客体所形成的客体关系表象,简称为“客体关系”。

科胡特提出了“自体客体”的概念。“自体客体”中的“客体”,原本是个体之外的现实客体;但是,个体却潜意识地把这个外部客体当作是自体,即,当作是自身延伸出去的一部分。这时,外部客体与自体结合在一起,就被叫做“自体客体”;当个体据此来进行外部人际互动,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就叫做“自体客体关系(移情)”。比如,个体强求他人“你必须跟我有同样的想法”!这样的人际互动模式,就属于“自体客体关系”,包括“全能感自体客体关系”、“理想化的自体客体关系”以及“孪生他人的自体客体关系”。

James William,将个体(自体,self)进一步细致区分为两个成分,主体(subject)与客体(object)。比如,照镜子的时候,我看到我自己了,I see me。这时,个体就具有两种成分,一个是动作的发出者,主体,I;另一个是动作的对象物,客体,me。

一个人,其自身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也可以构成一种“关系”,比如,我喜欢我自己,我讨厌我自己,我善待自己,我虐待自己,……这些都是个体自身存在的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自体主客体关系”。
在个体心理内部,的确存在着这样的“自体主客体关系”。
这样的自体主客体关系,是怎样产生的呢?

就像弗洛伊德理论所说的那样,潜意识来自于个体既往生活的经验,深入内化,成为潜意识。潜意识不被个体所觉察,却在支配着个体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模式。个体在早年的生活经历、人际互动中,自身作为主体和客体的经验,同样也会内化到潜意识中,成为潜意识中的“自体主客体关系”。

如果我们从这个观点出发,就可以进一步提出潜意识中存在着某种“自体主客体关系”,这样的提法,有可能成为对精神分析潜意识理论的一种发展,成为对精神分析“潜意识”概念的一种新的解读方式。

就像是科胡特的“自体客体关系(移情)”概念那样,个体潜意识中的“自体主客体关系”,同样地会在人际关系中被反映出来、折射出来,表现为个体对人际关系的推动或对他人的强求。比如,当一个人,内心不喜欢自己的时候,他可以在人际关系中外化、投射为“我不喜欢你”或/和“你不喜欢我”。当一个人内在的潜意识中的主客体关系是“我喜欢我自己”时,他就会在人际关系推动中表现为“我喜欢你”和/或“你喜欢我”,甚至可以把自体的主客体关系整个都外化为“你也是喜欢你自己的”。就此,我们能够看到,潜意识中的自体主客体关系,正在推动着个体的外部人际关系的发生与发展(自体主客体关系移情);相反,外在的主客体关系,也会逐渐地内化到潜意识之中,构成潜意识中的自体主客体关系。

按照“自体主客体关系”的观点,在心理治疗时,我们可以借助来访者外在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互动模式,帮助来访者反省和觉察自己内心深处(潜意识中)的“自体主客体关系”,调整内心的主客体关系,以调整和完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逐步建立

和发展更加和谐的外部人际关系及内心的自体主客体关系。

如果在心理治疗中,重视和强调潜意识中的“自体主客体关系”,重视现实人际关系中的“主客体关系”,或许这就成为了一种新的精神分析疗法,至少是在现有的精神分析疗法中,补充增加了一个新的元素和维度。

每个人,都具有“主体”与“客体”两个成分。那么,客体关系理论主要研究了潜意识当中“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主体间性的心理治疗理论主要研究了治疗师与来访者“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科胡特提出的“自体客体”关系,则是强调个体的“自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所重点关注的是:个体潜意识中的“自体主客体关系”,以及人际互动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方式。由此看来,在原有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在客体关系理论、主体间性理论和自体客体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再增加“自体主客体关系”的维度,才能更加全面地描绘出潜意识及现实人际互动的整体面貌。

声明: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
欢迎您关注订阅“丛中精神分析”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为:firstbush
宗旨:“传播精神分析理念,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

Powered by Discuz! X2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