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咨询培训_成都心理医生_成都那家心理咨询所好_成都婚姻咨询_成都青少年咨询-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91|回复: 4

小六的心理咨询学习心得 1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3-6-20 13:47:44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早上又要去@李松蔚 的CBT(认知行为治疗)学习小组了。上课的5个星期,每周都特别盼望星期天愉快又充实的上午。
虽说我是学心理学的,但对于心理咨询我是个门外汉。在所有官方签名上都强调自己“不会心理咨询”。每当别人向我倾诉他的心理问题时,我就很窘迫,学生理的被别人问医学问题也是这种感受吧?
但作为一个律己肾炎的科普工作者,总这么无知也不行,还是应该找个靠谱老师把我领进门儿。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以后我再也不怕你们向我咨询心理问题啦~~~也不怕你们说我说话太不着听不像学心理学的啦~~~
以后我会这样说:你没付钱呢!
没错。这几周学习下来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心理咨询是个需要用心做的手艺活。真不是随便聊聊天,专业要求很高的。主要是对于咨询师来说,咨询的过程是“反人性”的。人性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不信你回忆一下,跟朋友聊天时有多长时间是在自己说自己的?有多少次是在抢着说?有多少是在炫耀自己?有多少是在自傲表现?有多少是在自我发泄?
但心理咨询的过程是一个咨询师完全将生活中的自己忘记,和来访者达到共情的一个过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可以尝试在某次谈话中完全倾听,用自己专注的眼神和神态,促使对方一直说下去。这是需要极大耐心和一些训练的。
哎呀,接下来还有好多想说的。
还会说到咨询技术跟平时聊天的区别,
心理咨询行业的钱景(目前还真挺暗淡的),
我个人的收获……
不过我得赶紧睡觉了,还要早起呢~~~
大家还有什么关于心理咨询的问题呢?我会帮你请专业人士解答~~~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3-6-20 13:48:37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以为学心理咨询很赚钱,我以前也这么觉得。
我高中的时候就听说看一次心理医生一小时200块。
200×8×5=8000 这是一个星期啊~~~
而且通常心理咨询的正规短程治疗是12-20次,每周一次。
这么算下来现在@李松蔚 老师一个小时能到¥(具体多少,请根据评论5楼的留言自行计算),那他就是身边的高帅富啦!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 你听说过身边谁在看心理咨询师吗?你心理问题回去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吗?太少了。据个人开业的心理咨询师说,平均来一个来访者就要花费1000元的广告费用。找心理咨询师这件事在国内还比较稀罕。
2 你知道心理咨询一个疗程需要多长时间吗?前文说了,12-20次。但很多人以为跟医院看急诊似的,看了医生开了药就可以走人了,所以有人会从外地大老远赶到北京替亲友看病。这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
3 如果你想省去自己开心理诊室的广告费用,那就要挂靠在比较大的心理医院。比如现在国内比较大的有国奥心理医院、林紫心理、中德心理医院,但是名气越大就会从中间抽取的佣金越多。当然,对于咨询师来说得到的来访者也越多。
4 鱼龙混杂。什么人都可以做心理咨询,在这个行业比拼的是名气而不是技术。有名气的,哪怕你是寺庙里的和尚,也会有人高薪请你做咨询。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形象。
总的来说心理咨询行业还属于僧多粥少,三年吃一顿,一顿管三年的状态。而且对于年轻的,没有名气的心理咨询师尤其如此。
而且在学心理咨询师时还要上各种培训班儿,比如中德、中挪、中美合作的几个,价钱都非常的贵,动辄上万。投资什么时候收回来这真是不好说。所以看到一条微博道出很多心理咨询师的心声。

那么怎么找靠谱心理咨询师呢?
真的别看什么劳工部那个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那个很容易考,中国有十几万呢。反而真正的临床心理学家没有多少人有这个证。好吧,@李松蔚 就没有~~~哼哼。而且这个证的考题也满奇怪的,就不多吐槽了。
心理咨询是个技术,关键还在练习。看咨询小时数是比较靠谱的方法之一。美国对此就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中国心理学会想用一个更靠谱的认证体系代替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于是就有了“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但这个更像行业内部规范,并没有法律效力。

今天就到这儿吧。
明天继续说心理咨询和聊天儿的区别,以及我今天学到的怎样避免跟人争吵。哎呀呀,我觉得这个特别有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3-6-20 13:49:39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晚了还挑灯夜战写这篇日志,实在是因为我太为某些人捉急了。读这么多年书,怎么连个话都不会说呢?
平时我们说话都是从自己出发,尤其是受教育多的人,更不善于察言观色(有研究支持)。
这就是心理咨询和平时聊天最大的区别。心理咨询的四个原则是:共情、节制、关注、真诚。
借@李松蔚 老师的题,考考大家吧~
情景:假如一个朋友来找你抱怨他的导师多么不靠谱,以至于他的论文要写不完了。
你会对他说什么?
通常人们会有这样集中反应,你是哪一种?
1 “这完全不是你的错!”
2 “你的导师也有责任。”
3 “不用怕他。”
4 “实话实说就好了。”
作为朋友之间的对话,我们常常是这样劝朋友的。但作为心理咨询,以上对话都是不合格的。
为什么呢?
1 “这完全不是你的错!”——我是裁判
2 “你的导师也有责任。”——我是裁判
3 “不用怕他。”——怕,是你的问题
4 “实话实说就好了。”——我替你做决定
如果你这么做了,对方心里会怎么想?
1 “这完全不是你的错!”——唉,大家都这么说
2 “你的导师也有责任。”——唉,大家都这么说
3 “不用怕他。”——可我就是怕啊
4 “实话实说就好了。”——有那么容易才怪
所以以上谈话要么没什么用,要么让对方更苦恼,甚至生气。
再借一个@李松蔚 老师的案例
情景:一个学生想退学,辅导员让他来找心理咨询师,但他自己又不相信心理咨询。
你会怎么说?
1 “退学是大事,你要慎重考虑啊。”
2 “辅导员也是为你好。”
3 “我支持你!走自己的路!”
4 “其实心理学不完全是那样……”
这些问题在什么地方呢?
1 “退学是大事,你要慎重考虑啊。”——我比你懂
2 “辅导员也是为你好。”——我是裁判
3 “我支持你!走自己的路!”——我比别人开明
4 “其实心理学不完全是那样……”——我被误解了……
对方听了这些话会怎么想呢?
1 “退学是大事,你要慎重考虑啊。”——又是这一套
2 “辅导员也是为你好。”——你们果然是一伙的
3 “我支持你!走自己的路!”——好,再见!
4 “其实心理学不完全是那样……”——切!
这些都是“劝”,是朋友之间,邻里之间都可以做到的。这只是在从自己的角度,要么表明自己高明,要么开始说自己的委屈。可是心理咨询师显然不可能是世界上最高明的人,专门负责给人指点迷津。心理咨询师只是先试图从站在来访者的角度,然后发现他们看问题的问题,然后一点一点改变他们看问题的方法。
这些基础的心理咨询技巧其实很有用,这完全应该作为一门人际沟通的公选课。平时和朋友打交道很难注意到这些问题。
还有些小技巧,也是从@李松蔚 老师那里学的啦~
1 看到别人很紧张,可以对他说:“你好像很紧张。”有人能够理解他的紧张,他会比较放松。
2 看到别人不信任自己,可以对他说:“你好像不太相信我可以帮到你。”这样他会觉得你很nb啊,至少看出来他的怀疑了。
3 对于我来说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能够耐受沉默。嗯,我被评价为“沉默不耐受”了。沉默在咨询中也是有意义的,来访者可能在思考。
最后还有就是怎样来防止跟别人吵架。
其实用上面的技巧,你们就吵不起来了。
比如你是心理咨询师,你的来访者是挑事儿的,并不相信心理咨询。
-你们心理咨询有什么用啊?不就是陪人聊聊天儿嘛!
这时候你就不能教育他。你说半天心理咨询有用他也听不下去,还给你挑刺儿。这时候你要跟她共情。
-哦,你好像不太相信心理咨询会对你有帮助啊?
这样他就会继续说下去,解释为什么不相信,他是怎样想的。而你所要做的就是专注倾听,先搞清楚他的立场。
当然,以上都是心理咨询,不适用于朋友之间聊天,因为很累。也不适用于辩论,因为你不是要说服对方。对方也不是理性的让你去辩论的人。
我只是用这些来反省自己,为什么会跟那些中医粉儿、星座粉儿什么的吵起来?既然已经不能用辩论的方法理性说服,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曲线救国,讲点儿策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3-6-20 13:50:29 |显示全部楼层
盼望着盼望着,这个学期的CBT心理咨询学习小组又开始啦~继续分享我的学习心得。请大家批评指教。内容基于@李松蔚 老师的讲课内容,但如果有错可能是我记错了或者过度演绎了……
--------------------------------------------------------------
心理咨询和聊天有什么区别?
之前我说过不少,比如无条件积极关注、比如共情。这些都是基础,但还不够。心理咨询还是个技术活。
心理咨询师最讨厌被人误解为靠聊天挣钱,而普通心理学人则怕被人误解为会心理咨询。
那么心理咨询和基础心理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的理解是,心理咨询是基础心理学的一类应用。心理学的应用还有很多,消费心理学也算一个,最近《怪诞行为学》作者在MOOC开了一门课,跟消费心理学有很大关系,感兴趣可以听一下。http://www.guokr.com/post/447071/
心理咨询使用的各种咨询疗法也是从心理学的不同理论衍生出来的。大家熟悉的精神分析疗法就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的。
而我现在正在学习的CBT(cognition behavior therapy 认知行为疗法)顾名思义就是从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研究中衍生出来的。
行为主义是什么呢?他们的祖师爷是巴甫洛夫。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不相信弗洛伊德那一套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他们觉得能够测量的才是存在的(好像是受到贝克莱“存在即感知”的影响?)。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斯金纳曾经提出一个理论叫 Behavioral Functional Analysis。怎么翻译?行为功能分析?好吧,现在心理学上是这么翻译的。但如果你了解这个理论之后会发现,其实这是个错误的翻译。在这里 Functional 其实是函数的意思。
没错!心理学的科学之处就在于我们总是试图用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的方法和思想去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过程。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习惯都是条件反射形成的。

也就是说一个刺激来了,一个人基于他的人格(心理学上的人格是通常说的性格)、自尊(心理学上的自尊可以理解成自我期望、自我评价)、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理状况(冷暖、饥饱)等等个人因素做出反应,这个反应得到一个好结果,就会促使行为的再次发生。
我们称之为强化(正强化是增加想得到的,负强化是减少不想得到的,都是促使行为再次发生)。减少行为发生的结果被称为惩罚。
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不想要或者想要某个反应,只要适当改变刺激、个人因素和结果的某个或者某些变量就可以了。
行为疗法的第一步就是先要明确SROC都是些什么。明确SROC的这个过程在治疗中被称为“案例概念化”。
这节课就是再讲如何将一个案例概念化。如何确定SROC。
确定的过程说起来很简单:
1 要改变什么行为?R
2 行为在什么条件下出现?S
3 个人因素对该行为有没有影响?O
4 哪些因素有利于行为的维持?C
先说刺激,也叫情境因素。分为外在(Se)和内在(Si)两种。
巴甫洛夫的铃铛就是外在因素,它引起了狗流口水。
Raj在女人面前不能说话,女人就是Raj的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就是个人想法、感觉、期望、目标。
“这件事情很困难,我没法完成。”
还有些躯体因素也可以算作内在因素吧。
饿。Sheldon不是说过么,女人生气多半是因为她饿了。
头疼、尿急、PMS……
看起来好像挺容易确定?那出两个问题吧。
案例1
-他不尊重我,我很生气。
这里刺激因素是内在还是外在呢?
案例2
-我在寝室睡不着。
这里的刺激因素是内在还是外在呢?
对于第一个案例,虽然来访者报告说是别人让他生气,但你并不在场,所以还有可能是来访者的内在因素让他产生了别人不尊重他的感觉。这时候就要通过其他问题来确定真正的原因。
对于第二个案例,需要通过多次事件比较直接找出相关变量。
问他:你是只要一在寝室就睡不着吗?从来没睡着过?
这时候他就会给出更多信息。
-室友一打游戏我就睡不着。
-室友一在外面上自习我就睡不着。
-室友一学习我就睡不着。
-室友卧谈让我睡不着。
诸如此类,这样就可以很容易确定他睡不着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了。
【随堂练习】
对下面表述提问
-跟异性说话的时候我会结结巴巴。
-只要考试成绩不好,我就觉得崩溃了。
-这孩子一坐下就浑身难受。
-遇到比我强的人,我就紧张。
下面说行为反应。
1 认知反应 R cog:评价、信念、归因、自动化思维
-他现在还没回来,一定是在外面有人了。
2 情绪反应 R emot:恐惧、愤怒、哀伤(正面情绪就不来找心理咨询了。。。)
3 躯体反应 R Phy:头晕、恶心……(几乎所有病症都有可能吧?)
4 行为反应 R Mot:可以观察到的行为
行为缺乏:不出门、不接电话……
行为过度:暴食、摔桌椅……
(厌食症算行为缺乏还是行为过度?好吧。。。不重要)
行为反应最容易判断,行为的后果却比较难判断。因为很少有人会承认自己这些想改掉的不良行为其实会有好后果。但没有好后果,是什么强化了这些不良行为呢?
怎么问?
直接问。当然不是问他:你这么做对你有什么好处?
而是让他自己说下去,也许自然而然就说到后果了。
再有就是假设检验。
-每次你那么做家长就会很着急吧?
有时候也问不出什么结果,就只能靠常识和观察了。
但不管怎样,所有的行为都肯定会有结果。对于问题行为,都会有一个好的短期结果和坏的长期结果。
最后留一个案例作为练习。请大家各抒己见在评论中留下你的答案吧。
对下述案例做水平式行为分析
大四理科女生,22岁,面临考研。家教严格,父母均为高级知识分子,对学习重视程度高。有完美主义特质,学习刻苦,成绩中等。自述不能静心准备考研,翻开专业书就犯困,浑身疲倦,
脑子里闪现各种念头,无法集中注意力。每天都会去自习室复习,效果很差,从早坐到晚,仍然盯着最初的一页,此状况已持续一月有余。认为自己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希望通过心理咨询降低压力,提高复习效率。焦虑,沮丧,每天都想过要放弃,只能苦苦坚持
对前途失去信心,不知该如何面对父母
明天继续说做纵向分析的方法,以及更多更八卦的案例。
也欢迎大家提供案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3-6-20 13:51:13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上次讲“案例概念化”。
还记得这张图吗?

上次是从横向分析刺激、反应和结果。
但如果这么做就有个问题,子非鱼安知鱼之了?所以你很难判断一个刺激对于别人是好的还是坏的。这就需要考虑到他的个人因素。也就是我在这篇中继续写的——纵向分析。
相比起横向分析,纵向分析更宏观一些。横向分析是舞蹈,纵向分析是舞台、灯光、音效。
那么,纵向分析都分析些什么呢?
1 个人计划
2 个人环境(他的家庭、单位、文化等等的规则)
3 问题起源
2、3比较好理解。1 需要解释一下。
所谓个人计划就是个人自我设定的目标,和达到此目标所需的策略和方法,是一种抽象的概括
例如:权力,社会关系,成就,自立权,享乐,安全感,认同感等。
当知道一个人的个人计划之后,就会理解很多事情。比如一个个人计划只有权力的人可能很难理解个人计划是家庭的人在为家庭做事时所获得的积极情绪。
了解个人计划就方便我们之后继续分析他的更多行为。
但人们的个人计划常常不止一个。而且其中可能存在等级关系。最大的个人计划影响的范围也最大。
个人计划也会常常出现矛盾。最常见的比如家庭和事业,事业和享乐……于是人们就可能在多个计划中做出妥协,这也常常会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
比如一个孩子父母关系不好,但只要一去网吧,父母就会齐心协力对付他。这样他去网吧就会得到两个好的结果,一个是父母关系缓和,一个是自己玩了游戏。满足了他家庭和享乐两个计划。
如何分析计划?
1 自下而上。从行为开始,理解计划。
2 自上而下。从计划开始,理解行为。
如何评价计划?
可以问这样几个问题:
他自己知道吗?
计划切合实际吗?
计划间互相冲突吗?
计划间等级次序清楚吗?
策略有效吗?
他有能力执行策略吗?
可以从上述这样几个点来理清计划。
到此为止,案例概念化就算做完了。
做案例概念化有什么用呢?主要是可以帮助咨询师制定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的原理说起来很简单。既然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一个个刺激、行为、结果的循环塑造的,那么我们只要改变刺激、行为结果,或者帮助他理清个人计划,不就可以改变行为了吗?
难就难在怎么改变刺激、结果和梳理个人计划。这些都是以后的事儿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

Powered by Discuz! X2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