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ek 发表于 2012-1-8 15:34:52

语言与精神分析第六讲(霍大同 )

语言的元心理学1999/4/5A.机器的构成1895年《心理科学大纲》代表着弗氏将高度自主的心理学理论与那些涉及歇斯底里的症状结构和病原学概念结合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独立运作的心理机器的语言区的确切的功能上。为了了解后者,要对整个大纲的内容给予说明。弗氏把精神结构分成两个系统。一、心理机构的二元区分1.系统φ,其功能在于接受外部的刺激,此即感知系统。2.系统ψ,有三个特征:A、受φ的保护;B、登记外部刺激;C、接受内源性刺激。3.系统ψ把能量Q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上,通过对量Q的抑止而控制其过早的释放。4. ψ的核心是自我,通过修改“易化”的相对值而获得其抑止性功能,从而阻止量Q流入运动神经元。“易化”FACILITATION(FRAYAGE)是弗氏给予精神机构功能的一种神经学模式的术语,即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通道中的兴奋必然要克服某些抵抗,一当如此的一个通道引起了这样的抵抗的持久的降低,人们于是说这里有易化。同时,兴奋总是偏向于选择易化了的道路而不是非易化的道路。http://www.cpsac.org/images/news/313-1.gif 如N1———— N2的易化大于N1————N3则兴奋N1————N2Q————φ——————ψ——————运动系统(作用为隔离)二、ψ的易化等级对应着记忆系统A、对于Q————φ————ψ 的记录改变了ψ的易化状态;B、允许高负载的释放的行为创造了一些易化状态;儿童饥饿时具有一个解除饥饿的行为:吸母亲的乳。饥饿(内部)到母亲的乳房的视觉记忆进入ψ再有吸吮的行动的记载,即乳房的视觉映象+ 吮吸的运动映象+ 饥饿的刺激从而形成联想经验,重复,形成易化结构。当他感知到饥饿则有http://www.cpsac.org/images/news/313-2.gif 如母亲不在,则情绪表达即哭叫,允许获得一个所谓的中介帮助,愿望帮助婴儿的人则把乳房或乳头送去:哭叫引出人来帮助,在无能为力的婴儿与他人之间的理解,由此构成道德的基础。三、必须将不可避免的痛苦(不快乐)维持在最低的水平1.自我系统通过对量Q流动的控制而实现了自己的目的;2. 由ψ所接受的现实征象带来了关于在ψ中负载的神经元信息(如乳房的映象与内心的映象匹配引起吮吸,降低、释放了因饥饿而神经元的高负载,这也是自我的自卸负载;3. 身体控制的必须性。四、第三个系统ω的引入1.自我如何区分φ————ψ的量Q的通过而有的投注和属于思想活动自身的投注(即ψ系统内的兴奋)。2.ω系统的作用在于记录外部————φ————ψ的刺激的性质。3.对性质的记录对应着意识的知觉,ω实质上是监控系统。4.ω系统对φ的刺激有反应,而对于来源于ψ的刺激无直接的反应,所以对思想无判断。五、言词联想系统的引入1.为了保证言词与思想相联系,言词系统具有两个特征:有限性与排它性。由于语言提供了性质的征象允许做到这一点。弗氏说:“言词的系统使认识成为可能”但语言还允许记录思想、允许把后者视为一个过去的事件。但是,如果知觉的结果与思想过程的结果都被φ中改进了的异化所表达,那么自我如何对二者做出区别?而对此弗氏无具体分析。仔细推敲,我们发现:2.知觉的记忆=ψ的易化+性质的征象;思想的记忆=ψ中的易化+语言的性质的征象;性质的征象=索引,不是性质本身。六、物的联想概念的引入:言词的联想/物的联想1.言词的联想具有有限性和排它性,后者如汉语,有固定的语音、语法和词法,有封闭性。2. 物的联想的基本元素的无限性与包容性,言词联想的有限性。弗氏说:“言词联想构成了与ψ的神经元的联系,这些神经元服务于声音的表象并与语言运动映象有很紧密的联系。相对其它而言,语言具有一种双重的优越:它们的数量是有限的、并有排它性,数量有限的构成自然语言的基本元素的声音使封闭的词表象系统能用其包含在任何一个给定的知觉系列中基本元素的有限性而立即再认,正因为言词系统的数量有限性特征能允许我们将词的构成成份与任何一个其它声音区别开来(即区分语言与其它声音)。这个区分不是完全绝对的,存在着一些对象、一些知觉,因为它们是痛苦的原因而让人们哭叫。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个由声音到知觉的联系强调了童年的敌对特征并用于指导知觉的注意。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因为痛苦我们就不能接受任何来自 性质的清楚的征象,我们自己的哭叫的记录具有摸索对象的效果,这一联系因此而成为使痛苦的记忆被意识、使不快乐的来源被意识的注意。同时易吸引起它们的注意的方式,意识系统的第一个范畴也因此而建立。”(SE1,P307)3.语言或者说从产生的角度上作为语言的先驱的哭叫在不唤起与该对象相联系的痛苦时就引起了思想这个痛苦原因的可能性,思想能够在不唤起痛苦的条件下思想作为痛苦原因的对象,同时语言使认知的理论与思考成为可能,思想有能力检查ψ传导的任何通路。弗氏更明确地把思想区别为两类:1)与痛苦回忆相联系的思想;2)与知觉回忆相区分的思想。在第二类时,当人们自愿地发出声音时,意味着人们使一个涉及不在场的思想成为可能。同样,源于与痛苦原因的对象相联系的哭叫的话语使在该对象的表象丧失时意识性思想成为可能。此乃因为,无论在意识的水平或者在正常过程的水平上,这一是痛苦根源的对象的唤起已被原初的防御性行为所阻止,此思想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言词传导的通路起着一个在整体上替代一个痛苦的记忆的思想的传导通路的作用。它们(言词)传导通路对认知思想过程进行了第二次编码,这就使思想能够在对象缺失的情况下持续一段时间。言词联想功能三点(大纲)1.在与现实被知觉所再认的相同水平上,话语使另一种现实即思想的现实(心理的现实)成为可能;2. 通过让记忆的系统进入一个其投注与卸载都具有知觉特征的系统而非来自于外部的行为,话语使意识的回忆成为可能;3. 话语允许对快乐与痛苦的避免从而使精神机构的所有部份(ψ与ω)都能够被思想过程所加工(无意识的过程)提问与回答1.量Q是什么能量答:神经元工作的能量2.语言与情绪的关系3. “性质”指什么?答:量Q与性质相对,性质指刺激的类型其中特殊性质如声音其中又分亚类:语音其中又分亚类:各种意义的语音4.有人认为弗氏是用电路的模型来考虑神经元的快乐——低负载痛苦——高负载5.物的联想的无限性——包容性,指什么?答:包容性指任何东西都可以进入φ,无限性指不断地、有新的东西6.当词表象表达物表象时物表象则消失,为什么?Marr理论,习惯视觉,惯常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语言与精神分析第六讲(霍大同 )