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咨询培训_成都心理医生_成都那家心理咨询所好_成都婚姻咨询_成都青少年咨询-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山雾景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为你自己——一个心理咨询师想告诉你的(一)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21#
发表于 2013-3-15 16:21:49 |只看该作者
心理求助指南 (二十)
2012-08-10 12:24:06
不断地收到豆友询问如何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有一些必要的常识,我觉得灰常重要。在你想要寻求心理咨询之前,你要知道找谁、干嘛、你能做啥:

1)你不是要找一个心理学工作者,你要找的,是一个临床的心理咨询师。

因为大多数心理学家在做的事情,其实和我们老百姓们的日常生活隔了千山万水。他们折腾猴子,研究数字,他们的成果应用在无数的行业(当然也有无数的成果,还没有人知道能干啥用)。而尽管心理学的研究者在做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但他们大多数并不是“心理咨询师”,甚至也不一定了解心理咨询和“思想教育工作”有甚差别。

你要找的,是一个接受过系统训练的、专门从事临床心理治疗的心理咨询师(或者精神科大夫)。


2)在开始接受治疗之前,主动挑选你的咨询师。

心理咨询的本质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单从人的角度来说,你若是遇见一个不喜欢的人,付钱逼迫自己向TA打开心扉,这个过程得多自虐啊。

尽管治疗的本质殊途同归,但是不同流派的心理咨询师们,也确实用着相互之间听不懂的语言,用着非常不同的方法,来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

你有权利、有必要,在开始咨询之前,认真地了解你的咨询师。


3)你要选择一个,让你觉得可以建立信任感的心理咨询师。

因为心理咨询里面,咨询师才是最终那个使治疗发生作用的工具。来访者需要和咨询师一起建立一种关系,在这个关系里面足够安全地去呈现你所有的自己。而咨询师会通过这个特别的关系,来让治疗发生作用。

倘若你一开始,无论什么原因,就觉得你不可能信任这个咨询师,不要理会你理智里面所想的:“大家都说这是个好咨询师,我应该试试”诸如此类的念头。去找下一个咨询师。


4)开始咨询之前,尽可能多地尝试了解这个咨询师(人本身)。

包括年龄、性别、TA的职业经历,对人和生活的态度,甚至长相。你可以去看TA的微博、博客,你可接触到的TA的相关信息。若能够见面,则更好。

相比TA在媒体上有怎样的影响力、拿过什么样的证书、有怎样的专业背景,若是一个行业内获得认可的咨询师, TA这个人本身所带给你的感受,在咨询中对你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当然这绝不是要你去费尽心力去打探咨询师的个人隐私,和3)表达的一样,目的仅在于,找一个你觉得易于建立信任关系的人。(谢谢 @鱼儿 修正)


                  总而言之,你总会希望找一个,让你觉得舒服的开始。


5)你要了解心理咨询有严格的设置。

一般的咨询设置是,每周一次见面,固定的时间地点,每次50-60分钟。关于时间和频率,有几种情况有特例:

a.传统精神分析流派会是每周四次,每次50-60分钟,而这样的治疗一般针对个别的来访者,现在比较少会使用到
b.有一些来访者的症状严重,偶有开始的时候一周两次,稳定后每周一次,咨询结束之前可能会降低见面频率)。
c. 家庭治疗的时间可能会60-90分钟,在咨询前咨询师会主动告知。

因为心理咨询是要在一个非常特别的环境下,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特殊的关系。每周一次的频率,既能够在咨询的环境下得到即时的支持,又能够保持现实生活的状态;而固定的时间地点,能够帮助形成“Therapeutic container”(参考《这是个和现实不同的地方》)。

如果咨询师总是换着咖啡厅给你做咨询(非常特殊的情况下除外),用掉了1个半小时,说因为超时30分钟,让你加钱。让丫滚蛋。因为在咨询的过程里面,这是咨询师的责任,来保持咨询的设置。


6)咨询“疗程”的长短、以及咨询的目标,是在咨询中,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商定的。

咨询的前几次(甚至在更长一段时间里面),一般是做评估、收集资料的过程。咨询师会帮助来访者在前几次确定大体的咨询目标,而这个目标会跟随治疗的深入不断调整。

因为咨询的一个作用,是帮助你去了解你自己。打个比方,你头痛去找医生。医生的任务是找出你头痛的原因,是心是肺是脊髓,治疗它。心理咨询是一样的。所以咨询的目标,会随着咨询的深入,不断调整。

在不足够了解你状况的时候(比如第一、二次见面),倘若一个咨询师告诉你说,你是因为XXX,所以患上了XXX,7次一个疗程,交钱包治(精神科大夫的药物使用除外,因为药物确实是用来解决症状的)。你就要把之前的咨询费也给要回来,拎包甩门离开。


7)若你心底有诉求,要知道咨询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问题” 。

这并不是给咨询师找借口。因为:治疗不是给建议、讲道理、做理智的分析。这些你的政治老师都会做,你也千真万确不必花费这样的时间和金钱,来找人教育你。

咨询真正开始发生作用的时候,是在你和咨询师之间,建立足够安全的咨访关系,你开始能够将自己(潜意识层面)打开,咨询师才有机会通过你们之间建立的关系,开始给你真正的陪伴、支持、疗愈。(参考《成为你自己》)

因此,若你确实心底有求助的诉求,这个关系的建立总会需要一段时间。当然,咨询师也有责任,在咨询的过程中给来访者以治疗的信心。


8)你可以主动提出结束治疗。

好的咨询师会在适当的时候,开始和你谈论什么时候,如何结束治疗;TA也会鼓励你,当你觉得想要停止治疗的时候,主动地和TA坦诚地谈论如何结束治疗。

不必担心被咨询师“绑架”,你可以主动提出结束治疗。咨询师不是巫师,TA没有能力操控你的思考和行为。当你觉得治疗对你产生“伤害”的话,你可以主动提出希望终止治疗。

但是请和你的咨询师坦诚的讨论你希望终止治疗的原因。因为咨询的过程并不总是温暖怡人的,在适当的时候,治疗师会向你发出一定的挑战。治疗师可以帮助你觉察,你希望结束治疗的原因是如下之一:

a. 移情反应(例如:是因为在治疗中觉得被挑战,或者是你每次应对亲密关系的一个惯常模式)那么这就有可能是治疗深入的一个契机,或者提醒咨询师,TA需要调整治疗的步伐
b. 你确实不再需要更多的帮助,共同商量结束咨询
c. 这个咨询师本身并不适合你,好的咨询师会给你进一步求助的建议

总之,和你的咨询师去坦诚地谈论你希望终止治疗的原因,治疗师会有机会给你进一步的、更适合你的求助建议。


9)你可以放弃这个心理咨询师,但请不要放弃求助噢!

这是我每次都会跟我的来访者说的一句话。

因为就好像谈恋爱一样,无论咨询师多牛X,都会有不适合TA的来访者。更何况国内咨询师的状况鱼龙混杂,找咨询师的过程更像是盲人摸象。你可能遇见不靠谱的咨询师,亦有可能遇见好的但却不适合你的咨询师。

请不要因此失去信心。就像恋爱一样,你可以放弃不合适你的EX,但请不要放弃爱情;你可以放弃不适合你的咨询师,但请不要放弃求助!

请相信,男女老少的咨询师,总有适合你的那一个:)。


10)Last but not Least. 注意安全。(谢谢 @细路河 补充 )

因为两人单独共处一室,安全问题,其实是双向的。无论是咨询师还是来访者,都要注意人身安全。

如果咨询室不是设置在医院、学校、公共写字楼等地方的话,留心安全。一般咨询师为了保护自己,在接待室会安排人留着,以防突发事件。但是对于来访者,你若觉得例如咨询室“锁门”不安全,你大胆提出希望只关门不要锁门。好的咨询师能够理解。

若确实觉得人身不安全,当即离开。保护自己最重要。
=================
热盼豆瓣上藏龙卧虎的咨询师朋友们,修正补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2#
发表于 2013-3-15 16:22:16 |只看该作者
关于倾听(二十一)
2012-09-05 23:16:08
(一)
我更年轻一些的时候,是如此地羡慕做人物访谈的记者。我猜想,每天去见不同的人,听不同人的声音故事,回家把它们用文字写下来,是多么多么美好和享受的事情啊(虽然成年之后……懂得理想和现实差距很大:)。

所以前一段有功夫的时候,我装模作样地做了两次采访。也专门买了些人物采访的书来看,我想知道好的人物采访是怎样的。我一直看不明白的是,人物访谈里面都是被访者在Blablabla说个没完,记者从中究竟起多大作用?看起来So Easy!

然后我就去做了。采访的过程跟头流水。结果是第一次费尽心力做的采访终未能成稿。拿着那篇稿子四处讨教时,得到的反馈大多说,稿子里面的故事不够,而观点太多。

我陡然意识到,因为那个被访者是我熟识的一个朋友,因对其生活熟悉,我对他这个人的兴趣,全在他的观点上。而因此本该是讲述他的故事,变成了我的一种表演。

(二)
    我隔三差五会做口译。口译也是件有趣的事情。它看起来机械、单调、重复,而做起来它却是门艺术,而且富有感情。因为你需要和说话的人共情,磨合,然后将TA的话用你的语言不着痕迹地表达出来。有意思的是,翻译甚至有时候不关乎精准,却关乎情感。

从前听得一个年长的翻译讲,说翻译这个职业不光鲜,亦需忍耐。它最好的工作结果是没有人留心到翻译的存在。因你需将焦点转向场内的主角。而若人们在演讲结束后,记住的是翻译的个性,那这便成了翻译的一场表演,却脱离了演讲本身。

(三)
    然后我想回到我的老本行,心理咨询上面。

有一次我们做倾听训练。基本要求是这样的,两个人一组,一个人说,一个人听。说的人,随便说什么都好。听的人不能说话,只能认真地听,用自己的非语言表达,来给予对方支持。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做三分钟,后来慢慢延长时间。结束时候我们问有多少倾听者真的一字未发?房间里面寥寥无几。

问倾听者说,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你会说话呢?

有人说,因为说话的那个人太尴尬了。我想帮帮他;有人说,我太理解他了,我着急要表达;有人说,我想帮他说下去。

你是怎样帮他说下去的呢?我们问。

于是有人举了个例子。说,她讲到她大学谈恋爱,然后我就问她,那你高中时候呢?她讲完高中时候,我就问她,你初中时候呢?讲完初中,我就问她,那小学时候呢?于是我们不尴不尬,激情四射地讲完了这几分钟。

然后我们问那个女孩子,这些是你刚才想说的吗?女生有些害羞,说,其实,我是想讲讲我大学那个男朋友,感叹一下世事无常。

你看,连倾听这件看起来so easy的事情,却不小心,就会把别人的谈话变成自己的表演。


    我们太容易拿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咨询经验,相似的“模式”去解读每一个生命,用自己的投射去把对方/来访者框住。然后谈话/咨询就不可救药地,会变成我们自己的表演,和说话者/来访者再无关系。
     
不幸的是,我们还常常得意洋洋,不知道其实已经错过别人原本准备好的,更不同、更新鲜的世界。


一个心理咨询师想要告诉你的系列文章(直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3#
发表于 2013-3-15 16:22:46 |只看该作者
你才是你自己的宝藏(二十二)
2012-09-21 08:31:09
弗洛伊德为数不多的,记载下来的案例里面,有一个来访者是个8岁(左右)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怕马怕得要死,而当时的交通工具都是马车,因此害怕马这件事情,让他连门也不敢出。于是他爸爸带他来见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治疗之后,有了一个解释。他说小男孩害怕马这件事情,源自于这个小男孩更早一些,5、6岁时候的俄狄浦斯情结(就是“恋母情结”)。他说这个马象征了小男孩的父亲。因为小男孩(潜意识里面)想要跟自己的母亲发生性关系,而俄狄浦斯情结止于他意识到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于是他对自己产生深深的责怪,也害怕自己的父亲会因此责怪他。于是他的这个对于父亲的恐惧,投射到“马”的身上。1] ( 谢谢@M.André 对故事有修正,这是对弗洛伊德的误解,弗洛伊德并未“野蛮分析“这个小男孩,详见注解)

当然,这个解释,荣格和克莱茵都不会同意。那……如果是荣格来讲的话,他大概会讲,不不不,这个马,它象征的是小男孩的母亲。小男孩害怕来自于母亲的惩罚,而投射到马的身上。

而无论是小男孩潜意识里面将谁投射到马的身上,我们听起来都觉得似乎牵强附会,没说人话。而且,到底谁是正确的,或者,这些大师们也都是胡说八道?

没人知道。

但……重要的是,在弗洛伊德的这个案例里面,小男孩在接受了老弗的分析之后,好了!

这就有趣了。他为什么在接受了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分析之后,他好了呢?那,问题的关键,在于“被分析”起了作用呢,还是意识到“害怕被指责所带来的恐惧感”,在治疗中起了作用呢?



这么听起来挺吓人的。你去找你的心理咨询师,说哎呀上班好烦哪。结果你的心理咨询师说,噢,是因为你潜意识把你的老板投射成了你的父亲(母亲),你想要和你的老板发生性关系,又不能,所以你就不愿意去上班。你说,啊?没有啊!我举天发誓我从来没有这么想啊。医生说,嗯,这就对了,你的潜意识就是这么想的,但是你意识不到。

你就百口莫辩吧。嚯嚯。


老弗的精神分析在人们的印象里面多是“野蛮分析”,而且啥都往“力比多”上扯,这也是其后来一直被人误解的一个方面。精神分析有它系统的对人的发展和成长的理解,而且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它也有了很多修正,而弗洛伊德和他的理论,也确实对现代的心理治疗,奠定了非常意义深远的基础。精神分析师/心理咨询师都是在治疗的框架内,帮助来访者,去探索和了解的。

所以在心理咨询里面,你能遇见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刚刚在咨询室坐下,你的心理咨询师就blablabla告诉你,说你是因为这个,所以现在那个,你未来如果不怎样就会怎样怎样(这时候你就可以拎包走人,炒了这个咨询师)。

因为就像我们说过很多很多次的,每个人和人之间是如此的不同,咨询师不能拿自己的经验,预设一个结论,然后想方设法地在咨询中在来访者身上找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哪怕是所谓的“诊断”(现在叫“个案概念化”),说噢你是“抑郁症”、“偏执型人格障碍”诸如此类的名称,也不过是为了方便咨询师之间专业交流而已,是一种语言罢了。所有的“病症”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复杂的人。没有任何一个来访者和另一个是一样的。你不能依仗自己有限的“咨询经验”、“人生经验”,给别人下一个结论。

反过来说,永远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亦不要让他人给你贴标签。对于你的人生,你的感受,你的世界,你是怎样一个人,其实只有你自己有能力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对于你有着怎样的意义。


回到之前讲的那个小男孩的案例,他为什么就好了呢?

当然有可能小男孩本身是个不可预测的变量,他可能就是,比如说讨厌佛洛依德大叔,就说算啦算啦,不要再分析我啦,我好了啦。但是假设小男孩是个稳定的来访者,抛去“被分析”,佛洛依德的确帮助小男孩意识到“害怕被指责所带来的恐惧感”,似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心理咨询里面,咨询师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帮助来访者了解在自己身上,真正发生着什么。多数情况,咨询师都是从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的情绪入手的。所以你看,美剧上心理咨询师似乎不会说别的,就一句话:“How did you feel?”

不要小看这句话。因为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的。人往往回答千奇百怪,比如说“我理解blablabla,我觉得TA这么做是有道理的,我能够理解TA”。这是你的“想法”,不是“感受”。想法往往是经过你无数加工出来的东东,没有治疗意义。

所以,how did you feel? 小男孩需要的是,被接纳这种“害怕被指责所带来的恐惧感”。

我们也一样。“情绪”是扇门,打开有不同的世界。我们都渴望我们内心的情绪,被看到,被听到,被无条件接纳。

再顺便做个广告,人类终极的哲学命题一直是“了解自己”,心理咨询师一直在做的事情,做镜子、做工具, 一切都是帮助来访者,自己去了解自己(而不是咨询师来解释来访者)。


当然,想起来要讲这个故事,是因为 @点名时间何峰 最近提及我学习解梦这件事情。梦在心理治疗里面,有特别特别的意义。欧文亚龙在《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里面说,年轻的咨询师常常不懂得通过梦和来访者工作,是因为自己并未体验过梦给人带来的意义,因此常常错失良机。

“和梦工作”是心理治疗的一部分。基本原则其实跟前面讲的差不多:不“野蛮分析”。重要的不是你讲了一个梦,咨询师Blablabla说,噢你梦见猫是这个意思,梦见房子是这个意思。重要的,是咨询师帮助你(在咨询的框架下),去看见梦对于你的(独特)意义。这个意义仍然只有你有能力知道,咨询师自己的解释,终归是咨询师自己的,不算数。

甚至,有时候你的梦是毫无意义的,你却能在叙述的过程中,咨询师和你一起,探寻一起了解你自己的契机,使得治疗进一步深入下去。关于解梦这件事情,我有空时候,再专门写一篇。


说来说去,你才是最能够了解你自己的那一个人,你才是你自己的宝藏。

注: 一个心理咨询师想要告诉你的系列文章(直梯)
=====
1] 整个案例都是前几天在一个精神分析的老师的工作坊,大家的讨论。非完全我的原创。
@M.André 对故事有修正:这是对弗洛伊德的误解,小汉斯的个案实际上是由汉斯他父亲所进行的,他父亲是个忠实的精神分析爱好者,所以开展的“野蛮分析”。在整个个案中,弗洛伊德并没有正式地分析小汉斯,而更多地是与他父亲的讨论。而且弗洛伊德还批评了他父亲在分析过程中有太多暗示性的话语,太多父亲本人的臆测。  

2] 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都是我在努力学习中的东东。尽管经典的精神分析在后来的发展中,有这样那样的修正,但我至少觉得,一个咨询师要去好的理解一个来访者,一定要学习精神分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4#
发表于 2013-3-15 16:23:13 |只看该作者
英文论文写作:故事和姿态(二十三)
2012-11-02 22:33:27
周一上午去给个讲座做口译。早上闹铃没响。于是偌大的会场,将近二百人坐得整整齐齐,眼睁睁看见我蓬着头发,狂奔到讲台上。

我呼哧带喘,讲座的老师笑着对我说,last minute, huh?

这个老师长得特别像樱桃小丸子的爷爷,光头,又很可爱。老头儿说,今天我们来讲讲如何在英文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

我心头一惊,哇晒。我原以为是讲心理治疗的,原来是讲学术的。

1、Introduction

我一直到大学毕业都对读学术论文没有太大的兴趣,尤其是中文的文献(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是自己才疏学浅,可能没看到好的文章)。但更多的原因是,就像我一开会就觉得要犯困,听领导讲话就走神,提到文献我就坚定地认为它们无趣、无聊,没有意义,而且常常没什么逻辑。
      
小丸子爷爷讲的很有趣。他挥舞着双手说,中国人写introduction都写错啦! 中国人喜欢先追溯一下上下五千年,再俯瞰一下祖国大江南北,东家长李家短。字数差不多了,说,嗯因此我要研究这个问题。可你看完一头雾水,五千年长短,南北河山,为毛你就要研究这个问题?

他说,Introduction的意思是,你要用逻辑,去讲一个故事的开头。讲给这个杂志的专家评审、编辑,让他知道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打算怎么解决它。

“Story! Story! Story!”               

我那天站在一个学术的讲台上,看见这个发表了数百篇文章,自称是科学家的老爷爷,大声地喊,“故事!故事!故事!”的时候,我觉得特别神奇。

原来不止拍电影、做话剧、演讲写作要会讲故事,连如搞科研也一样:你要有个好的故事,有个逻辑,把它有趣的/有吸引力地讲出来。让人们一开始就能全神贯注,跟着你的逻辑,有个有趣的体验。

于是我想,大抵这世界上的事情都一样。做任何一件事情,甚至看起来枯燥的事情,你都要用心地,去讲好一个故事。你要把你的对象,无论是老板、客户,还是期刊的评审和编辑,看作是活生生的人。你用你的“故事”,去打动他们。

2、Limitation

课间的时候,有老师来问,说西方人对我们中国的什么感兴趣呢?我写什么才更容易发表呢?小丸子爷爷笑,说,哇我们对中国的任何事情都感兴趣。只要是做的好的研究,我们都感兴趣。

咱们中国人特别擅于/喜欢揣测别人的喜好,咱们……热情嘛。可是常常一不留神,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和对方不平等姿态上,或低三下四,或居高临下。

写文章也一样。举个例子。

学术文章的结尾,一般要写limitation(局限)。意思是,你要坦诚写清楚,你做的这个研究的局限在哪里。

小丸子爷爷再次挥舞着双手说,中国人的limitation都写错啦,不是写的不好,是根本就写!错!了!

他举例说,中国人写limitation,常常有两个现象:一种是在找借口。比如说,“我这个被试不太符合要求,不过我已经尽力了”。另一种是,“谦卑”地贬损自己。说“我这个实验真的做的很不好。实验设计的有问题,方法有误差,结论有问题。真逊”。

小丸子爷爷说, No No No, 你不是一个学生的姿态去跟评审老师说,你看你看我已经尽力了,不要苛求我;亦不要跑到另外一个极端上,跟全世界的人去说,哎是啊是啊我真的很差劲哎。

你要知道,当你在写你的学术论文的时候(拍电影/演讲/文章/搞研究,等等等等你的作品),你是一个付出了大量努力的工作者,你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新的思路。

而投稿的过程,不过是你把你作为一个专家的作品,展示给另外一个专家(专家评审、编辑)看。你说服他,你这是个好的东西,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这是一个姿态的问题。

你不必掩饰来显示自己的无辜,亦不必自贬以示讨好。你是值得任何一个人尊重的,更值得自己尊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5#
发表于 2013-3-15 16:23:58 |只看该作者
使用工具,但不做工具主义者(二十四)
2013-01-30 13:58:38
文/@简里里

因为做心理咨询,我总被问到同样的话:

星座靠谱不靠谱?
算命靠谱不靠谱?
XX人格靠谱不靠谱?
XX测试靠谱不靠谱?
心理学能不能看穿一个人?

最后归为一句话,“归类”靠谱不靠谱?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也翻翻杂志,最后一页有星座本月预测。我看一看,哇,摩羯座这个月有桃花运!好开心好开心。哇,摩羯座XX易成功,oh yeah。

后来我去大学做老师。不间断地有学生跑过来告诉我说:老师网上测试说我不擅处理跟女生的关系,怎么办。老师我是双子座的,我女朋友是摩羯座的,这怎么沟通啊?老师我这个社团几个干事都是白羊座的,没法管啊,你给支个招?

我都只好说,我们摩羯都不跟人打交道。你懂的。


@峰哥何峰 跟我说过一个事情,他跟一个外国朋友讨论,说全世界他走过的国家,中国是唯一一个他来到之后,年轻人会张口闭口都谈星座的一个国家。

这某种程度上,并不异于张口闭口老黄历,今日宜学雷锋不宜吃饭。这固然让人觉得遗憾,因为这宣告我们多年科学主义教育黯然失色。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这样迷信“星座”,迷信“归类”,这背后其实存在一个真实的渴望:我们(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是如此急切地,渴望了解自己。

我们看星座,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想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怎样一个人,有怎样的特性。你去做网上各种测试,花钱去请教,最后还是想要问:大师,你说说看,我是怎样一个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和所有心理学的探索者、和我们去找工作,渴望被社会定义一个身份、我们去找爱人,渴望在恋爱中被定义一个身份、我们从事这样那样的社会活动,渴望从这样那样的反馈中,穷极一生去思索、看见的一个问题一样:

我们想要知道,我们自己是谁?


后来我接二连三地有来访者(尤其是对自我有所怀疑的来访者)跟我说这样的话,说我自己做了XX测试,发现原来不是我一个人是这样子的啊。世界上有一类人都是我这个样子(e.g.,知觉/直觉;内向/外向),我不必强求成为另一个类别的人,亦不必强求别人按照我的方式生活。

我费劲力气帮助我的来访者来接纳自己/别人,这些测试/归类 轻而易举地(暂时地)做到这些。这让我多少对“归类”有所改观。


归类自然有很多好处。它使得人们觉得和别人一样,能让自己觉得安全。这在进化心理学中有所提及。在原始社会里面,一旦和一个族群的行为方式不合,便容易遭到抛弃,而在刀耕火种的年代,一个人脱离集体,便无法生存下来。

所以我们内在总是有一种力量,渴望被归类,被认同(或是渴望与众不同,本质亦是归类)。

但抛去种种“被归类”的渴求,我们笃信“星座”、“测试”,本质上不过是我们使用它(作为工具之一),践行特尔斐的阿波罗神庙前殿墙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  :我们穷惮竭虑地,在一生之中,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方式,只不过是去寻找自己罢了。


我记得几年前我正处在对自己无限迷惑的境况之中,在一个咖啡厅里面,我搅着我的餐盘,问当时60岁的Frank说,有人知道自己是谁么?他说当然,有很多人都知道。我问他说,那你知道你是谁么?Frank大笑,说我知道我是谁,也知道我自己不是谁(I know who I am not)。

我无比艳羡。就像大一时候艳羡高年级女生的高跟红唇一样。羡慕这些know who they are ,and who they are not 的人。

时至今日,我仍艳羡。艳羡这些知道自己是谁,了解自己的人。我仍然在努力穿越层层迷雾,做这个事情、那个事情,学这个东西、学那个东西,交这样朋友、交那样朋友,装作勇敢,像拾贝一样,在长长的生活之中寻找自己。

谁说哪个工具就比哪个工具更高明呢。

我们学习数学、物理、文学、心理学;我们做呼风唤雨的达官贵人,或是做日日有闲全职太太;甚至我们选择自己身边的朋友,选择自己如何打发空余时间,这些生活里面的小细微,哪一个,不是我们在不断寻找自己、定义自己、了解自己的工具呢。


只是,所谓“工具”便必然有其局限。归类更是如此。

我常常说我们作为心理咨询师,一定要有这样的觉察:坐在你对面的来访者,永远都比一个“心理学理论”、“诊断”、“病症”复杂/有生命力得多。咨询师也永远不可能有能力,比来访者自己,更了解自己。

这才搭建出治疗能够发生作用的、最本质的基础: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关系。

同样道理,面对“归类”,使用它(用作觉察),但不深陷其中(不贴标签,不用其定义自己),知道只有你自己是最有可能了解自己的那一个,而且你在这长长的一生中,会不断变化。

使用工具,但不做工具主义者。便好啦。



最后。我潜入豆瓣的数据库,整理了整个用户信息,经过复杂的运算、建模,得出一个结论,看我文章的豆友们,你们都是这样一类人:

“你需要他人对你的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你有很多能力,尚未充分发挥。你性格里面有些弱点,但你基本上都还能把控。在性的问题上你还有些困惑。你自控和自律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焦虑和不安的心。你时不时会质疑自己的决定或者做的事情对不对。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化和多样,一旦有规则和限制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不舒服。你为自己是个独立的思考者而觉得自豪,并不会轻易接受没有说服力的言论。你觉得在他人面前过于坦诚地暴露自己并不明智。有时候你外向,友善,擅于社交,但有时候你内向,多疑,而且保守。有时候你的理想显得不切实际。你生活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寻求安全感。”[1]

像你不?

XD!!!
----------------------------------------------------------------------------------------------------------------------------
【1】此段摘自著名的Barnum effect(巴拿姆效应) 见http://zh.wikipedia.org/wiki/%E5 ... 6%E6%95%88%E6%87%89

【2】心理咨询师想要告诉你的系列直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6#
发表于 2013-3-15 16:24:22 |只看该作者
无所谓“对错”,别急(二十五)
2013-03-12 16:57:17
文/@简里里

人长大大概是个理想化不断破灭的过程。听起来令人难过,比如,你慢慢知道,王子和公主历经艰难,最后其实并未过上童话里的生活,不过是柴米油盐,生儿育女,还要为了买几平米的房子,孩子怎么教育,生老病死,困倦争吵。

这世上,所谓“美好”,大抵是很少存在的。

前段时间我很烦躁的时候,我妈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故事说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在蛇的诱惑下,偷食了禁果。于是人有了羞耻心和好坏之分。上帝于是罚男人永生劳动,女人要忍受十月怀胎之苦,蛇只能用腹部行走。“所以啊,你来这世上,本来就是来赎罪的”。

这是你来的本来目的。其实原本圣经早早就告诉了人这个道理。


刚开始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我还是个小丫头。像每个渴望成为好咨询师的人一样,我认真、负责任,睁大眼睛,去看来访者所谓“症状”。像插花一样,渴望将枝条剪得整齐,将颜色搭配地好看。我认真地和来访者说每一句话,渴望Make things right。比如…你看,你可以这样,你可以那样,你这么做,其实会伤害自己,你换个方式。

大抵是因为夏娃也咬了那苹果,我心里面,“对错”、“好坏”是如此清晰。我对我自己同样苛刻,不要说错话,不要用错力,不要做超越范畴的事情。以至于手脚捆绑。

后来我去见督导。督导说,一个咨询师,当你一直用力不犯错误,所谓“一直正确”,正是最大的“错误”。

精神分析的治疗里面,治疗师有一个原则,叫先follow,跳出来观察,再用它来工作。所谓follow,是治疗师允许自己跟随自己(的感受)来作反应(来访者的客体能够在咨询关系中投射出来,而咨询师的放松,也能够让自己被来访者激活的那一部分展现在咨询室内)。而治疗师要保留一只眼睛,来观察这期间的动力和“移情”,而利用此中有意义的部分,和来访者工作。

而当咨询师自己紧张兮兮绝不犯错,来访者无法放松下来,所谓“客体”无法登场,治疗师自己的阻抗使得自己无法在治疗关系中发生作用,而治疗便无所谓进行下去。用力过猛,治疗便变成鸡汤式的创可贴罢了。

好在,督导每次总说,你这样也蛮好,我年轻的时候也这样,没事。


好像跑题了。其实我原本是打算说,这世上其实并无“好坏”之分。因为人和人,说穿了不过一样。各有各的挣扎苦痛,各有各的幸福甜蜜。

做咨询久了,我慢慢不再想要改变来访者。因为即便是“症状”,也往往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所谓“依赖”也好,“苛责自己”也罢,亦或是抑郁强迫,其实不那么紧要。因为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症状”,无非有人“症状”消失得更快一些,有人“症状”消失得更慢一些,而有很多很多人…几乎每个人,至入坟墓,也都身怀着这样那样的症状。

而这些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生活,也都过了“差不多”的人生。

所以,咨询师提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你换一个思维方式。或者你在网上看到咨询师写了名言警句,说,你要积极向上,你要学会无条件的爱,等等诸如此类(遍地都是)。这些不过是理想状态。就像童话故事里,王子和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事实上,如果你就是还做不到所谓“积极思维”,就是还没学会“无条件接纳”。没关系,因为你必然有不能积极思维的原因,必然还有不能无条件接纳的动机。


更何况本来,纠结并非坏处,混沌也非所谓“不好”。这世界上的人,过得“糟糕”是常态,过得“还行”就很少了,如果能够过得“很好”,那千真万确是偶然的事情。

别要求自己不难过、不糟糕。混沌、糟糕也是种状态。而状态的本质是:它总会变化的。别急。

==================================  
前24篇见:简里里-心理咨询-成长笔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7#
发表于 2013-3-20 20:45:18 |只看该作者
何必做孔融(二十六)

文/@简里里

从前有个叫孔融的4岁小孩子,在跟兄弟们分梨的时候,主动拿了最小的那一个。他说哥哥比他大,所以应当让哥哥吃大的,弟弟比他小,他理应让着弟弟。

呃,多么懂事的小盆友啊,被传诵千古。


前段时间我在
单向街讲抑郁症,讲到如何是好的陪伴,好的共情。讲到陪老爷爷哭的小男孩的故事。大意是当朋友抑郁的时候,我们应该既陪TA哭,亦不急于将TA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讲座结束之后,有人提问说,自己就是这样陪伴自己的朋友,可是时间一久,自己也难堪重负,心生逃离念头,又觉得自己怎能这样面目可憎,在朋友需要的时候,不做个“合格”的朋友?

我怎么能在朋友需要我的时候,不陪着TA哭,反想逃离呢?看看人家孔融!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是让我先来讲讲心理咨询吧。

心理咨询师的入门课,便是要让咨询师看清楚这样一个事实:你自己的力量帮不到任何一个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改变TA生活的态度,之所以“好”起来,仰仗的是TA自己内在的力量。

咨询师倘若相信自己的武功盖世,便是自恋地剥夺了来访者本来的生长。这一方面使得咨询师变得像小学政治老师一样高大伟岸又面目可憎,一方面使来访者不断体验挫败——咨询师比我更强大,我总是依靠别人的力量才能感到好一点点。

你瞧,孔融让梨,背后有多么自恋的攻击:我比你们都伟岸。


STEPHEN KING谈写作的时候说,故事就像是埋在地下的一个化石,作家的任务是不断地往下掘挖,直到将整个化石完整地挖出来。他说,不要试图去构造一个故事,它们在你到达之前,已经在哪儿了。

我想心理咨询是一样的。心理咨询师没有能力去赋予任何来访者以能力、信心、勇气或是任何一样东西。这些能力、信心、勇气、力量在你遇见来访者之前,已经在来访者的身体里面居住很久了。而咨询师的任务,不过是像作家、像考古学家一样,将它们从重重灰尘迷雾之中,还原出来。

扯远了。

我想说的是,心理咨询的本质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和另一个普通人的关系。一个人但凡存在,TA必然有自己的力量,有自己的软弱。来访者是这样,咨询师亦是。咨询师在相信来访者有力量的同时,亦要经受来自来访者的压力、阻抗、攻击、和种种测试,难免受“伤害”,想逃离。

于是督导老师常常说:在咨访关系(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关系)中,治疗师的首要任务是先让自己在这段关系里面生存下来。然后来访者才能够有信心,和你一起走下去。

你看,连靠此吃饭的治疗师,都要先在咨访关系中保全自己,才能继续工作呵。


所以回到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上:你是如此努力地做完美的朋友/家人,但当你不堪重负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我今天整理邮件,然后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类似这样的询问我几乎可以做一个模板出来,下面这些话,我用不同的方式,或长或短,写了无数遍:

        你好,谢谢来信。
  
  你在TA身边,这样用心陪TA,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但是你做为一个朋友,并不能够承担更多的事情。比如说TA的情绪、TA的安全。如果你要为TA来负责,我听起来这超越了朋友/家人(人和人之间)的界限。
  
  作为朋友,适当陪伴(而非超越你个人能力的陪伴)即可,TA亦需要你现实的反馈(如:你觉得压力很大,给予建议,甚至表达你自己的不满等等)。 专业的咨询/治疗交给TA的咨询师去做。如果一定要打破界限(长期的、24小时关注),你可以求助TA的家人(或更多其他家人)或相关的社会机构。你做的已经很多、很好了。
  
  要照顾好别人,先照顾好自己。这样照顾才是可持续的:)。
  
  不必做孔融。祝好。
  
  简里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

Powered by Discuz! X2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