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咨询培训_成都心理医生_成都那家心理咨询所好_成都婚姻咨询_成都青少年咨询-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的发展阶段(一)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0:11: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随着人的成长与成熟,爱的意义也随之改变。这种改变不是接续出现的,而是累积出来的。婴儿需要以照顾和保护的方式被爱,长大后,这些需要就较不重要,但没有完全消失。爱的其他意义会逐渐呈现,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程度的重要性。

爱的意义

英语最常用到的字就是爱。人渴望爱、为爱奋斗,甚至为爱而死。大家互诉彼此相爱,大部分人假定家人之间必然有爱,但对「爱」的真正意义却少有共识!说到这个字时,各人都假定自己表达的意思和别人听见的意思一样,事实常常并非如此。由于这种误解,许多关系注定失败,所造成的情感痛苦和后遗症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我们曾在其他地方详细谈过爱的发展,(1,2)但多年来,我们的观念愈益成熟,所以想用更广泛的方式再次讨论爱,详细述说爱的不同阶段和面向。

根本没有「爱」这种东西

爱不是一个东西,不是一个物体,甚至不是一个名词。爱是动词,是表达情感的动作。根本没有「爱」这种东西,只有爱的动作。爱是一种过程,没有一个可以称为「爱」的终点,只有旅程、生活中的发展计划,人在其中可以发现自己和他人在相爱的关系中。爱是互动的一种性质,是某种内心的感受,可以用外观(爱的「表情」)和行动(爱的「行为」)表现出来。爱经常被当成商品,可以交换或买卖,或是拿来勒索、控制。爱被视为某种数量有限的东西时,必然会被小心监管、慢慢花用,以免耗竭。这种把爱视为物体的观点,本质上是机械化的,认为人只能付出这么多爱,所以必须当精明的投资者,以确保付出能有回报。小孩被视为空的容器,必须用爱填满,将来才能付出爱。父母和小孩都固着于爱的交换模式,好像爱是一种物体,是能用来控制别人的商品。

爱是把小孩绑在父母身上的锁炼。
——林肯(3)

爱的能量观点

另一种观点把爱视为能量,是人与人之间和谐流动的能量,使人因滋养而成长、得到快乐。这种观点表示有一种被爱的需要,没有回报的爱会使人耗尽能量。这个观点的本质显然仍是机械化的。

相反地,我们相信能量不是用来转让或交换的,而是每一个人里面的能量与别人里面的能量在和谐宇宙的脉络中共鸣。别人所说的「爱的连结」被我们视为有意义的共鸣关系(见第一章「共鸣」),所以人不需要被爱,只需要发现和激发自己共鸣之爱的能量。(见第十四章「爱、着迷与上瘾」)

爱的同理心观点

当人与人之间调整到同一个频道时,就会产生共鸣的振动,这种相爱是敏感而脆弱的,彼此有和谐的意愿和能力。能量在他们之间不会像机械化观点那样丧失或消散,这种生命状态可以让宇宙的能量毫无阻碍地在两人之间流动,创造同理共感的可能性,彼此相互回应。在这个过程中,能认识自己和对方。爱不是连结,而是呈现原本已经存在的连结,因为人其实不是分离的。

爱在关系中呈现

爱在关系中呈现。我们不赞成过度简化的格言说:「除非你学会爱自己,否则无法爱别人。」这种观点其实会导致过度专注在自己身上的耽溺行为,把时间浪费在等待爱的来临,无法发展自己潜在的丰富和深度。人不需要先被爱;当学会对别人有兴趣时,就会发现自己的感受和反应,彼此学到同理的经验时,就能激发自身爱的潜力。他们需要的不是先被爱,而是练习自己的进取和勇气,愿意冒险进入爱的关系。

透过爱,可以看见自己的防卫、面具和角色,看见原本看不到的部分。爱不是把两个人黏在一起的胶水,这是机械化的观点。爱是在万事万物的架构中启发、呈现、找出真我的道路。

爱的发展

随着人的成长与成熟,爱的意义也随之改变。这种改变不是接续出现的,而是累积出来的。婴儿需要以照顾和保护的方式被爱,长大后,这些需要就较不重要,但没有完全消失。爱的其他意义会逐渐呈现,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程度的重要性。人越成熟,爱的意义就变得越广泛、复杂。

爱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在不同处境和不同时间会有所不同的过程。在母亲怀中的婴儿经验到的爱,其实不同于母亲付出的爱,这个母亲对丈夫说「我爱你」或是对年迈的父母说「我爱你」时,又各有不同的意义。

爱会随着成长和经验而发展。不同年龄的爱有不同的性质;此外,相同年纪在不同关系中的爱也有所不同,所以你会爱披萨、莫扎特、小孩、丈夫、自己或上帝。每一种「爱」都是不同的,即使在方言中,同样的「爱」字也被用来描述许多不同的情形;爱斯基摩人有许多字是用来描述不同性质的雪,我们可能也该用不同的字来描述不同性质的爱。

爱的阶段

我们在《生命手册》谈到与他人、自己、生活发展成熟关系时,会有爱的阶段。(4)以下是更细腻的描述,比原初的版本多了一些增修。

爱的阶段
爱是支持
爱是增加力量
爱是启发
爱是重视人
爱是快乐
爱是认识
爱是脆弱和亲密
爱是接纳
爱是分享
爱是共同创造
爱是永恒

请注意这些发展阶段是累积添加上去的,虽然通常是按顺序由上往下进行,但这些爱的面向比较像丰富织锦中的元素,而不是一系列的现象。

在任何时刻,根据不同的成熟度,爱的能力可能有各种不同表现方式,人会依据自己的个性和环境选择爱的表现方式。

爱是支持
依赖

婴儿在出生时是无助的,焦虑、害怕、一无所有的婴儿要依赖双亲才能生存、舒适、安心。当这些基本的身体和情感需求被父母满足时,小孩就觉得被爱。父母以照顾来表达爱,婴儿则在被照顾时体验到爱。

最常被人当做爱的,就是「照顾」和「被照顾」的基本互动型式。这种互动对婴儿是必要的交流,因为他们有一种模糊但真实的恐惧,如果不被爱就可能被抛弃而无法活命。母亲和小孩的自然连结会因为互相依赖的感觉而加强,不论从身体、情感或灵性来看,这种强烈的连结对小孩都是攸关生死的大事。对父母而言,身体层面比较不重要,可是情感和灵性的需要可能比小孩更强烈。

这种「爱」(被保护和被需要的需求)会留存一生。人在成熟后会体认自己有照顾自己的能力,独立、分离、做出个人选择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但不论多么成熟,仍会一直带着这种婴儿式的依赖感觉,永远无法消除。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学会更自由地选择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对什么人表达感受。

未满足的需求

需求的观念非常棘手,虽然小孩「需要」被爱,但他们可能只是需要保护和刺激。此外,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发现自己爱人的能力,少了这个发现,就会持续留在婴儿期被人注意的渴望中。

被爱的渴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小孩的反应先是焦虑,然后是害怕,接着是生气和愤怒,再来是沮丧,最后是绝望;当人失去「挚爱」的伴侣时,常常有完全相同的过程。可是,觉得被抛弃的小孩和成人有一项主要的差异:小孩真的有死亡的危险,但成人只是觉得自己可能活不下去。许多能干的成人仍会立即掉入婴儿时期被抛弃的恐惧中。

支持之爱的迷思

许多爱情故事把「爱就是需求和依赖」的观点变成神话,被人视为模范,比如罗密欧与茱莉叶的故事。这个伟大爱情故事背后的主题是两个人没有彼此就活不下去,他们以「爱」之名牺牲自己。大部分人似乎渴望拥有同样的浪漫悲剧。

安全感和控制

这种依赖的「爱」是不成熟的,人在其中试图控制爱的对象,以维持基本的安全感。「相爱」的人有许多控制的方法,讨好、操纵、威胁、讨人喜欢,或是成为对方不可或缺的人,有些是社会较能接受的控制方式,藉此得到安全感。

不论是小孩或成人,这种依赖的「爱」通常会伴随占有和理所当然的感觉,认为自己「拥有」对方,当拥有权受到威胁时,就产生嫉妒。害怕被抛弃时,常常以嫉妒做为控制对方的方法。
显然这是物化的爱,不是真正的爱。执着于依赖和拥有时,就无法认识彼此,所以无法产生真正的爱。

讨好别人

小孩因为不安全感和害怕被抛弃而学会讨好父母,这是日后所有关系的基本动机。成长过程中,小孩持续从外界寻找支持和关注,试图以讨好来保住安全感。进入学校、发展同侪关系时,讨好一直都是重要的主题,先是带着这种动机试图讨好老师,后来则是讨好雇主和伴侣。奇怪的是,父母常常因为自己的强烈需求而讨好子女。所有讨好和被保护的渴望都和婴儿被抛弃的恐惧有关,大部分成人关系的背后都潜藏这个主题。

接纳自己和对方的需求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未解决的婴儿式依赖,但只有在这种依赖成为关系的核心主题时,才会造成问题,因为会使关系受到限制。在发展关系时,支持之爱其实是重要的基础材料,不但是关系发展初期阶段的必需品,而且这个阶段还牵涉到个人的脆弱感。互相重视对方时,会害怕失去对方,婴儿也是以这种方式害怕失去父母。可以藉由分享这种脆弱感而走过依赖,进入更大的自主。只要一方不试图以这种需求感控制另一方,就可以使脆弱感的分享成为滋养的时光,互相得到喜悦和满足。

爱的慰藉,有如雨后的阳光。——莎士比亚(5)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

Powered by Discuz! X2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