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冰玉 发表于 2012-6-25 10:57:42

[转载]曾奇峰《精神分析治疗实务》听课笔记(下)

以此笔记,向曾奇峰老师致敬!声明:本文内容系七十三根据曾奇峰老师讲课内容整理而成,文章内容版权系曾其峰老师与相关辅导机构所有。七十三整理成文字,仅供个人学习、欣赏之用。任何人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本作品,基于此产生的法律责任本人不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五讲循环因果—互为因果,而非单线的因果关系。投射性认同是笔糊涂账,说也说不清楚。在治疗投射性认同时,咨询师身体会有无力感。这种感觉也是来访者所具有的。当我们认识到投射性认同时,我们可能既会感到无比痛苦,也可能会悲天悯人。为了“天下第一”而打架,是投射性认同的表现。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是原始的。曾不喜欢:好坏两个字、不喜欢“解释”这个词。 4、较高级的防御机制——(1)利他:不仅能满足自己,而且还有能力帮助别人。自私,是不道德的问题,而是能力的问题。帮助别人会有丧失的感觉。人只有100多斤,3万天左右的生存时间。防止对过度利他的宣传。没有必要以对自己坏的方式来对别人好!(2)升华:将儿童原始冲动顺利发展到较高级的阶段,自我完美的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关系。从银行贷款——借别人的钱,来更好的发展自己是健康的表现。和来访者直接谈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关系正常的表现。花钱,不能不带情感色彩。和来访者直接谈感觉——我感觉到冷冰冰。把别人感冷——他自己一定生活在冰天雪地里。(3)幽默:面对死亡的幽默,我们也可以幽默。枪毙改为死刑,是因为缺少子弹了。心理咨询,是一个无休止的纠缠过程。咨询师要有耐心。防御机制小结:第一,防御机制的强度基本上等同于人格的成熟度。是一个人的“国防”。第二,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不是不好,而是面对一些事情会失效。所以,心理咨询要让来访者使用更加成熟的防御机制。第三,用防御机制来进行诊断。压抑、投射、认同、理智化、合理化、退行,是神经症的表现。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否认、原始理想化、投射性认同、无所不能。神经症与人格障碍,不在于什么样防御机制,而在于现实检验。诊断的后面有综合症,就是不科学的表现,只能用这种症状性描述性。例如,诊断病历写发热,没用。发热——原因有几百种。具体是什么?观察一个人如何防御,比诊断更加有用。 艾里克森:让病人优雅的改变。不顾一切的保护来访者的面子。谈笑间,症状灰飞烟灭。戏剧性治疗——心理治疗就是让来访者在安全的环境下,做一次冒险和探险。咨询师一定要切记——不要逞强!一切艺术都是性的升华。 第十七节移情阻抗:把对过去的模式转移到今天对咨询师的关系中。不愿意新的人际关系,而是将过去的人际关系带到现在的人际关系中来。愿意发展私人关系,而非咨询关系。潜移阻抗:对分析的阻抗,不说来,就不能分想。继发性获益阻抗:得到神经症状,父母就不吵架。从一定意义上讲,弗洛伊德是生物学家。弗洛伊德只知道1956年前的精神分析知识,他去世后精神分析发生了很大进展。弗洛伊德认为——客体是力比多投注的人或物。力比多应该投向母亲,但母亲太强悍或弱小,投注受到阻碍,就把力比多投射到一些物上——衣服、鞋子等——恋物癖。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对此解释很完美。自恋——将力比多投向自身、自己喜欢自己,自己爱自己。客体是对个人的人格形成起重要作用的人。过渡性客体——也可能指物。不谈父亲,除非父亲不够强大,只能切断孩子与母亲的共生关系。神经症的表现与母亲的关系:在妈妈的子宫没有出来。被妈妈包裹着,没有人格的成长。人格障碍。与妈妈分离的更好一些则好一些。婴儿与客体的关系影响到人格发展。幻想比事实认为是什么样的更加重要。要把来访者说的一切都当成为真实的,不需要进行事实认证。此为咨询师与警察、法官的不同。人格障碍说什么,需要加以验证一下。督导案例:22岁的女孩子与爸爸的关系——爸爸做法超过平常人的想象——会躺在地上打滚。不需要现实验证,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幻想或幻想是知道、明白自己的想象。而妄想则分不开现实与理性。个案:有某一数字的车牌是跟踪自己的。移情,早年的母婴关系影响人际关系。精神病是1岁的严重,神经症是4岁后的创伤。经典的精神分析发展阶段:女生啰嗦也是性欲的表达。和100个女生发生关系,和200个女生发生关系。这是典型压抑的表现。完美的母亲,会严格的控制孩子。控制是争权夺利的方式。学钢琴,毁了很多孩子的童年。随便搞定:人格的健全,顺便就上了清华。爱因斯坦的伟大贡献,比较俄底浦斯:不是把父亲杀死,而是关于成功的故事。想成功,但害怕成功。《考试焦虑症的心理动力学和分析性的心理治疗》俄底浦斯冲突——一个人的成功情结

盛夏冰玉 发表于 2012-6-25 10:58:36

第十八讲一个人在别人的帮助下,不断的突破自己的俄底浦斯情结:一位保姆,在女主人的帮助下,从为家庭做饭、为单位员工做饭、为单位接待的众多的人物做饭、开个小门面、餐馆,全部的这个过程,就是在移情性客体的帮助下,不断的突破俄底浦斯情结的过程——自己突破自己给自己限定的条条框框。客体关系:人的精神发展是在很早很短的时间完成的。人的精神发展,即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婴儿不断内化自己与母亲的关系的结果。父亲的角色不重要了,对孩子的影响是母亲。八阶段的分类与弗洛伊德的阶段发展更丰富和完善一些。孩子的人格发展过程中,婴儿与客体的关系起了决定性作用,而不是性驱力。很早、很短时间——国外的老师认为,出生后几周可能人格整合就会出问题,出现边缘性人格障碍客体关系理论不强调生物本能驱力,而是强调关系的重要性。美国的孤儿院的孩子死亡率的上升——当将孤儿与抚养人的关系稳定时,不更换照顾者时,死亡客体关系是指人际关系及其塑造当前个人关系的过去人际关系在内心的残迹。客体关系是从过去的人际关系如何影响现代的人际关系。如果知道一个人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一定对帮助他改变是有帮助的。资料的来源:研究什么对象。从病人的研究结果推广到成人。治疗重点:4、5前儿童与母亲治疗的策略:咨询师的宽容、忍耐、节制。几千个小时的咨询经历会体会到这几个字的价值。使内在的迫害者、坏的客体关系得到修正。出生后几个月,儿童是混沌状态,没有自体和客体。如果这个阶段出了问题,会出现儿童孤独症,目前中国20万人。与母亲的共生关系持续到成人甚至终生。乳房我,我好。世界是美好的,我就是美好的。社会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坏的乳房。婴儿在交往过程中,不断的修正自己的客体和自体关系。这告诉我们:儿童在多大,会做什么了,就让他做什么。任何母亲的做法,都滞后儿童的发展,只不过是程度轻重而已。抬头是婴儿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小孩的妥协,是客体关系发展的比较好的表现。客体关系——几个不同的旋律同时出现,年幼的超我是非常厉害。人们之间的乱伦不是违背法律的。乱伦需要两个人的人格都发展。与早年的孩子进行对话,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让病人明白,潜意识是如何影响现在,或者过去是如何现在的,就会让来访者内心产生力量。 克莱因语录:精神分析应该遵循的原则——理解病人的内心,并且把病人的内心发生了什么转告给病人。做病人内心的镜子。在儿童的阶段也能产生领悟!孩子比我们想的聪明。男人和女人,谁更符合精神分析?厨师、设计师,都是男人。男人需要发展自己的能力来保护自己的突出。女人会生孩子,男人永远无法做到。 第十九讲温尼科特:英国的儿科医生,医院工作40年。利用电视媒体宣传精神分析,发明了不是心理学术语的术语。谦虚型人格障碍:别逼着来访者说有效果。母亲或促进或障碍孩子的发展。母亲对孩子的成长,特别是人格的成长特别重要。中国的有些母亲有足够的时间、金钱、智力来折磨孩子。母亲对婴儿的照顾不好,婴儿就不会感觉到存在的连续性、人格发展就不会良好。有些人如鱼得水、人际关系较好,从小的环境恶劣。经历的沧桑还是保持幼稚、单纯,不容易,不建立起假性自体。真性自体是被假性自体保护的。前方军队打仗,后方的百姓享乐。母亲能够非常准确的判断出孩子需要什么。过度性客体——既不是客体,也不是主体,是主体和客体地带之间的。婴儿把母亲乳房从自身分离。需要一些东西——玩具熊等。自主控制的东西,可以打、染等。小孩出门带东西,是人格的一部分,是应该允许带的。如果就是太大,不能带,要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对温尼科特的几个重要概念的理解》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模版——影视明星。杨丽娟崇拜的过度,刘德华会感觉被控制、恶心、强迫做不得做事情——投射性认同——边界不清,就会同意见面。所以,坚决不能见面。见面不见面都会受到攻击。 当符号被使用时,婴儿就能清晰的分辨幻想与现实,内在客体与外在客体以及与感知。当我们使用语言、画图时,能分辨出什么是想出来——画出来的,是想出来的。这是次级思维过程。原始的思维过程,没有任何思维逻辑过程。足够好的妈妈——养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被抛弃。越被抛弃的越早,越容易抛弃越彻底,就证明母亲足够好。从国外回来作精神症状。孩子越来越大,我们需要为完美无缺的妈妈会被憋死。马马虎虎的妈妈,会咨询师太想做好,就会把自己的不好投射出去。完美的妈妈哭了第一声,就过抱。不良好的妈妈哭了20分钟,彻底的绝望才过来抱。足够好的母亲,在刚感受到焦虑的时候,抱起来的。抱持性环境:婴儿经历挫折,穿大鞋,不穿小鞋,就帮助来访者逞能,咨询师千万不能逞能,咨询师逞强来进行点什么解释,咨询师就死定了。慢慢的看着病人,听着病人讲,自己就把自己搞定了。咨询师把自己搞定了很重要的。在一个家庭中,谁承担焦虑多,谁就应该当父亲,谁承担焦虑少,谁就应当孩子。13岁的女孩,在心理年龄上像父亲。父亲心理充当了小孩子的角色。肥胖——母子关系分离不好,性压抑、攻击性压抑。生了孩子就是要孩子找麻烦。回来后,不能和孩子发情绪。发情绪的语言:“孩子,爸爸在外面受了气,心理感觉不舒服,我现在要对发发脾气,来找到心理平衡。谢谢你了”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咨询设置是用来遵守的,也是被打破的”《诊疗椅上的谎言》人生而有创造性,儿童通过游戏,来寻找客体。政治也是一种游戏。一个好的咨询师就是让来访者共同玩心理治疗的游戏。进行心理咨询的时候,有条潜规则:来访者必须有一个朋友。否则,来访者就会控制咨询师,抛弃咨询师。

盛夏冰玉 发表于 2012-6-25 10:59:08

第二十讲控制象征物,来象征控制母亲及乳房。原始焦虑:担心自己被毁灭——躯体的边界被突破。癔症很难根治。恐癌症,20万人。成熟焦虑:害怕自己喜欢的客体消失——考试焦虑症状,考试不好,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与孩子过于紧密,达到了共生的状态,会不好的。一个健康的人会享受亲密关系,同时还会享受孤独。来访者与咨询之间的距离也应该有度。既可以融合又可以分离。人一辈子的就几个关系,这几个关系怎么样,决定了生活的品质和质量!在婴儿看到妈妈的脸时,他看到了自己。如果妈妈总是担心孩子生病,孩子就会生病。妈妈看孩子的眼神,就会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子。如果我们要变成一个能精神分析别人的人,自己就必须来认识自己的内心原始的部分。荣格的思考代表着人类的思考。其深度几乎无人能及。共情——痛着他的痛、爱者他的爱。共情也不能做的太廉价。有些人需要智力的搏斗,还是先输一点。在孩子仇恨母亲之前,先仇恨孩子。在孩子叛逆前,先排斥孩子。这样被温柔的推了一把。恨孩子会内疚,专家建议恨孩子会减轻这种感觉。孩子从母亲身体挤出来,不可能不恨孩子。情感投注会过分集中孩子。关系——从品质和浓度两个方面来看,都需要刚刚好。从极端的环境中走出来的人——拼命的工作来把自己整死,或者用法律、社会来把自己整死。犯罪是为了被抓住——被自己抓住了,自己来惩罚自己。背着别人来坏事情,在自己的潜意识让自己来不光明。一个人如果直接拒绝,伤口不会太严重。而如果一直磨啊磨,就会血肉模糊。对祖国的认同。宣誓就能感觉到。经历过什么挫折,被忘记的内容就是潜意识。自己不知道自己的那部分内容就是潜意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曾奇峰《精神分析治疗实务》听课笔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