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咨询培训_成都心理医生_成都那家心理咨询所好_成都婚姻咨询_成都青少年咨询-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转载)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9:49: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熊春寮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1-7-21 19:49:49 |只看该作者

道德经颂读方法:五字诀

—熊厚金

下面对《道德经》颂读方法做简要的介绍。 《道德经》是修者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古往今来修证《道德经》形成了一种教条方式以后也就诞生了科仪派,科仪派当中重要的方法就是诵念经文,但是这种诵念方法只是掌握了理形科学的内容,而理炁科学的内容就失传了。理炁科学退入山林,在社会上消失了。所以普通的颂读方法,解读《道德经》和其他经文的方法,常常难以真正的造就真人,难以造就圣人,甚至连贤人也难以造就。所以掌握好这个颂经心诀,合理的去采用诵念的方法,也是通真的一个路径。当然主要是“修”。修“道德”,修“心灵”,心性修持大道生。这个原则、这个前提不能丢。 在颂经的过程当中首先是一个“恭”字。这个“恭”字可以说是与启动经文当中的光、经文当中的理,与经文当中的场相连接的、必须不可离开的一种状态。这个“恭”是指的“心恭”,“身恭”,“恭敬”的“恭”,没有这个“恭敬”之心,没有这个敬畏、处下之心,就无法连通道德的能量场。这个“恭”还包涵了一种清静,身心的清静,要将自己的心身调节到一种清静的状态、空明的状态,这种状态才能成悟,才能相溶,才能接受,才能展开。因为在颂念的过程当中只有将心这个道德场、身这个道德场,都调节到接近《道德经》的场性,实现这个“恭”,才能打开这个门。所以说这个“恭”字,不仅仅只是在心灵上的一种“恭敬”心,而且还含有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身清静,使之符合《道德经》的纯洁、圣洁状态。有时候我们在前边先把内部清理清理,三调用一用,也是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个“恭”,达到这个“静”。身心的这个内环境状态清理干净,打扫一番,这样在念“太上心头坐”的时候才能坐得进去。没有恭敬心,没有清静身,没有干净的心,这个“太上心头坐”能坐得了吗?——坐不了,观不出来。 “恭”,她需要相应的状态,相应的环境才能出现,虽然说每个人体内都有太上,都有佛,但是被尘埃、污垢包裹住了,封闭住了,出不来,所以就需要扫尘。有几个人能够达到六祖慧能的那种心修水平呢?没有,绝大部分人都是神秀的水平。所以还是要炼己,要扫尘,要勤拂拭,调节到那种状态,内环境之中,所以要用好这个“恭”。这个“恭”实际上是通过修心炼己来达到一种恭敬,调节自己的私欲、私心,从有为调节到接近无为的状态,从太极图的边缘调整到接近太极图的中央的状态。整体把握住身、心的双调整,才能建立起与《道德经》所阐述的场性和其他经文所阐述的场性接近的一种状态。当这个调整完了以后我们才能说心即《道德经》,身即道德场。 心中有了《道德经》再颂起来那不就相应了吗?身即道德场,那么《道德经》的能量不就存在了吗?那么“太上心头坐”不就很自然的出现了吗?离开了炼己,调节心和身的前提,这个“恭”是盲目的“恭”,是虚“恭”,是假“恭”,这叫不恭不敬。因为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对多维空间的洁净、神圣,那种非常的圣洁的感悟太少太少,认为高维空间的东西也像我们这个空间脏兮兮的,什么东西拿过来都可以吃,可以喝。其实是错误的。在高维空间的任何能量和物质与我们有为世界的物质在很多方面是格格不入的,是难以相容的。你不将内部的、心灵当中的、身心当中的垃圾和渣滓主动的清理掉,这些能量和物质难以进入我们的内环境,就是摆在面前你也吸收不动、消化不了。其实这是很简单的一种现象。就像我们在泥巴地里干了活,双手脏兮兮的一样,拿一块蛋糕来,非常干净、洁白的蛋糕送到你面前了,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去把手弄一弄、拍一拍才把这块蛋糕接过来。当认真时,吃之前肯定要先洗洗手。道理是相通的。所以这个“恭”的实践不要把她小看了,她是一把钥匙,是每一部经文的钥匙。没有这个“恭”字难以打开任何经文的门户。不在这个“恭”的统领之下把身心调节到符合经文的场性状态,那么也难以进入其中,难以承载其中的能量。 当然在“恭”上面可以更加广泛的展开来讲。所需要做到的内容的确太多。但是证道不离“心”、“身”两个字。也就在“心”和“身”这两个字上面放下有为,树立无为,放下有欲,树立无欲,就这么简单,几个字就概括了。但去实践是一个滴水穿石的功夫。通过这个“恭”,我们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了,能够接近无为,即已接近徼,接近太极图的中央,真心都出现在这种状态,而心的欲念又调节到了与高维空间连通的允许值的水平之内,在这样的状态下那么这个“恭”才算是掌握了,并且调节好了,那么打开任何经文的场性之门也就容易实践和出现。所以这个“恭”字放在“恭”、“熟”、“忘”、“合”、“灵”五个字的首位,她的确是首要的,是一把钥匙。 第二个字是“熟”。颂经文一定要读熟、念熟、诵熟。这个“熟”里面还有个“寻声”和“找音”的问题,也是一种技术。当然前面的“熟”,记熟了,念熟了,诵熟了之后你才能“寻声找音”。但是在边记边熟的过程当中也同样要注意“寻声”,找准“音”。因为颂经不是一般的技术,这个“熟”里面是一个特殊的技术。我们的声从哪儿来,是从我们的嘴,口腔,舌头的运动,口腔气流的震荡来。那么发什么声又出自于哪里呢?出自于大脑。是因为我们的神处在工作状态,他就在办公室里指挥着。但是心能不能直接的颂呢?不能直接的颂。他是通过这种后天的颂而相应。当你注意到了其中的天人密秘的时候,反观到心的时候就出现了“音”,叫“心音”。它与天合音在胸腔里边震荡就产生一股股的热流,再产生一种波,既震荡了自己,也震荡了身外的场。它不断的扩大,散发出来,而不是像普通的说话,只是口腔里面说而心里面没有相印。 在“熟”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注意“寻声找音”,这个“寻声”是指我们在颂念某一段经文的时候,或者整篇经文的时候你关注一下你的大脑,关注一下你的口腔,舌头的运动,注意她产生的这个“音”、“声”。这个声是它发出来的。那么要找“音”,这个“音”是什么呢?是一种震荡,它能聚合我们体内变化的一种波,叫“音波”,或者叫“声波”。有的字的音我们发的时候,你不寻找的时候它这个震荡产生不了,是从口里面直来直去,因为要引起内环境的共鸣。 《道德经》为什么要说“音声相合”呀,这个“合”字可是太重要了!这个“合”字可以说是颂经的人天密秘之一。这个波的震荡是一种相溶、相会,是彼此不分,这样才能形成最好的音乐、乐曲、颂之声。要把她整体的结合起来想,要主动去寻,主动去找。有的人颂的时候就是第三声不行还非得要用第四声,有的人用第四声不行还非得用第一声,每个字基本上是四种音我们要找准它。哪一种发音方式容易产生震荡,我们就找出来那个音加以科学的、合理的应用。那么文字当中哪一字对自己作用最强你就把握好那一个字。当然,每一段文章里面每一字都会引起或强或弱的震荡,但是毕竟有主有次,而且我们这个“音”,能够引起声频震荡的这个“音”,也存在着某些字先出来,某些字后出来的现象和状态。那么你连主要的、先出来的这一个都没有抓住,你怎么使后面还没有出来的突然展开出得来呢?其实有时候我们就是当面错过,没有发现,非得量级很强的时候你才感觉到。“噢”,这个字震荡了心灵,这是我的真音,找着了!但是为什么不能主动去找呢?主动去找不就事半功倍了吗。所以这个“寻声找音”是在“熟”的基础上的一种深化,非常的重要。这个过程不论是我们自己在念颂,还是在跟读的过程当中都要注意在记熟、念熟、诵熟、背熟了的基础之上主动的去寻声找音,众妙之门的天音、音符。当然,这还是要大家重视“徼”,没有“徼”哪能抓住妙呢。有的人在那里念了,念出名堂了没有?没有。 有的人跟我汇报说,老师,我念了一百零八遍了,《地藏经》我已经念了半年了,不知道怎么样。他反而问我不知道怎么样,不知道效果如何。为什么要问我呢,为什么不问自己呢?为什么有的同学只念了一个来月,甚至从学习了《道德经》以后只念了几天就找着了天音,找着了心音,进入了众妙之门呢。差距在哪里,思悟了没有?光是羡慕人家是不行。《道德经》的实践就是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心里,每个人的身中。看到人家的进步,看到人家的神奇,那是别人,那是别人的道,别人的德,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自己的德要自己放下心来在身内环境当中去务实求证,光睁着眼睛看外边不行,光竖着耳朵听外面也不行。你的垂帘内观,你的闭耳内听,去掌握自己的声,寻自己的音,这样才能与别的进步快的人相比美,这不就近了吗?找着了你就相近了,这是技术,是方法,必须要掌握。掌握了这些技术和方法,要思索,要有悟性,而不要仅仅执着于我颂了多少遍。 告诉你们,真正具有心音的人哪怕一声佛号,哪怕一声经咒,足以惊天动地,胜过于一般普通的人颂一万遍经文!为什么呢?他通过他的音,他的真声、真音开启的是高维空间的场,调动的是高维空间的能量,道光德能产生的作用远胜于我们“无恭无敬”、不“熟”状态下,没有找到“真声真音”状态下转来转去颂多少日子颂的效果。颂的遍数多其实也只是一种督促,是一种自我鞭策。在没有进入那种状态之前必须要遵循这个遍数,用这个遍数去敲开你寻找“真声”、“真音”的门户。但是你老抱着遍数不放,而不主动的去“寻声找音”,难道一辈子就老死在念颂的遍数之中吗?这种状态也就太可怜了,也就是跟世人无异。与某些道观、佛庙里面那种状态没有差别了。不要忘记我们这是在实践《道德经》啊,而不是单纯表面的模仿!是进行性命再造的大工程。为什么要舍本求末呢?为什么总是只是抱着树枝不肯放弃而不能登上树干呢?为什么不去探根寻祖呢?从某些人执着的颂念经文的情况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同学是理不通啊!道理还没有搞通,主次都还没有掌握,太执着了。执着于一点不及其余,陷在阴阳里面跳不出来呀。说心修无极说了多少年了,这个心就是陷在“阳”里面或者陷在“阴”里面出不来。因为他不认识阴阳,不认得为无为,不能具体实践,不能具体对每一件事在心里面分析。这个知白守黑停留在嘴上,而没有在实践当中负诸于行动,所以他的心始终不是白就是黑,不是黑就是白,他无法达到无极的状态,无法达到无为的心态。蹉跎的是什么,蹉跎的是在太极阴阳当中,迷失在黑白两相之中,在这样之中浪费时间。 “心无欲”我也强调了多少年了,这不就是“众妙之门”吗?从颂经反馈过来的情况来看都是这种状态,都陷在黑白里面没有出来。我还没有接到哪一个说在年初布置了化因方法以后能颂出名堂来的。相反还只是在这个道医天地打开以后,才出来那么六七个真的找准了音,读到了声,通过这个颂达到了“众妙之门”的,这倒是可喜。从这个事里鉴别、验证出了,我们学习《道德经》、掌握、实践的《道德经》,的确是一部万经之王,是我们打开任何经文宝库大门的重要钥匙。有了这个钥匙,那么我们再来颂念合音,特别是在掌握了具体的技术和方法,在“恭”、“熟”的前提下,在这个基础之上,找准了“音”,寻准了“声”,那么这个大门对每一个同学都是敞开的。希望大家先把这两点掌握好。 颂经心诀的第三个字是“忘”。“恭”和“熟”掌握好了以后一定要“忘”。“忘”什么呢?首先是“忘声”,第一步是“忘声”。“忘声”的出现一定是在“音”出现的过程当中,声音出现的过程当中忘记这个“声”。每个对颂经有真实不虚体悟的人都有这样的感悟。口里在颂这个音,声在发出,但是突然之间这个心里面的震荡开始了,就好像口腔里的这个音声没有经过大脑似的,只是关注到了胸腔里的震荡的那个声波,胸腔正中心有一团团的光,或者是读的相应的字释放出这个光波而出现了“忘声”的状态,这个“声音”的“声”你就不在乎。实际上还是在念,但是念的时候已经理解了这个能量的震荡为主宰,而口腔的这个声处在辅助的状态。如果这个状态稳定了以后,口里的声不再出现,也就是说停止了颂念但是里面还是在继续着一团团的音、光、能在这里震荡,在扩散,再传导到全身。我们同学当中不是有吗?有的人颂的时候就感觉到里面的字出现了,口里面还是在颂,但是《道德经》当中的一段段的字却是出现在中脉上,出现在任脉、督脉上,而且随着这个颂的状态在流动、传输,在运转。这就是“忘声”状态下的一种真性的出现。这个“声音”忘记了,口腔和大脑思维把它忘了,那么“天音”也就涌现了,出现了。当然在这种状态当中,她有左右变化、晃动的过程,你把握好,别又把自己拉回到了嘴里边在颂,脑袋里边好像不知道。“怎么能量出现”你不要去想这个问题。你一思,一想,马上又退到了口在念,脑袋里面在思维,而又把胸腔里面的真音丢失,你要善于把握这种“忘声”。当然这样在语言上、文字上教大家是教不熟的,非得要每个人去实践,去体悟。就是开关得自然一点,转过来就成功了。 深化下去“忘声”,这个“忘声”你能深化你就能忘记你的身体。身形都忘了只有光流在运转,只有光团在放射,只有光波在震荡,这个时候才是稳定的真音,这个也就是最完美的《道德经》所讲的“音声相合”。在这个相合当中更深层次的变化也就会紧接着发生。所以这个“忘”字,虽然只是忘记在念颂着什么,关键是这个“忘声”。这个声波的传导方向,历史来源已经全部都忘记了,内部紧接着出现的是天音。这个天音的震荡特点,流动的方向、方位各人都不相同。不要刚才我一说人家证出来是《道德经》的文字在任督二脉中转你就马上建立起妄念——怎么不转呢?我转着试一试。转不了,你这样模仿模仿不了。有的人是在中脉上,比如“道,可道”,有的人在中脉上出现。有的人在颂这个“道”字的时候,这个“道”字就突然放大,无边无际;颂“可道”的时候,“可”字沉到海底了;但是有的人这个“可”字又上升到了天门了。怎么能够模仿呢,模仿了就是执,偏执了,所以只能讲说“忘声”。“忘声”下面出现的现象必然是天音。没有出现这个天音,或者说在没有出现天音的状态下你去妄思、妄想都是不可能真实的达到忘声而出现天音。 这个“忘声”和忘掉身体,忘掉我心,这三忘都出现以后,音声相合,融混在道光之中也就很自然的容易出现。这就是第四个字“合”。 “合”,声音和心声相合,天音合之于心,合之于身。整个的心身与道光德能,道德的能量场,在声音这个领域同频了,频率一致了,就像有一句成语当中所说的“敲钟罄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庙里边有一个大钟,距离这个大钟很远的地方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个放在拜天地君亲师的供台上的一个罄,每当那个庙里敲钟的时候他家里这个罄就会发出自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现代科学解释就是这个钟的频率和这个罄的频率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个例子用到这里来,这个“合”就是这个意思。道的音、道的能量,和我们本身的这个小环境“敲钟罄响”。音合于心声,天音促进我们凡身内环境的变化,这样就高度和谐,统一为一体了。在这种状态下,这种“合”能够保持,能够深化,能够全面展开的这种状态下,“灵”也就自然诞生了。 “灵”,是指的进入“众妙之门”在无为当中的变化,灵悟、感应、作用力,是一种对道的体悟、感知。这其中的变化也就不用深谈。说多了大家可能产生追求心,模仿意,反而有障碍力。因为这几道关口我们不突破,“恭”的关口不破,这个基础达不到要求,声找音”常常也找不准。冥冥当中就是有人帮助找准这个音,找准这个声,那么是谁来帮你呢?是通过这个“恭”来达到这个目的的,实现找准声、寻准音。证道不离心身,要符合道德的标准自然恭敬。但是这个“礼”,这个“恭敬”,内环境的调节,礼德光明,没有这个光明心,做不到这个“恭”,那么第二步的“熟”的深化,也就是“寻声找音”就难以实现,也就更不容易谈到了第三步的忘声、忘心,忘身。“音声相合”,对我们颂经人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恭”,没有这个“熟”,那也就遥遥无期。只有把这个“恭”,把这个“熟”的基础打好才能出现忘声而合真,以至于达“灵”。这五个字说起来简单,理解起来也不容易,要整体的把握住,环环相扣。不要只注意到现在的“合”、“灵”、“忘”,关键是重视“恭”和“熟”。“恭”和“熟”真正做到了,这个“忘”也就不难了。只是掌握灵机的一点感觉,一点动念。今天点破了,把这个心法告诉你们了,你们再去试,我相信只要把第一步“恭”,把第二步“熟”真正把握住的人,这个“忘”和“合”也就自然的出现了。 好,今天对这个颂经心诀我们解释这么多,暂时解释这么多,下面请大家跟着《道德经》第一段的颂读体会一下。对于已经比较“熟”的人来说,已经比较“恭”的人来说,请你注意,内观你自己的心,就在这个胸腔中央,就在这个太极金刚镯,无极金刚镯中央,这个区域去观这个字,寻这个“声”,找这个“音”。当然这个速度不可能每一个字都观清楚,那么主要是抓住观出来的那个字,哪个字出来你就随哪个字,也就是“随观”,随着她的出现而观,而不是想着她出现而观。这个“随”字特别的重要,实践一下这个“声”,对全面产生的“音”的出现,去感悟一下,体悟一下。还有的同学可以体会一下“忘声”,如何“忘声”?其实有的时候确实是在那么一刹那之间你证得了就得到了,你巩固她她就发展了。好,我就不再啰嗦了,就边放边带着大家读这第一章。大家边观,边体会“恭”、“熟”、“忘”、“合”,暂时不要求大家的“灵”。(注:师带颂,录音)“ 道 , 可道 。 非常道 。 名 , 可名 , 非常名 。 無名 , 天地之始 ; 有名 , 萬物之母 。 故 , 常無欲 , 以觀其妙 ; 常有 欲, 以觀其徼 。 此兩者 , 同出而異名 。 同謂之玄 , 玄之又玄 , 忻钪?T 。 ……” 再讲一点,把刚才事情急没有讲完的一点内容补充一下。 这个颂经的心诀当中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集体颂的效应。我们刚才所讲的都是属于专业化的一些内容、心法,心里面的方法,心诀,这是完整的展开众妙之门的一种方法。那么我们补充的一点就是如何看待我们在普通状态下诵念的效果和作用。就是说颂经实际上存在着个体效应和群体效应。由于经文的本身带有能量,通过我们诵念能够展开这个场,把能量不完全性的散发出来,展示开来,所以这里也带有一个普及性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集体颂当中的作用也是奥妙无穷。虽然可能没有进入“恭”、“熟”、“忘”、“合”、“灵”的状态,但是其中有为颂念的“声”带动了这个“音”的生成也是一个不可低估,不可小看的能量。这是古往今来确实存在的一种现象。 西方国家也曾经特地组织了这方面的实验,也就是群体颂念经文能够减轻某一个区域甚至城市的犯罪率,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效果?其实这里的经文的“声”带动了“音”而抒发了能量,散发了能量。当然,西方有些科学家不仅仅只在这个环节上作了实验,而且对医院的病人也曾经作过实验。就是组织众多的人一起颂念经文回向给所有住院的病人,结果这些病人的痊愈率大大提高,治疗病程变得短,大大的缩短了,与对照组相比较效果都出来了。还有其他范围也采用了这种方式,结果是相同的。 颂和不颂群体效应出现的科学实验结果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向好的方向转换,减轻、缩短痛苦,改善不良的环境,这些效果都出现了。那么这些实验反过来也就反映了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方法的确是科学的,也验证了这经讲过,凡是能囊括阴阳,或者能够穿透太极弦的一些文章才能真正称得上是“经”,而且历史上只有“经”才是永世不衰。她不会消失,她不会像某种科学家的思想那样有时代的局限性,完成了一个时代的使命那种思想也就难以继续存在或产生能量作用。“经”是穿越太极弦的,而《道德经》更加奇妙,她是高居在太极之上的。她所携带的意境、境界连无极都无法准确的描述她。所以她的能量是极其巨大的。可以说在学习“经”的心法当中,就如《道德经》当中所言的“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个作用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推演开来。我们可以看到,可以估量到她的无穷的作用力和能量,的确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就像东北女老板雷诺马来访,她说他跟道挺有缘的,她讲了一个事例,给我也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她虽然是中国正在崛起的一个新老板,但是她却对道家的文化比较重视。在 SARS“非典”期间,她的公司有将近三百名员工(在沈阳),她推出一项较好的措施,这项措施就是全体员工每天早上都要集中在一起学习和朗诵。学习和朗诵什么呢?太上的《感应篇》。结果她的公司整个书声朗朗,全体员工都积极的去朗诵《感应篇》。而且她还采用了措施和手段,谁先背会了这个《感应篇》奖励一百元。只要会背了,到财会室去拿一百块钱。她说,她在组织全体员工每天早上半小时颂念太上《感应篇》的几个月当中,是她公司成立以来出勤率最高的时期。几乎没有人感冒,更不用说感染上SARS“非典”。而且整体员工的向心力、作用力、团体精神、敬业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平出现了极其明显的变化。整个公司的业绩直线的上升。而且有的员工的家属带着自己的子女来一起念颂,有的子女出现了一些特异的现象:学习成绩,表达能力和应变的能力都出现了奇妙的变化。员工都主动的感谢这个总经理出的这个良好的主意和采用的良好办法。 从这个事例当中也可以说,实践验出了集体颂念《道德经》的群体效应,经文的群体效应。任何经文只要我们真心去颂都能够产生相应的效应、效果。当然,个体颂要注意“恭”、“熟”、“忘”、“合”、“灵”。只要不轻易的排除、排斥她,同样能产生良好的作用。更加值得推荐的是集体的颂。如果同学们有条件不妨开展这项实验,在你的家中开始,“修之于家,其德乃余”嘛。早上规定十五分钟,全家人一起诵念诵念《道德经》的几个章节,形成规矩,反复的诵。训练一个月下来你再看是不是家中更和睦了,家庭的礼气更足了,矛盾减少了,你这个家长更好当了,孩子更听话了,夫妻的矛盾减少了。这些试验,我相信这些良好的效应和作用在你组织好的情况下一定会产生的。如果你是老师,你不妨在你所带的班级上试一试。就取《道德经》的第一章让你的学生颂一颂,颂一个月总结一下,看看这些学生是不是好带多了。这个《道德经》是大家都可以颂的。不像教育部在有的地方开展《三字经》的教育,家长群起而攻之反对,不愿意让孩子接受《三字经》的教育。说那样会把孩子教傻、教呆。但是《道德经》不同,我相信家长不会反对。颂念可以将我们群体效应发挥出来,这个群体效应发挥出来可以开发学生的智慧。可以做,可以跟校长讲一讲,大胆的开展这方面的实验,注意好总结。更何况我们在西北地区还有一所道德教育试验小学,正在运筹之中。大家不是感到到我们课堂来发言的小孩非常的可爱吗,非常的纯真吗? 《道德经》是不会把孩子教傻、教呆的,只会教得更聪明,具有智慧,更加符合自然规律,这个能量实际是一种潜在的能量,就像道德的能量暂时还没有被我们发现一样。如果谁发现了这个能量的结构,发现她的存在那么对人类的贡献确实也就太大了!因为人类只相信验证出来的东西,对暂时没有验证出来的东西总是抱着一种似信非信的状态,不相信,非常的可惜!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实践出真知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这一基本法则,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法则,进行实验,注意好总结,看一看这种效应,群体效应。 当然,我们是强调颂经当中的“朴实性”和“专业性”。在“朴实性”当中用好这种集体颂念的效果。只要把握住了颂经心诀的整体纲要,无论是“修之于家”,还是“修之于乡”,我们都可以广泛的进行一些科学实验,使这个德真正的“立”起来、“长”起来,不就是功德无量吗!什么叫功德无量?实际上就是一种能量,你放置到四方永远也不消失。这些最好的作用我们要把她肯定下来,并且保持住,发展她的一些相应方法,掌握其中的一些机变,更好的推广《道德经》的学习和实践。 我们在前面讲了五个字: “恭”、“熟”、“忘”、“合”、“灵”,这是每个专业性的,内证道德的人,修真者,应当掌握的。但是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去这么做吧,很多人是在自然场性的作用力下、正向作用力下才能达到这个状态,那么你就不要忘了颂经的“朴实性”和“朴实性”的一些方法。整体的把握住,在家里,在单位好好的应用。你如果是个老板,你觉得现在的员工像刺头一样难以领导,难以统领,那么就组织集体颂,在集体颂当中由于每个人的声都打开了,言于心声,首先把这个声规范到了经的要求之中、内涵能量之中,那么反馈到心里,对每个人的心都起到了调节的作用,使每个人的后天处在一种校正的状态,校正到正确的状态,校正到符合道德的状态。这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力是通过这个“音”来震荡,音的“波”来产生的,作为一种功境再一起带到每个人的大脑之中。同时经文里面的能量也通过这种出声的颂,通过音声的震荡结合在一起释放出来反馈到每个人的心灵之中,起到了一种妙不可言的启迪作用,改善、修改作用。如果说很多的人都应用这一方法,那的确真能产生一种很巨大的变化。 实际上颂经的妙处的确是一部非常高深的高级方法。早在多年前,在未改版的教材中就提到了,那么今天通过这个机会给大家强调一下这种个人作用、群体作用、家庭作用和社会作用。我们把这个“音”,把这个“声”科学的应用起来。当然不能离开这个“经”。把这个掌握好了都可以去实践。希望大家每个人都能成为这方面实践的科学家,好好总结总结经验。大的科学家当不成,家里的科学家恐怕很多同学可以当吧。建立一种共识,大家一起抽一点时间颂一颂我看完全是可以的。 由于这个原因,我们今后每天正式讲课前,建议大家,建议管理员就放颂,就带颂《道德经》的相关章节,使大家在这个群体效应和作用当中逐步的深化,带往这个 “恭”、“熟”、“忘”、“合”、“灵”的专业境界。 丢开了“朴实性”而专门去谈论专业性的东西也就有点显得像阳春白雪,不能适应一般人了,那样不符合道的总规律。可以把这两块,“朴实性”的内容善加利用,或者把大家带往专业性的 “恭”、“熟”、“忘”、“合”、“灵”的境界,那么就需要大家在课堂上,进入课堂之前或之中抽一点时间将自己调整好,进入特定的状态,去把这个 “恭”实践好。在实践好这个 “恭”的前提下来“熟”,完成这个“熟”的变化,大家再一起同步的进入“忘”,从而与道相合,与道的能量相融合,去实践“敲钟罄响”,互相“合”、“灵”从而达到“灵妙”的状态之中。 好今天补充这一点,也是为了防止大家“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

Powered by Discuz! X2

Copyright since 2006, 成都市金牛区蓝色天空心理咨询工作室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